潘福坚
(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水利所,广东 佛山 528500)
有许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都不是大型的施工队来建设的,所以施工设备档次以及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都不会太高,这也会给水利工程项目增添了隐患。并且在基层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缺少健全的质量认证体系,比如检查的方案跟不上当下发展趋势,存在过于落后的现象,相关的工程质量保障也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着很大的不利,并且有些水利工程也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在施工结束后没有按照指标进行质量检查,存在质量过关与否都是未知的情况。以上几点,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
数据调查显示,许多水利工程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当中。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多数的水利工程都是在参考前者的水利工程建设来进行设计的,没有进行实际情况的考虑,水利工程的设计既要考虑到是否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也要合理规划水利工程的建设区域。
水资源的分布具有区域面积广、水流支线长的特点,而在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时,要考虑到是否能够横跨多个行政区域。因为在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当中,各个区域的行政地区都有自身的利益需求,如果不能做到各个区域的协调,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程建设的浪费。其次,通常在一个水利工程当中都是有多个单位去相互配合,如果不能做到在设计和建设上有统一性,这也会对水利工程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我国在水利工程上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是前期的资金充足,但是到后期时容易发生断链的问题,这就说明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使很多水利工程无法正常运行。所以管理的意识非常重要,一旦缺乏了管理意识就会对工程带来非常大的不利影响,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运行的管理是整个水利工程后期的延续,如果运行管理重视不到位,那么水利工程后期的运行也只会是随着时间的积累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
我国的水利工程开展得比较晚,所以在很多方面不如欧美那些发达国家,同时我国很多的水利工程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在很多的问题处理上,仍然采取老派做法,缺乏创新意识,更无法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相接轨,这直接导致了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亟待提高。管理人员不要仅局限在当前,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趋势去学习先进操作技术,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多出去学习、多去实地考察各地优秀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学习经验弥补不足的地方以此来完善自身并提升技能专业性。
当前国内水利工程在运行管理体制上不能跟着时代的发展一起进步,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运行资金容易断链,使得工程建设频繁中断;其次我国水利工程设施大部分都老化严重,不能满足需求;并且运行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多,这一系列的毛病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体制不及时改革只会导致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只是在原地打转。国外的水利工程也有着特别多的优秀案例,可以在设计水利工程项目与后期运行管理体制的同时进行设计参考,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体制,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
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作为衡量标准,建立健全相应的建设制度以及完备的管理体系,水利部门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建设与管理相结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在实际情况中做到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相结合。其次,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才能让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两者结合发挥作用。
首先,在一个高质量的水利工程项目当中,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当中也要参与其中,既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也能够通过参与施工现场的安装、调试等工作让其熟悉的掌握运作方法、掌握操作的技能、了解相关的信息,从而在往后的运行管理当中能够做到让水利工程项目稳定地运行。其次,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及时发现施工问题以减少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在工程结束时也做到避免隐患的出现。运行管理积极参与到其中的同时也要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观察,多角度去分析,放在实际的情况和最终的使用当中去考虑和观察,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减少以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建筑队的工作量,且还能完善工作达到良好的运行状态,也会降低运行管理成本。
第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相关工程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施奖惩制度进行整改,让工作人员不断地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操作水平,对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地提升带来良好的作用。第二,在运行的管理工作中对工作人员也要进行符合人道主义的管理,既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的同时也要对让员工满意,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对工作保持负责任的态度。
综合来看,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两者要达到紧密结合,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说,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应该改变以往的施工模式,并且在科学的基础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