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苹果树枝条生产平菇技术

2021-12-05 03:42王田利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装袋菌袋平菇

王田利

甘肃省静宁县是苹果生产大县,每年冬季修剪后会产生大量苹果树枝条,近年来,静宁县利用剪后枝条生产食用菌,已初具规模,有效的提高了枝条利用率,延伸了苹果产业链条,生产食用菌后的菌渣发酵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培肥地力,促使了农业生产的循环发展,现将静宁县利用苹果枝条生产平菇技术总结如下:

枝条处理:在苹果树修剪后,及时收集枝条,趁湿粉碎,然后在阳光下曝晒2~3天,防止贮藏期间水分含量过大,发霉变质。

以木屑为主料生产平菇的配方:木屑52.2%、玉米芯34.8%、麸皮10%、石灰2%,石膏1%,料水比1∶1.3~1.5。配制时先将木屑、玉米芯与麸皮、石膏粉干料充分混匀,然后将石灰溶于水中,以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料中,充分搅拌,含水量以手握培养料指缝间渗出1~2滴水为宜,堆闷20小时后装袋。

生产季节安排:随着大棚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平菇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平菇可进行周年生产,静宁主要在春秋季栽培为主,生产方式主要以简易菇棚、塑料大棚生产为主。

培养料装袋:杀菌方式不同,装袋是不一样的,生产中应根据杀菌方式选择平菇栽培袋,常壓蒸汽灭菌时选宽23cm,长45cm,厚0.03cm的聚乙烯塑料筒袋,用高压蒸汽灭菌时选宽23cm,长45cm,厚0.03cm的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前将袋一头扎紧不透气。生产规模小,装袋时可手装;生产规模大时,用装袋机装。装好的料袋要求松紧适中,手捏料袋有弹性,两头扎紧不透气。

平菇袋灭菌:①常压蒸汽灭菌。锅内加足水,将料袋整齐排码于锅内,大火加热,蒸汽上足后,用小火保持温度98~100℃,维持6~18小时,停火焖1夜出锅。②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加足水,将料袋整齐码于锅内,盖上锅盖,对角拧紧盖上螺丝,不能漏气,开始加热,当压力达到0.05兆帕时,打开放气阀,排空锅内冷空气,放气10~15分钟,再关闭放气阀,继续加热,当压力升到0.15兆帕时,调整火力使压力维持在0.14~0.15兆帕灭菌3.5~4小时,灭菌完毕,关掉热源,等压力自然降到0时,打开放气阀将锅内空气排尽后,再打开锅盖取出料袋。

接种:接种前先将接种室清扫干净,1m3空间用10ml甲醛加5g高锰酸钾反应熏蒸消毒,关闭门窗24小时,次日打开门窗,等气味散尽后,将灭过菌的菌袋和接种用的用具放入接种室,再用气雾消毒盒熏蒸或紫外灯照射消毒。②接种时先用75%的酒精棉球全面擦净双手和菌种瓶外壁,然后将菌种瓶放在三角架上或空罐头瓶上,点燃酒精灯,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接种用具,并经火焰消毒灭菌。接种前检查菌种,选择无杂菌、菌丝生长正常,无特殊色素分泌,菌丝生长旺盛,菌龄在30天左右的菌种接种,接种时打开菌种瓶,用酒精灯火焰在菌种瓶口下方封住瓶口,用经过火焰灭菌的镊子剔除菌种瓶表面的老化菌种,将要接种的菌种夹成花生米大小,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打开料袋袋口,将菌种用大镊子扒入料袋后,使菌种块平铺于料袋表面,然后重新用塑料绳绑上袋口,翻转接另一端,如此重复直到接完为止。

为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袋口两端也可套上口径5~7cm的套环,套环上用一层灭过菌的废旧报纸和一层聚丙烯塑料封口,然后用橡皮圈扎紧。

接种后管理:①接种后的菌袋可直接摆放在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过毒的栽培室内,栽培室消毒要彻底,四壁及地面、床架上可喷洒石灰水或0.1%的多菌灵药液消毒,必要时地面上还可撒一层石灰粉。接种好的栽培袋可直接摆放在培养室床架上,也可“井”字型直接摆放在培养室地面上,堆高4~6层,每排间留50cm空隙,便于控制温度和通风。若温度和光照条件适宜,也可直接摆放在室外棚室内培养,以减少菌袋的搬动。②接种后环境温度控制在20~22℃,袋料温控制在22~24℃,培养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在菌丝体生长阶段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4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培养室内发菌时,门窗应挂布帘遮光,在室外棚内发菌的应覆盖草帘、报纸或用遮阳网遮光。③菌丝生长过程中要定期翻堆,翻堆时要上下、内外调换位置,以保持栽培袋承受压力一致和袋内温度一致,利于菌丝均匀整齐生长。④当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及时将菌袋移到出菇室或室外出菇棚重新摆放,有出菇床架的摆放在床架上,无出菇床架的,可就地南北单行摆放,堆高6~8层,码堆间距70~100cm,菌袋摆放好后,降低出菇室温度到12~18℃,拉大6~8℃的昼夜温差,同时每天向出菇室空间喷雾状水2~3次,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白天揭开部分草帘或布帘,增加光线,保持出菇场地有较强的散射光,促使出菇。一周左右,菌袋两端就可形成子实体原基,这时将袋口解开伸直,用套环发菌的菌袋,直接把封口的报纸和塑料去掉。当子实体原基分化形成幼菇时,将袋口挽起,进入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⑤幼菇形成后控制出菇室温度在10~20℃,出菇室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每天通风3~4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棚室内覆盖草帘、遮阳网、遮光膜等遮光,防止光线太强,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适时采收:在子实体原基形成后7~10天,当菌盖充分展开,菌盖颜色由深变浅,边缘还没有出现波状,下凹部分开始出现白色绒毛,且没有散发孢子时采收,采收时一次性采完,用手捏住子实体拧下或用小刀割下,注意保护培养料。

在第一潮菇采收后,清除料面老化菌丝和幼菇、死菇,养菌7~10天后,可采第二潮菇。二潮菇后,给菌袋补足水,重新摆放整齐,经7~10天又会形成子实体原基,平菇一次栽培可采收4~5潮菇,出菇期3~4个月。

猜你喜欢
装袋菌袋平菇
菇农装袋忙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基因成品分装与QC酶切检验生产工艺及分析
4UJ-1400马铃薯捡拾机的研制
高温富硒平菇栽培技术要点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菇菇成长记
固定菌袋插杆
橡胶林下鹿角灵芝栽培试验
线上称重器给食品装袋带来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