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张 伟
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也是医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主要研究正常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具有理论抽象、概念繁杂、逻辑性强、实践性强、内容难懂等特点。单纯的传统“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更无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早用于国外的企业培训,随后被我国何克抗教授引入高等教育,其核心是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深度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教师教和学生学两大主体的教学参与性。当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如何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二者的各自优势,是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值得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在学校推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生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重塑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和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课堂教学换发了无限生机,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教学相长,提升了教学质量。
微课是指微型教学课程,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和教师点评、学生反馈等,主要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知识呈碎片化,其教学时间短,一般为5—8 分钟,最多不超过10 分钟;教学内容精练,以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或技能点切入教学;资源容量小,一般为几十兆左右,支持网络在线播放,有利于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资源使用方便,以教学视频为主线的相关教学资源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易于学生在“微教学资源环境”中实现知识的纵深拓展。微课视频是开展线上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开展混合式教学,首先需要从微课视频资源建设入手,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微课视频资源。
生理学微课视频资源建设,首先应根据课程的重难点知识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以知识横向拓展、纵向深入为原则,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线,采用案例、情境创设、问题导入等形式进行微课视频制作。例如,在讲授心脏电生理特性时,可将其划分为8 个重点知识内容:窦房结P 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机制、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蒲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因素、影响心肌细胞传导性的因素、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心脏活动起搏点的位置、心肌收缩与骨骼肌收缩的区别等,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微课视频设计,将动画、动漫、声音、图片等融入微课视频,以增加视频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生理学课程。按照以上的方法,梳理生理学课程所有章节重难点知识进行微课视频制作,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线上教学微课视频资源库。值得注意的是,在微课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借鉴网络上现有的有关生理学方面的微课视频,并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专业特征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在微课视频、思维导图、设计的讨论问题及练习测试题目等相关教学资料上传前,需要生理教研室课题组成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专职人员上传至学校钉钉教学平台,审核通不过的再次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符合要求后才能上传。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为突破口,将提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教学课件、案例等相关教学资源上传后,通过班级QQ 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向学生发布课程公告,要求学生登陆钉钉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及教学课件、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及练习测试、针对教师设置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等,完成预习任务和进行自我测试评估,明白自身知识欠缺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学习。同时,学生在讨论区可以进行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疑难问题探讨,提出对课程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教师在参与讨论区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实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线下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也为课程的后续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课堂教学首先是针对教师设置的案例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于学生在课前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自主探究,为课上讨论做好了充分准备,整个讨论环节学生踊跃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相应指导,避免学生讨论偏离主题。然后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进行成果展示汇报,同时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完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在鼓励性评价的基础上指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给学生今后自主学习指明努力的方向,并简要阐述章节内容的框架结构,重点强调重难点知识,使学生学习的新知识得到进一步内化,构建先后知识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也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诊疗思维及创新能力,为后续医学课程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授输血原则时,制作的微课视频可以是一起真实的车祸事故,患者大量失血,急需输血以恢复血液循环。设置的案例问题包括:医护人员到达车祸现场首先需要做哪些工作?输血前需要准备什么?如果发生输血血型不匹配,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深入学习,不但拓展了知识面,还能从中培养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在教学内容讲授结束后,应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首先,课后作业要有针对性。教师通过及时登录钉钉后台可以了解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将学生易错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汇总、分类,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进行强化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其次,课后作业要有层次性。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是客观事实,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各不相同,因此作业的布置要有层次性,以适合不同群体学生、不同专业学生,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都有收获、都有提高。例如,在讲授肾小球过滤功能时,护理专业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如何护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如何诊疗?”。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后作业上传至钉钉课堂,教师通过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做出客观、准确评价。
考核是课程教学的最后一环,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传统生理学课程采取的是终结性考核方式,以期末试卷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依据,学生只要在考试前突击几天,将教师授课中强调的重点背过,达到及格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却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以及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很可能在考试结束几天后所学知识就忘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过程性考核,要求学生强化过程性学习,将精力放在平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教师通过分析钉钉教学后台数据,可以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登录钉钉的次数和时长、单元测试成绩、考勤、讨论区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最后按照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7:3 的比例核算学生的最终成绩,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
综上所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的升级和优化,将其应用到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既体现了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增进了师生间、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