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认证背景下食品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1-12-05 20:45徐继成王顺民潘文洁郭玉宝朱秀灵
农产品加工 2021年7期
关键词:农科产教校企

徐继成,王顺民,谢 丹,潘文洁,郭玉宝,朱秀灵

(安徽工程大学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0 引言

高校专业在工程认证通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工程认证标准的要求,做好专业建设,要求通过工程认证的专业不断持续改进,促进专业的发展,这是工程认证工作的核心目的[1]。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方面,食品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是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与企业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实现学校教育、人才培养、企业产业创新的协同发展,是工程认证背景下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科”相关专业院校提升实践教育的必然趋势[3-4]。

针对“新农科”,着力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并参与实践教学、建立实践实习示范基地等,推进新农科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相对接[5];设置完善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农林高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挂职办法,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和协作精神,探索高校与农林企业合作育人新模式,为食品相关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农科”相关专业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1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作用与意义

1.1 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致力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主要是通过企业实践、课外科研实践活动(如产学研等),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1.2 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融入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开展的大创项目、对分课堂和食品创新大赛等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强调互相协作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1.3 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改革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并参与实践教学、建立实践实习示范基地等,强化校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完善现代农业加工预处理、安全管理等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2.1 设置循序渐进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实践教学是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工程实训、课程设计、工科化学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结合企业行业专家建议,保证综合性实践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明确提出了层次推进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路,不断加强课堂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协调和融合。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期,分层次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逐步形成“从理论到实践、从验证到创新、从设计到工程”,全方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形成循序渐进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基础层次主要侧重于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通过基础化学、基础化工课程实验和综合(或设计) 实验,验证和深化理解课程讲授的重要基本理论,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严谨、规范的实验习惯;通过工程训练、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等帮助学生建立专业与工程的概念;通过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意识。

提高层次主要侧重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技能和初步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实训、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和综合(设计) 实验、毕业实习、课外科技活动等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初步的创新和工程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团队意识等。

工程能力层次致力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实践、课外科研实践活动(如产学研、大创),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使毕业生获得从事本专业领域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2 实施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方式,推进新农科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相对接

在教学计划培养环节,相关合作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在合作企业建立实践实习示范基地。大学一年级开设基础实验课程(“物理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Ⅱ”),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大学二、三年级开设基础及专业实验课程,食品工程基础实验主要包括“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电工学实验”等;大学四年级,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归纳、写作得出结论并形成论文,推进新农科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相对接。

在课外实践创新环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参加学科竞赛和学校、安徽省及国家等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实践活动,进一步锻炼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2.3 构建面向“新农科”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农林高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挂职办法,探索高校与农林企业合作育人新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建设,增设农业原料采收和预处理、安全管理等现代农业食品加工内容。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宗旨贯穿于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接农业和食品行业人才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引企入教,注重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相互渗透,专业教学与科技发展的有机结合,有意识地选择与企业相关的研究课题内容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同时,邀请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企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并参与实践教学,建立实践实习示范基地等,构建面向“新农科”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3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优势

3.1 校企合作教学体系

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构建“从理论到实践、从验证到创新、从设计到工程”实践性教学活动,全方位培养与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四年不断线、循序渐进”的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工程能力层次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3.2 产教融合实践方式

建立农林高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挂职办法,探索高校与农林企业合作育人新模式。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建立实践实习示范基地,设立相对独立的纵向联系的专业实验课程,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从大一开始,逐渐参加到与教师合作单位的产学研项目中,参与项目设计、实施、完成和评价等研究工作,通过产教融合,确保学生对不同种类食品生产工序、生产过程等实际工作内容和环境有较深刻的理解。

3.3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推进新农科人才培养链与企业产业链相对接。根据农业和食品行业人才需求,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示范基地,有意识地选择与企业相关的研究课题内容作为毕业设计题目,邀请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参与实践教学,建立实践实习示范基地等,构建面向“新农科”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深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加快培养知农爱农的农业领域新型人才,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智能化的关键措施。未来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梳理,经充分讨论构建“四年不断线、循序渐进”的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工程能力层次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②建立农林高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挂职办法,探索高校与农林企业合作育人新模式,每个学期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实施的情况总结,对学习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建设校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③评估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情况,对体系不断调整、补充和优化,逐步完善和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典型案例;④构建面向“新农科”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并根据具体实施情况和各培养主体的反馈信息,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持续改进。

猜你喜欢
农科产教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