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226000,江苏南通)
特粮特经是南通的特色产业,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油菜、花生、蚕豆等[1],其中尤以分布在通州东南部、启东和海门旱作地区,采取多元多熟制种植的“四青作物”最具特色,但其间套复种方式与较小的种植规模制约了机械化的发展[2]。近年来,市县农机推广部门立足规模化种植,积极围绕机耕、机种、植保、机收等作业环节,引进新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努力探索特粮特经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据农业部门统计,2019 年度南通全市特粮特经作物种植面积18.575 万hm2,面积稳中略降。“四青作物”规模保持在6.4 万hm2,占比34.5%,总体保持稳定。从种植效益看,收青普遍高于收干。从通用型农机装备情况看,全市耕整地机械(旋耕机+犁)29 403 台,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1 123 台,植保无人机489 架。
2020 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为5.415 万hm2,其中玉米机耕面积为3.767 万hm2,但机播、机收面积仅为0.74 万hm2,占比只有13.7%。玉米面积中收青玉米1.06 万hm2,青玉米收获还没有成熟机具,玉米联合收割机57 台。全程机械化的短板主要在机播、机收环节。
2020 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5.5 万hm2,其中收青毛豆面积1.923 万hm2,占比35%。目前,全市有大豆种植机械640 台、收获机械3 台,收获机械分别是启东市2019 年购买的2 台青毛豆荚联合收获机与海门市自主研发的1 台青毛豆荚分段收获机械,试验应用情况总体较好。2020 年市、县(市)推广部门联合在启东、海门两县(市)建立了青毛豆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拟在播种、植保、收获环节示范集成全程机械化技术。
2020 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为4.745 万hm2,较2019 年4.773 万hm2有所下降,且持续下降,其原因除了种植效益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也是造成面积萎缩的原因之一。目前,全市有油菜籽收获机349 台、油菜直播机413 台、移栽机10 台。油菜机械化生产制约因素诸多,如没有适宜的专用品种、机械化移栽作业效率不高、分段收获机械还不成熟、机械直播全苗齐苗受气候影响较大、机械联合收获损失高等。2020 年秋播,市县联动,在海门市、启东市和通州区开展直播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探索植保无人机飞行撒播+联合(分段)收获、精密直播+联合(分段)收获模式。
2020 年全市花生种植面积为2.289 万hm2,较2019 年的种植面积2.343 万hm2有所下降。花生机耕面积为1.189 万hm2,占比51%。全市有花生播种机2台、收获机2 台、剥壳机47 台,但机播、机收面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首先要突破机播难题,选择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直立型抗倒伏品种,引进花生播种机,或引进花生播种复式作业机具,完成起垄、施肥、播种、覆土、镇压、施药、覆膜等工序。
一是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一方面特粮特经作物的各个生产环节缺乏专业的机具装备,尤其是机播、机收环节;另一方面,缺乏宜机化品种,没有筛选出适宜南通地区气候、墒情,又适合机械化作业生产的新品种。
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全市特粮特经作物无规范的作物区分,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政府引导力不够,没有像稻麦一样制定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另外,在项目补助、机具补贴、作业补贴及其他政策扶持方面力度不大。
三是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南通地处平原,土地肥沃,但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到0.06 hm2,土地流转难度大。特粮特经作物多为利用杂边、零碎地块零散种植,难以形成连片规模化种植,也导致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
四是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县、镇、村缺乏专职从事特粮特经作物生产的技术推广指导人员、经营人员和企业家,从事特粮特经作物生产的人员老龄化程度高,后续的加工企业也少,没有形成产业链,更没有品牌效应,导致产业发展缓慢。
五是行业内缺乏沟通交流。特粮特经作物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离不开农机、作栽、植保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也离不开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等机构的合作支持,需要紧密联系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一是强化机艺融合,筛选适宜品种。特粮特经作物生产机械化进程推进难,生产规模是客观条件,也是与机械化程度相辅相成的。目前,首要攻克的是联合农艺部门筛选适宜机械化的作物品种,如油菜、大豆等,品种宜机化是前提。
二是两条腿走路,规模与零散要通盘考虑。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作物,要紧扣“全程、集成、联合”的思路,加快熟化示范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对于零散、规模较小的作物,要着重解决机种与机收(脱)两个关键。
三是摸清供需实情,筛选适宜装备。在品种、技术、模式及其综合配套技术上下工夫,针对不同作物的全程机械化装备需求,与市场上现有的农机具进行对照衔接,筛选出适宜本地的装备,积极引进和开展适应性试验示范。
四是加强政策激励引导,适当提供机具、作业补助。要加大补短板力度,抓住机遇,加大项目建设、机械引进、规模奖励等政策引导力度,尤其要加强与农机企业的合作,引导、鼓励精细而多功能的新机械投入“四青”作物产业。
五是整合行业资源,加强各部门交流合作。加强农机、作栽、植保等部门之间的交流,同时加快农科教合作,发挥各方优势,提高农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共同攻克机收等薄弱环节,不断探索总结,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