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 旅游与文化学院,530001,广西南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总要求。有关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民族非遗文化是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非遗旅游是结合乡村自然与人文资源最好的产业形态,旅游产业链还会带动地区非遗保护。侯玉霞、赵映雪[1]从文化自觉视角,着重研究将瑶寨“非遗”产业化,助力乡村地区振兴;肖远平、王伟杰[2]从非遗活态传承视角,研究苗寨非遗旅游带动传统工艺复兴的产业振兴模式,创新法律和景区规范管理,协调利益主体;黄永林[3]从国家整体非遗与乡村振兴视角,论述非遗在乡村文化振兴各个方面具有的多重作用和价值,并提出生产性保护、乡村文化游和特色小镇三条非遗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朱玉福、廉潘红[4]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视角,考虑地区非遗文化传播难度大、交通区位不便等因素,提出西藏珞巴族依靠政府引导、村民全员参与发展非遗精神文化传承,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综上所述,民族地区以非遗旅游振兴乡村,不仅促进地区非遗保护与传承,还激发出村民发展非遗经济的造血能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本文对三江侗族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丰富国内少数民族非遗旅游研究体系,为三江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参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到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侗族自治县非遗资源基础较好,且是广西区内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民族风情特色鲜明,2018 年还未实现贫困县脱贫,是区内要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区域。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在政策引导下,三江县采取产业与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法治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发展乡村。2012 年,三江县全面部署下辖贫困农村地区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致力于解决水电等交通软硬件设施建设。2019 年三江县在广西贫困农村危房改造区内考评中被评为优秀,三江县脱贫摘帽主要指标接近或达标。
三江县从1980 年左右开始开展侗族风情游,2006年与2007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收入均占三江县旅游总收入的70%以上。民族非遗文化底蕴深厚,以鼓楼、风雨桥为代表的非遗旅游扶贫模式,逐渐改变地区产业结构格局。旅游业发展以前,三江县贫困人口除靠天吃饭外基本没有收入来源;非遗项目认定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证普及发展起来后,村民开始参与鼓楼、风雨桥修缮工作,当“导游”,在政府主导下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增加就业机会,第三产业也逐渐占据侗族乡村家庭生产生活的重要地位。
三江侗族自治县凭借湘、黔、桂三省交界的交通条件,逐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增加产业辐射区域,引导有条件的贫困群众大力发展畜禽养殖、林下经济、水果、油茶等特色产业,不断拓宽产业创收渠道。2019 年产业扶贫“春风行动”覆盖资源条件较好的多个乡村,帮助贫困户就业2.51 万户,覆盖率达97.34%,666.7 hm2茶园就业1.76 万人次,全县带动36 个贫困村8 381 户36 709 名贫困人口脱贫,县内贫困发生率降到1.99%。
2018 年两广联合签署粤桂扶贫协作和区域合作协议,合作涉及消费、人才、教育、医疗、旅游等13 类重点区域与扶贫工作,具体落实到40 项项目。三江县在两省区合作中抓住机遇,举办清华学子侗乡座谈会,期待借助清华大学智库平台与创新型人才将三江特色农业、特色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方面的现代先进技术水平提升,也可以将三江县作为清华大学师生科技创新项目基地和实践场所,为地区实现乡村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以崔瑾[5]从乡村振兴视角看待非遗保护的研究为基础,本文对非遗旅游促进生活富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三个路径进行分析,进而最后得出“生产、生活、生态”三条非遗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
据2019 年三江县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全县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3 项,自治区级项目31 项,市级项目40 项,县级项目59 项,总计非遗项目133 项,涵盖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节庆民俗、传统医药等几个类别。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 人,自治区级36 人,市级58 人,县级92 人,共191 人。村民在家门口发展非遗“指尖经济”,改变传统乡村“空心化”现象,逐步落实非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一村一品”或2017 年首届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王淼提出的“八个一”工程建设。
侗族没有自己少数民族的文字,戏本均是靠汉语音译来记载,传承与传播难度大。非遗旅游的发展使汉语开始普及,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华民族间的凝聚力,促进侗族本地文化认同[6]。发展非遗旅游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使旅游活动起到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非遗活态传承作用,非遗项目申报与传承人认定可向贫困地区村民展示其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价值,塑造地方文化认同感,让村民有保护和传播非遗文化价值的意识。2020 年,高定村在政府领导下举办“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侗寨申遗”首届侗族笛子歌文化艺术节[7],主动将非遗文化融入乡村生活。
三江县通过发展非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为道路硬化和水电、网络光缆、老旧设施更新改造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优化农村条件,也为更好发展旅游提供平台。非遗旅游的发展为农村书屋、博物馆、公共卫生体系软件设施的建立提供条件,如2008 年7 月在政府鼓励下,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似玉在家中创办侗族非遗展览博物馆,村民文化素质和民族自豪感也在旅游产品创新中得到提升。
村民在家门口的“指尖工艺”变成真实的“指尖经济”。如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高秀村发展非遗旅游的资源基础好,全村有贫困户152 户,2018 年成立合作社,通过“政府+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运营,定期举办红薯节等产品推介会,打造集旅游、农业、非遗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示范区。景区内村民可以申请在自有房屋上改建民宿山庄[8],报批经营,也可以参与侗族百家宴,报名侗族拦路迎宾和侗族大歌演艺人员海选,侗族还有集资共同修建风雨桥和鼓楼的传统,村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非遗产业化经营,将村民从旅游参与者身份转变为旅游参与主体身份。
非遗旅游促进三江县乡村生态保护和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侗族居住地区处于水源上游,森林对于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会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要求的达标程度。2011 年三江县森林资源覆盖率77.4%,2018 年森林资源覆盖率增加至78.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此外,丹江景区被评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布央茶山景区带动布央村形成“旅游景点+合作社+贫困户”的乡村经济模式,逐步实现以茶强村、兴旅、富民,茶旅融合产业成为三江县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
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角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助推三江乡村振兴的路径,包括促进乡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团结、改善地区公共基础设施。
非遗旅游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全时全地旅游最有优势的业态,三江侗族自治县整合当地自然与人文资源,各村寨联动发展,强化程阳八寨为中心的重要景观轴线,建设或修复游客服务中心、山庄或酒店、风雨桥、木结构寨门等基础设施,鼓励周围村寨村民参与民族非遗表演,景区周边贫困户月均收入达3 000 元,通过景区示范,带动非遗地区贫困户参与旅游产业发展。未来具体实施路径和实施效果评价还有待进一步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