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纳交响曲“音乐作品的艺术动能与审美力场”专题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第十三期音乐学写作工作坊综述

2021-12-05 17:11冯心韵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交响曲工作坊乐章

冯心韵(南京艺术学院 影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2020年3月,在新型冠状病毒全面爆发时期,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政策,由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教授带领的团队开展了“第十三期音乐学写作工作坊”,这是一次特殊形式的线上工作坊,此次工作坊的主题为:音乐作品的艺术动能与审美力场——布鲁克纳交响曲专题研究。

一、此次工作坊相关问题说明

其一,开设音乐学写作工作坊是韩锺恩教授近10年来秉承的一个“教、学、研”理念,即“通过感受与分析音乐作品来讨论美学问题,具体要求是围绕作品的音响材料和结构方式、音乐语言特性、意义如何置入作品等问题展开。”[1]

其二,音乐作品的艺术动能与审美力场来源于韩锺恩教授近10年来置于音乐学论域中,尤其是在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过程中,创设的一个个人写作理念——音响诗学;与此同时,也是他在音乐学教学过程中指导本硕博学生,以及与博士后研究者合作,进行音乐学写作工作坊时所创用的一个写作策略。韩锺恩教授在《音响诗学——瓦格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乐谱笔记并相关问题讨论》一文中指明,音响诗学的意旨在于:“通过音响结构形态以及相关者音响叙事与声音修辞,去研究艺术声音之自有动能(声音动力的自在能量)与自生力场(由声音动力持续释放自在能量而自行生成的声音场域)。”[2]

其三,布鲁克纳①安东•布鲁克纳(德语:Anton Bruckner,1824-1896)生于奥地利安斯菲尔登,于维也纳逝世,是一位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涉及交响曲、宗教音乐、管风琴音乐和室内乐等。作为一名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演奏者和音乐教育家,近年来,不论是其历史地位或是艺术声望都越发受到学界和爱乐者们的关注,尤其是他那规模宏大的交响曲。布鲁克纳一生共创作了十一部交响曲,其中有编号的共有九部。布鲁克纳的九部交响曲有非常明显的个人标志,低吟式的先导、断裂式的停顿、独特的“布鲁克纳节奏”,在乐思的生成与衍展、音乐主题的构建与变化、音响质料的运用和音色修辞的呈现[3]上都形成了布鲁克纳交响曲独具特色的形式美与音响哲学。

二、围绕布鲁克纳交响曲的汇报

本次工作坊由韩锺恩教授领衔,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音乐批评与当代音乐研究的硕博学生们共同参与,特别邀请到上海音乐学院金毅妮副教授首次发言。

金毅妮在题为《布鲁克纳交响曲解读——以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为例》的发言中从布鲁克纳其人、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概说、勃拉姆斯与瓦格纳阵营这三方面首先展示了布鲁克纳所处的时代及尴尬的地位,并结合《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乐谱分析与听感官事实,具体分析了布鲁克纳交响曲的整体风格特征:在奏鸣曲式中使用主题群迎合浪漫主义的审美,利用调性游移进行庞大主题的布局与建构,管弦乐的色彩、阶梯式的力度、音响空间感的塑造来源于布鲁克纳作为一名优秀管风琴演奏家对其创作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在布鲁克纳的音乐中有很多虔诚的宗教精神的体现。

于亮(2018级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在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汇报中聚焦于这一乐章的结构布局、主题群的识别与动力持续、休止指向的音响与声音场域等问题,尤其关注乐章中出现的半音手法与音乐动能,并提出流动的半音手法与溢能涌力和半音级进的漫性动能。针对作品中半音与休止的运用引发后续的一系列讨论。桑桐先生曾在半音化的相关研究中指出,19世纪,西方音乐中半音化作为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主线,在极大丰富了音乐语言表现力的同时也成为感情世界的特殊载体。[4]韩锺恩教授指出,半音化在西方音乐的历史进程中,每个历史时期都与其音乐风格及表现相关。布鲁克纳作品中对半音的运用,要探究其半音化是属于旋律性的还是和声性的?是属于功能性的还是色彩性的?而关于作品中的休止问题,要考量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音响上的断裂,还是在凸显力度上的追求?更要关注到,无声也是一种声音。

张智慧(2019级音乐美学与批评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汇报中选用切利比达克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的录音作为临响版本,切利比达克宽广、沉静的呈现方式使得这部交响曲在感性聆听上蕴含更多意味。对这一作品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呈示部三个主题划分、第一主题“孕育式”的发展、“2+3”形式的“布鲁克纳节奏”等问题,韩锺恩教授进一步指出,“布鲁克纳节奏”中两个匀称的部分所构成不匀称的形式,为这部交响曲提供充足的动力性。此外,这部交响曲中三个主题的呈示还要进一步的表明,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是否存在区别,或者在布鲁克纳的创作手法中已被消解掉了?再现部的结束部与尾声之间的界限由调性转换还是主题旋律的变化或者是其他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与阐释;这部交响曲中尾声除去担任乐曲结构意义,是不是还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的意义?这部交响曲中不仅仅是在音色的对比上,同样在音响空间建构中也体现布鲁克纳“管风琴式音响”的特点。

冯心韵(2018级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进行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的汇报,以第一乐章漫长的引子部分为例探寻调性布局与主题性格特征的预示,通过柔板乐章第二主题分析,发掘作曲家如何运用绝妙的对位技法达到调性、音色的拓展,末乐章中主题的综合再现呈现出“残响回荡”的听感官事实。结合学者对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从略带晦涩的粗糙到驾轻就熟的光滑”的正面评价①参加丹尼尔•哈丁指挥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 https://www.digitalconcerthall.com/zh/concert/51833。以及“将一首交响曲重复九遍”的负面评价[5]中探讨布鲁克纳交响曲的特征。韩锺恩教授进一步追问:“‘粗糙的音响走向光滑’,在工艺上有什么变化?”“‘纵向与横向的结合,主题发展与和声建构’又是在作品中如何兑现?”同时建议关注作品末乐章的综合再现是否受到歌剧终场的影响,布鲁克纳是否受到了音乐戏剧性的影响?对于布鲁克纳交响曲重复性的负面评价,也正面反映出他将这一手法做到了极致,那么在极致过程中有没有新的发现和开掘?如何在平常之中构建异常也可以作为一个关注点。对于“残响”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作品之后呈现出的艺术现象,甚至引导出审美现象也可以继续挖掘。

阚冬雯(2019级音乐美学与批评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汇报中结合乐谱分析与听感官事实发掘出涌动的蓄势待发、宁静的动力性,组跳跃的灵动性和“跛”特征,亟待的回旋式爆发,以及期待的落空——“延宕”,并认为不可分割的调性布局、贯穿始终的节奏型,主题变形发展的层层叠置构成内在统一性,体现了布鲁克纳交响曲的本体论意义——原子论,同时形成整部作品动能的阐发,由三个主题向外散发动能形成以块状的积木式堆砌成稳固的力场。这部作品整体音响的感性经验呈现出螺旋上升至完满的状态,最后提出,“摘引”是布鲁克纳交响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韩锺恩教授提出,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中节奏错位的情况形成了具有动力性的因素是结合作品的音响结构进行经验表述体现;对“延宕”与“落空”的听感官事实陈述,建议可以从时间角度来分析。在本体论的方面以概念的方式阐释作品,要将形而上充分体现,音乐作品与哲学原理的结合应找到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言说,以防生硬的形而下式的黏合在一起。而对于历代作曲家的作品中出现的主题类似或音乐片段类似的问题,给出三种可能性的想法:1.对乐调、音调、曲调具有明确性的“摘引”;2.更加庞大的渗透到写作手法的风格模仿;3.逻辑同构,例如布鲁克纳交响曲被称为是没有歌词的瓦格纳音乐。最后提出几个问题供进一步思考:奏鸣曲的张力(戏剧冲突)在布鲁克纳的作品中体现在哪里,是否消减了张力或者在别的方面体现?关于“深沉”和“内敛”的表述在什么音乐中如何体现?外形和内在表达力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黄海(2019级音乐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以《无终感与浪漫主义音乐美学——以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第三乐章为例》作为汇报的标题,他在相关文献的指引与相关作品聆听的审美过程中提炼出一种共性的审美经验——无终感,并探讨“无终感”是否可以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美学的审美特征。在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第三乐章中以六个动机作为主题元素变形与并置的核心细胞,提出:“从混沌中起,在混沌中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悬而不决、如临圣境”“尾首相连,前后咬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终”修辞工艺,最终回到这部作品的艺术动能(无终修辞)与审美力场(宗教性审美空间)上。韩锺恩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布鲁克纳音乐中有丰富的线条感与复杂的和声设置,浪漫主义发展到这个阶段,作曲家对调性的布局有着更新的尝试和探索,甚至用调性“修辞”也是可行的。虽然这部作品被命名为“宇宙末日的启示”,但它绝不是一个标题音乐,以于润洋老师生前说“音乐是抽象的纯粹的形式语言”①关于“音乐是抽象的纯粹的形式语言”,是已故音乐学家于润洋先生生前提出的一个断言,在2013年12月6日桂林举行的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办、《音乐研究》编辑部与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全国音乐学跨界问题高层论坛”上,于先生作为《音乐研究》主编,在会议总结发言时提出的。这一思想来看,布鲁克纳的纯粹的形式语言更加突出一些,音和音之间建构一种新型的音响关系,在这类作品当中应当着重考虑形式语言问题。从美学角度来对作品进行研究,感性表象中生成听感官事实。通过感性表象更加深入地去探寻作品中的东西。

孙懿凡(2019级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在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汇报中以勃拉姆斯对布鲁克纳的评价和两位作曲家的创作观念比较延伸出布鲁克纳音乐“绕行”的特征,第一乐章布鲁克纳式的开头,似一个漂亮、静止的图案,细节兼具戏剧性且保持自身的完整;第二乐章戏谑曲的戏剧功能大胆似乎不止于风俗性;第三乐章与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相比更加凸显其“绕行”的特征以及“圣杯”动机的置入和阐释。借用群像与壁画的概念挖掘出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波性动能与碑式力场,以及布鲁克纳交响曲“纪念碑性”的体现,即显露真实人性但依然一心趋向光明的神性。对于布鲁克纳的音乐“绕行”的特征,韩锺恩教授认为,“绕行”本身作为一种“非经济”“反经济”的手法,或许与作曲家的心境和其他考虑有关。在具体分析阐释中,用“团结”形容布鲁克纳的音乐有一定的新鲜感,并提供“抟结”这一修辞。对于“静止的图案”这一比喻中“图案感”怎么体现建议进一步考虑。“谐谑曲”的非风俗性,是否还有其他,如功能性的指向?关于“圣杯动机”在两位作曲家(瓦格纳和布鲁克纳)的笔下显示出差别,甚至带有性别差异,是否有音乐中的性别识别问题?有可能在音色、音区,进而在绝对音高本身是否就有所体现。关于“纪念碑性”,应更深入到作品本身进行考量,它涉及体量乃至质量等问题,而对于这部作品艺术动能与审美力场,韩锺恩教授进而提出“溢能”和“静场”这两个修辞。

三、布鲁克纳交响曲的“听”“说”问题

在此次围绕布鲁克纳交响曲的工作坊中将重点放置于以下几个与感性聆听相关的修辞上,例如:“亟待”“延宕”“残响”“抟结”,以及作品最终呈现出的无终修辞与宗教审美力场、波性动能与碑式力场等,依据韩锺恩教授的提示,在后续对布鲁克纳交响曲研究中可以依托管风琴这一乐器,弥撒、感恩赞等宗教性体裁,布鲁克纳作品的情调格调,继续寻找布鲁克纳交响曲中流云状音群勾勒拱形线条、缓慢式移动呈现梯形台阶、温厚般端庄形成宏大团块、错行性色系叠合浑然一体,通过相关作品中任一主题的充分展衍,任一质料通过理式的有效组织进行大面积的呈现,获得软质动能与柔性力场、漫性动能与流体力场,漂能浮力、摇能晃力、搅能和力、溢能涌力、颤能抖力。

正如孙国忠教授在《布鲁克纳概说》一文中提出,聆听布鲁克纳交响曲而感受到的一种“特有的丰沛体量、宏大气势和具有庄严感的音乐壮美”,以达尔豪斯为代表的音乐学家们倾向于将这种品质称为“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对于“纪念碑性”韩锺恩教授提出,也可以从康德提出的“崇高”这一美学范畴相对应来考量,布鲁克纳“纪念碑性”带有不同于贝多芬式的浪漫主义时代的特征,静态的深阔性与宏伟的凝重感,布鲁克纳交响曲的“浪漫性庄重”可以视作一种展示作曲理念的形而上秩序,渗透其中的是作曲家的宗教意绪和对“音乐伟大性”的体认。[3]

结 语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写作工作坊”至今已举办了十三期,纵观这十三期“写作工作坊”,可以看出韩锺恩教授开设音乐学写作工作坊的意旨在于,当我们面对音乐作品时应采取怎样的感性姿态和审美策略。

1894年,英国文艺理论家瓦尔特•帕特(Walter Pater)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一切艺术(Kunst)都力求达到音乐的地位(All art aspires to the condition of music)。[6]

这句话究竟要表明什么呢?韩锺恩教授认为,其意味绝不在于一种现象描写,而在于给出一种不同艺术门类等级划分的标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判断;其意味只在于一个本体陈述,也可以说这是当今艺术学学科面临的基本问题:所有艺术都应该趋向于音乐那样,通过抽象的纯粹的形式语言,来建构仅属于其各自存在自身的艺术作品。面对音乐的听与美学的说,韩锺恩教授强调要将主体的感性经验和形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基于形式之上的感性描述;在阐释问题时更要结合音乐本体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多方面的考量。

质言之,在这种“音响诗学”理念的导引下,韩锺恩教授力图将音乐学研究与写作的重心主要置放在声音上,那么,这个声音就是构成音乐作品之所以是艺术的声音。只有将这种“艺术的声音”作为我们的研究起点,进行结合作品形式的“听”,“美学的说”才不会偏离方向,更不会成为不知所终的“喃喃自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交响曲工作坊乐章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工作坊:独立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厨房交响曲
色彩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