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欢(南京艺术学院 流行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秦筝”一词,对于每个弹筝人来说,太熟悉不过了。“筝”,历史上常称“秦筝”,自先秦至明清散记于相关历史文献,“秦筝”不仅是一种乐器,也代表着一种风致与格调,还体现着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内涵。“秦筝”称谓贯穿于整个古代,昭示着筝一路走来的漫长与悠久。
从目前能查阅到的文献看,“秦筝”记载最早见于《楚辞》。历史文献中的“楚辞”有两种,一种是战国时期收集的楚国歌辞,后来被用作称呼屈原开创的“新诗体”,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最早见于《史记》,孝武本纪、历书、司马相如列传、刺客列传、刘敬叔孙通列传、酷吏列传、滑稽列传七卷中出现。另一种是诗集《楚辞》,汉成帝时,刘向将前代的古文献整理,并将楚人屈原、宋玉创作的骚体诗与汉代东方朔、贾谊、严忌、淮南小山、刘向、王褒等创作的拟骚诗汇成诗集,有十六卷,且取名为《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东汉王逸为《楚辞》作注,又加入了他自己写的一篇《九思》,且将全书命名为《楚辞章句》,共十七卷,较刘向编《楚辞》多一卷,后来刘向编的十六卷本《楚辞》因年久失佚,唯王逸《楚辞章句》十七卷保留下来,就是现存最古的《楚辞》注本。
“秦筝”就出自上述第二种《楚辞》“卷十六九叹章句第十六楚辞”,文章开篇记载:“九叹者,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刘向所作,以博古敏达,典校经书,辩章旧文,辩(一作辨)追,念屈原忠信之节,故作九叹。”[1]302以此可见,这篇《九叹》是汉代刘向所作,“秦筝”一词出现在《九叹•忧苦》中,原文是:“挟人筝而弹纬(文选注引:挟秦筝而弹徽)。”[1]325《楚辞》中有屈原、宋玉之诗,也有汉代人创作的诗,这句是出自刘向之笔,而非屈原和宋玉。所以,“秦筝”一词应该很确切地说是出现于汉代,而非战国时期。
相比较,“筝”的称谓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史记成书时间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其中《谏逐客书》成书时间在秦王政十年,即公元前237年:“夫击瓮、叩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注:索隐说文云:瓮,汲缻也。音于贡反。缶,瓦器也,秦人鼓之以节乐。缻,音甫有反。)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注:索隐昭,一作韶)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缻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2]
由此可知,《史记》始写于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历时14年,约成书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记载李斯纳谏的事件是公元前237年。刘向是汉成帝年间人,汉成帝在位时间是公元前32—公元前6年,“秦筝”出自《楚辞•九叹》,作者刘向。按成书时间看,“筝”之名出自公元前237年,“秦筝”之名出自公元前32—公元前6年之间,“筝”之名应早于“秦筝”,这段时期,这个乐器被称为“筝”,而非“秦筝”。
另据考古资料证实,目前所见最早出土的筝是浙江绍兴206墓和贵溪崖墓两处,依据贵溪崖墓的时代据《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时间均为春秋至战国年间,是古代南方越族人使用的乐器。从春秋战国到秦朝时间为公元前770—221年,也就是说,这个时间区域可能有“筝”名称出现,但未必确定,依项阳之言,《诗经》数十种乐器并无“筝”,《诗经》也是这一时期成书,但未记载筝。至公元前237年出现“筝”,这几十年甚至一百年间,此乐器一直是这般称呼,还是之前没有称谓皆无从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筝”早于“秦筝”。
《楚辞》中的这句“秦筝”是宋代洪兴祖做补注,大概也来自文选注“秦筝”。值得思考的是,同一文献,而记载不同,一为“挟人筝而弹纬”,一是“挟秦筝而弹徽”,另一个“挟秦筝而弹徵”,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仔细翻阅文献并统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版本:
挟人筝而弹纬。注:挟,持也。筝,小瑟也。纬,张弦也......风俗通云:筝,蒙恬所造,一云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以为名。文选注引:挟秦筝而弹徽,人筝,一作介筝、小瑟,一作小琴。[1]325-326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善曰:楚辞曰:挟秦筝而弹徵。史记苏秦说齐王曰:临淄其民无不鼓瑟也。铣曰:秦人善弹筝,齐人亦善鼔瑟,慷慨犹激扬也。)[3]77
秦筝发西气,齐瑟扬东讴。(善曰:楚辞曰:挟秦筝而弹徵。歌録曰:美女篇齐瑟行,史记苏秦说齐王曰:临菑甚富,其民莫不吹竽、鼓瑟。说文曰:讴齐歌也。济曰:秦女善秦筝,秦在西,故云西气。齐女善鼔瑟,齐在东,故云东讴。[3]9
音朗号钟,韵清绕梁。(善曰楚辞曰:“操百牙之号钟兮,挟秦筝而弹徵也。”)[3]5秦筝发徽,二八迭奏。(善曰:楚辞曰:挟秦筝而弹徽,又曰:二八齐容起郑舞。铣曰:徽,美也。二八谓舞者十六人,迭递奏进也。[3]27
《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一部诗文总集。“六臣注”是唐高宗时的李善和唐玄宗时吕延济等五人的《文选注》,这五人分别是: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文选”有两个版本,一是《六臣注文选》,一是《文选》。区别在于《六臣注文选》是南北朝箫统编,唐李善等注,《文选》是南北朝箫统编,唐李善注,即只有李善一人注,两本《文选》都引《楚辞》中同一句话,但话语却不同。《六臣注文选》与《文选》关于此句话的四处出现的章节和句子均一样,只有卷三十五,《六臣注文选》是把“操百牙之号钟兮,挟秦筝而弹徵也。”这句话放在注里,而《文选》是在正文中,且少了“兮”和“也”两个虚词。经查,“徵”“徽”之意分别如下:
1.“徵”
是“征”的繁体字,古代五音之一。用来表示音调高低的词。相当于西乐音阶中的 sol(即简谱“5”)。《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征、羽。”[4]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五音者,宫、商、角、征、羽。”
⑴古汉语字典:
①三股线合成的绳索。《汉书•陈遵传》:“不得左右,牵于纆徽。”
[引]捆绑;束缚。扬雄《解嘲》:“徽以纠墨,制以锧鈇。”
[又]专指琴徽,系琴弦的绳子。陆机《文赋》:“犹弦幺而徽急。”
②佩巾。张衡《思玄赋》:“扬杂错之袿徽。”
③标帜;符号。左思《魏都赋》:“徽帜以变,器械以革。”
④美好。鲍照《数诗》:宾友仰徽容。“王粲《公燕》:管弦发徽音。”[5]
⑵新华字典:
①标志,符号:国徽、校徽。
②美好的:徽号。
③对安徽或安徽徽州的简称。
④徽的本义指由三股线编的绳索......又特指系琴弦的绳子,即琴徽。[6]
⑶康熙字典:
又[正字通]琴节曰徽。[前汉•扬雄传]高张急徽。[注]琴徽也,所以表发抚抑之处。[嵆康•琴赋]徽以钟山之玉。[注]以玉为徽也。[7]
⑷说文解字:
衺幅也。即诗之邪幅也。[8]
仔细分析《楚辞》原文,是“挟人筝而弹纬”,到《文选》做注时就出现了后面三个版本,不要说《文选》了,就是《楚辞》原文,宋代洪兴祖补注时将“人筝”注明是“小瑟”,关于筝与瑟的关系在第二章有详细论述,他在注中提到《文选》中说:“挟秦筝而弹徽”,因为有“徽”,所以作者又解释,“人筝,一作介筝小瑟,一作小琴。”[1]326就“挟秦筝而弹徵”和“挟秦筝而弹徽”,四库全书中《文选》和《六臣注文选》各出现四处,其中,“挟秦筝而弹徵”出现三处,“挟秦筝而弹徽”出现一处,两种“文选”中皆未见“挟人筝而弹纬”。结合原文,再经过查阅,仔细辨析“徵”与“徽”,如作“徵”字,当为“徵音”“徵调”之意,元稹《五弦弹》诗有:“赵璧五弦弹徵调,征声巉绝何清峭。”[9]张祜《五弦》诗:“徵调侵弦乙,商声过指笼。”[10]由此,徵调式清越激昂,风格独特。如作“徽”,汉代王逸《楚辞》十六九叹章句第十六楚辞中将“人筝”作“秦筝”,且将“人筝”释为“小瑟”“小琴”,琴有徽,释作“小琴”用“挟秦筝而弹徽”便可以理解了。但同时又有疑问:难道“人筝”即“小瑟”“小琴”吗?那么既是“小瑟”又是“小琴”,琴与瑟原本就不同,究竟是琴还是瑟?概念含糊,无法解释。所以,作“徽”讲有疑点。后来张铣在《六臣注文选》对“秦筝发徽,二八迭奏。”的记载解释为“徽,美也”。“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音阶名,即“五声音阶”,自古在我国音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后来也出现了七声并得到使用,但比起五声,它还不是主流。自古至今的五声音阶中,也从未见过有“徽”这样的音名。
综上,笔者认为,此处“徽”应当为“徵”的误写,因古代手写字体无法规范,印刷术出现以前很多形近字皆会混淆,虽然“徽”可释为“美”,但从乐调角度分析,“秦筝发徽”不如“秦筝发徵”合理,何况徵调式一直是陕西民间音乐的主要调式,当代陕西筝曲也是以“徵调式”居多。
自古至今,“筝”虽被称为“秦筝”,但多见于文学作品,古籍文献极少,《四库全书》经史子集中,“秦筝”称谓寥寥无几。仅根据“秦筝”一词多出现就判断筝出自秦地是不合理的,《六臣注文选》记载很清楚,秦人或秦女善弹筝,秦在西,所以称“西气”,“秦筝发西气”,用秦筝弹奏秦地的音乐,《曹子建集》:“秦筝发西气,齐瑟扬东讴。”[11],还有《六臣注文选》注引楚辞“挟秦筝而弹征”,此两处明确说明秦筝弹奏的是秦地风格的音乐。焦文彬先生也将其归为风格使然:“一、筝是秦人的创造;二、在先秦时代就在秦地广为流行,所以又称秦筝;三、筝既然是秦人在自己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创造的一种乐器,必然具有秦地与秦人的一些风神品格。”[12]
筝是否由秦人创造,这一论断结论已由考古资料证实,答案是否定的。不过,筝在秦地广为流行是肯定的,秦人善筝过程中,筝受秦地、秦人风格的熏陶与感染也是必然,焦先生“风神品格”用得恰到好处。
再后来的文学作品皆延用“秦筝”,但是否所有“秦筝”都是指风格呢?未必。“筝——这个古老的民族乐器,两千多年来,有各种叫法,因为它的形制装饰、发音特点、风格流派的不同,而称为锦筝、玉筝、银筝、钿筝、搊筝、云和筝、哀筝、鸣筝、山东筝、河南筝等等不下数十种。但从史书记载来看,最多的还是‘秦筝’。‘秦’,说明了这个乐器最早形成和流传的地区;‘秦’,也曾经是域外民族对中国的代称。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到现在还把筝称为‘秦筝’。‘秦筝’,就跟法国号、英国管一样,都是乐器的专用名词。法国号、英国管,人们根据其形状的改进和流传地区的扩大,虽然有各种叫法,但是,追溯到这些乐器的国际,那就仍然是法国或英国。筝也同样,虽有各种名称,但是它的国籍仍然是秦,这个‘秦’,绝不是陕西的简称,而是代表中国。曹正教授一贯推崇秦筝,正是从这个历史实际出发的,他在西安秦筝学会成立大会上,题的‘筝道本源’四个大字,即说明了筝最早流行的地区,也说明了秦筝就是中国筝。”[13]
文献记载筝最早于秦地流行,这个论题,随着考古资料不断挖掘,不见得真实,只能说明筝在秦地较当时其他地区使用广泛,同时并不能否认筝产自越地,只认可筝产生于秦地。因越地位置偏远,加之秦统一后,越地并非政治文化中心,且没有文字或图像记载,所以未见证据,但并不代表越地流传不广泛。
秦筝之说,与历史上首次统一中国的秦相联系,秦征服诸强,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后直至隋唐时代,秦地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显要的地位、才使得秦筝之说凸显出来。这即是说秦筝之兴有着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这并不意味筝就一定为秦人所创制……所以这秦筝、齐瑟、赵瑟、楚瑟、齐竿、燕筑等等,并不能说明其渊源,而是与当时当地人民对此器的喜爱程度,以及与当地的音乐形态密切相关。[14]
由此分析,“秦筝”就是中国筝,“秦筝”就是筝,它是筝的另一个名称,在当时,“秦”字无关乎产地,也无关乎风格,也有可能是该地流传较多的一种表示,还有,它是在文学作品中惯用的一种称谓,是一种专用名词,长此以往,源远流长。
“秦筝”称谓统领着整个中国古代的所有筝,将筝无形之中限制在一个“秦”字范畴,难以脱离。纵观古代诗词歌赋,大多所有与筝相关的诗句,被冠以“秦筝”,从魏晋的“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15]620“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15]614“秦筝倡而溯游往,《唐上》奏而旧爱还。搴出《离骚》。《叩弦》是《采菱歌》。《江南》是《相和曲》,云江南采莲。秦筝倡《蒹茄篇》,《唐上》奏《蒲生》诗,皆感物致赋。”[15]1761到“走马听秦筝,奔车看牡丹。”[16]“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17]再到“满春衫泪污。西雁到、客枕离魂轻度。城南旧韦杜。料天涯一样,看花如雾。秦筝漫谱。怕酒边,尘涴玉柱。”[18]5“短陌飞丝,长波皱曲,市帘江柳争青。中酒年光,买春犹是旗亭。彩旛长记花生日,甚绿窗,儿女心情。尽安排,画桁吴缣,钿阁秦筝。”[18]28
(清末民国)至此,关于“秦筝”的记载告一段落,此后,少用“秦筝”,民国时期关于筝的诗句和演出记录皆记作“筝”,如:“小楼明月调筝,写春情数声,恨眉醉眼,甚轻轻观者,神魂迷乱,目送东风吹散,诉与谁听?定知我今无魂可销,且勾住想思。”[19]好一句“明月调筝”,谁敢言其不与“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有异语同工之妙呢?《题美人抱筝图》:“斜抱银筝出绣帷,笑容一掬霭春曦。苎萝小日无人妒,不信宫中有苦思。”[20]
还有民国时期的演出纪实:“琵琶与和琴则分列左右,而以鼓板居末,设五座者,虚位以待宾白,其有七人合奏则加筝笙箫。”[21]
“秦筝”称谓源远流长,横跨1000多年,影响具深,显而易见,正面积极影响至多。隋唐以后,秦筝不仅指秦人用筝弹陕西音乐,全国各地其它用筝皆称“秦筝”,如秦观《满庭芳•前调》:“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22]此句为秦观天祐年间于北宋京城汴梁游春所作,非秦地。张炎《依绿庄赏荷分净字韵(别本依上有史叟三字)》:“花最盛西湖,曾泛烟艇闹红深处,小秦筝断桥夜饮,鸳鸯水宿不知寒,如今翻被惊醒。”《山中白云词》是南宋词人张炎的词集,内容多以风花雪月、游山赏月,此诗句为作者游西湖见秦筝之作。元代诗人郯韶《次韵》:“洞庭之西湖水东,客行三日上江风。行行塞雁青天外,个个轻鸥白浪中。……鸬鹚鸂鶒总多情,荡漾春江取次行。日日沙头候归雁,为郎弹得小秦筝。”[23]这句是洞庭湖边小秦筝。俞彦《听筝》:“燕子矶边潮夜生,凤凤台畔柳春晴。双鬟低按小秦筝,重来南国梅初落。半入凉州月正明,行人何事又关情。” 俞彦,字仲茅,上元(今江苏江宁)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词集亡佚,《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合计录其词一百九十首之多。《俞少卿集》前三卷为古乐府与拟古乐府诗。燕子矶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观音门外。汴梁京都、西子湖畔、洞庭湖边、燕子矶旁弹秦筝,均称“小秦筝”。可见秦筝不仅在陕西,其他地域也称“秦筝”。
除文学上便于押韵,秦人善弹筝以外,“秦筝”还是中国筝的代名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典型,以致当下成为开创陕西筝派的源头和依据,秦地筝人在周延甲老师带领下,将陕西地方音乐创作、改编为筝曲,从眉户、碗碗腔到秦腔,从丝绸回响到筝声漫漫,当代著名的独奏筝曲《秦桑曲》《长城调》《云裳诉》《秦土情》《大漠行》《行者》皆出自此。陕西秦筝学会、西安音乐学院主办,陕西筝派代表刊物《秦筝》是古筝业内唯一专业性强、历时久的专门刊物。由此为契机,焦文彬先生的《秦筝史话》是第一部以“秦筝”历史线索为主线的著作。为陕西筝乐的发展和中国筝乐的丰富产生了积极影响。当然,事物两面性在此当存,负面影响也有,如,“秦筝”给学者们带来了误区,且引起学术争议,至此不休,长期认为筝出自秦地,产生秦地,若非考古资料证实,不知多少年后才能解开这千年来的谜团。
据目前掌握资料考证,“秦筝”始于《六臣注文选》《楚辞》注,止于朱租谋《彊村语业》,即最后一部有“秦筝”称谓的就是这部文献。朱祖谋(1857—1931),光绪九年(1883)中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晚清四大词家之一。《彊村语业》为其晚年所定,其时大概在清末民初,时称“秦筝”,1915年间,报刊上也见此称,“妾本良家儿,流落平康劫。十三工秦筝,十五好笔墨,樽前柔歌声,泪落江州。”[24]1916年《大公报天津版》1916年08月30日,10版刊《文苑 宴清都》中还有“秦筝”,当然也是诗词类:“倦耳听津鼓,停征棹一江风暝初暮,依舷坐久,枫梢月上。薄云霜护,归鸿乱不成书,似点点秦筝小柱,渐夜永关渡凄然,亭军叶下如雨。”1920年《小说新报》:“子夜歌—秦筝燕筑声声裂,铜琶铁板声声激。”[25]这时,古籍文献中称“筝”,文学作品中称“秦筝”,在此期间“秦筝”与“筝”皆用。
一自鹍弦成绝调,人间筝笛又翻新。[26]
青年团恳亲大会—浙江省会青年关于本月五日开维持员恳亲大会,下午七时半开会......黄云程用筝独奏大成文武套,座客均甚欢,至十点半散会。[27]
昨(十六)日下午,驻宁日领事因该国海军军乐队由宁赴鄂,特请该队在领事署奏技,并请驻宁英美各国领事及侨民到署观演,由海军军乐长藤笑源司君领队。共奏九曲:......(八)筝曲(九)歌剧。[28]
1918年以后,“秦筝”退隐,以“筝”为主:
月之九号,由天津学界俱乐部约请日本音乐家弹筝及尺八,提琴满德林等。弹筝者为日本女士,按筝与尺八同为中国之旧乐,津埠音乐家及好古者当必乐闻也。是日并有本国十番、七弦琴、琵琶等。开会时间在下下三钟云。[29]
细究“古筝”名称始于何时,目前笔者所见资料中,最早出现于1935年6乐5日《大公报天津版》上:“次由郑曾袩奏琵琶,梁在平先生奏古筝,声如裂帛,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30]
1935年以后,“筝”与“古筝”混用。
直到1946、1947年,还有用“筝”称呼:
一到二三月底,梅兰早已过时了。代之而起的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热闹的场面。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院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雀,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的唱着歌。薛井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箫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那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31]
〔本报讯〕庆祝元旦之各种公开活动中......节目计有:一,铙歌(大乐合奏),二,阳春白雪(琵琶合奏),三,浔阳夜月(雅乐合奏)四,汉宫秋月(筝独奏)......[32]
直到现代,沿用当时称谓称“古筝”。早期有曹正先生1958年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古筝弹奏法》,书名称“古筝”,但内容依据以称呼“筝”为主。再次见梁在平先生“中华民国”六十八年十月十日(1979年)第九版的《古筝独奏曲》,第一版是1959年,“由二十年前起,创写的‘古筝独奏曲’第一版。……二十年来的‘古筝独奏曲’第一版十五首,其中古曲八首,新曲七首,全部是简谱。”[33]与曹正先生《古筝弹奏法》几乎同一时期。同时,梁在平先生在《拟筝谱》中提及此器也时而称“筝”,时而称“古筝”:“中国古乐,琴瑟琵琶等,皆有专谱。古筝虽创自秦代,流传至今,历时良已久!专谱则不多见,千秋雅调,人间艳曲,竟缺乏良好曲谱,可慨矣夫!……于是乃大感困苦,经多方参考,数载研究,筝之指法,渐有发现,试以所得,施以常奏之谱,尚可作练习标准,于是将所知之曲,就经验所得,均标以指法。”[34]
“筝”的称谓,从“筝”到“秦筝”,又从“秦筝”再到“筝”,从“筝”到“古筝”,表面上区别不大,都是以“筝”为主,深究其内涵会发现,不同称谓的不同意义与作用。这个十三弦木制乐器,在古越地用当代方言称什么,我们已无从知晓,目前所知,自有文献记载起就是以“筝”称谓出现的,这应该是受了《史记•李斯列传》《谏逐客书》的影响。而“秦筝”在官方正史文献中用得极少,应该是为了押韵与对偶等文学创作手法,“秦筝”大多数用于文学作品,与风格与产地并无太大关系,“秦筝”就是“筝”的另一种称谓,并不代表产生于秦地,只能证明曾经在秦地流传,也不代表只在秦地流传,或只是多在秦地流传,这只是一种文学写作手法,其能一统中国“筝”的称谓,也是因为文学修辞朗朗上口,且有《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加之频频使用,使“秦筝”家喻户晓。纵观近现代,这个称谓逐渐从“秦筝”过渡到“筝”,20世纪50年代,称“古筝”,大概真的是因其历史悠久古老吧。“秦筝”虽然后来被“筝”和“古筝”代替,它的影响却没有因此退隐,依旧源远流长。今天,陕西筝派“秦筝归秦”口号的提出,陕西筝派的创立及大发展,都建立在历史中“秦筝”的基础之上,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和意义方面讲,不仅仅是一个称谓这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它基于这凝重深厚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中国筝的传统,它留给今人的不仅只是一个“秦筝”的称谓,而是无限宝贵的非物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