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梣仪,谢丽红,孙 娟,李 浩,钟文挺,何玉亭,杨 杰,卿晓剑
(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为配合成都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成都市农业部门于2017年成立了农业污染源普查推进工作组,开展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成都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对象为纳入农业统计的农业生产活动对象,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不含藻类)。其中,畜禽养殖业主要对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5类畜禽规模养殖场及规模以下养殖户开展调查。
本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分为“两线三阶段”。“两线”是指环保部门(污普办)一条线,农业部门一条线,污普办负责牵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农业综合普查,农业部门负责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种植业抽样调查与监测;“三阶段”是指普查的清查建库阶段、入户调查阶段和质量核查阶段。在前期准备工作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清查建库工作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入户调查、现场督察、数据录入、产排污核算、各级审核、工作总结等工作[1]。
清查建库阶段主要针对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排查,确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基本信息,以便入户调查阶段能顺利开展普查工作。本阶段,农业部门配合环保部门参与清查、核查、现场督查、不同地区交叉检查等多项任务。农业部门逐家审核全市清查名录库底册中的对象及状态,并通过注册信息、电话沟通、现场核查等方式甄别其信息真实性,重点审核状态中标注关闭、信息错误、不在清查范围内等不建议纳入全面入户调查对象的不纳入情况说明,重点核查了漏查率、重复率、错误率情况。成都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要求高效率,于2018年8月较好地完成了清查建库工作,为后续入户调查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入户调查阶段首要环节是开展培训工作[2]。培训的目的是将农业污染源普查的要求全面、准确的传达到基层,这一环节若效果不佳会严重影响普查的工作效率。农业污染源普查培训分为2类,一类是表格的填写要求,一类是普查软件的使用。全市针对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下达的任务开展了各区(市)县高效率培训。高效率培训应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直击主题,二是通俗易懂。以成都市为例,入户调查阶段的培训对象为企业和基层的相关负责人,采用了对照表格依次对指标进行讲解,即讲解即填写,第一时间解答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培训和准备工作结束后,即正式进入入户调查阶段。入户调查内容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不含藻类)。种植业调查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农药、化肥、地膜等生产资料投入情况,地膜回收与秸秆利用情况等;畜禽养殖业调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畜禽种类、存/出栏量、饲养阶段、饲养周期、日饲喂量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和粪便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包括处理工艺、治理设施、处理利用方式及比例等),污水和粪便消纳利用配套土地情况等。各县(区、市、旗)不同畜禽种类养殖户数量、存/出栏量、清粪方式、污水和粪便处理利用方式及消纳利用配套土地情况等;水产养殖业(不含藻类)调查各县(区、市、旗)养殖方式的养殖品种、投苗量与产量、养殖面积情况等;废水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不含藻类))。
全市将基层入户调查和市级现场督查2个项目工作结合在一起,同时开展,一方面对入户工作遇到的问题及时了解、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一方面对数据填报系统使用进行现场指导。
质量核查是整个农业污染源普查的攻坚环节,逐级反复的核实和修改需要普查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质量核查阶段,成都市采用了基层自审、逐级集中会审、现场核查、软件审查、比对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质量核查,核查内容包括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的纸质调查表和软件调查表。成都市农业污染普查核查阶段多次组织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成都市植保植检站、成都市动物疫病防治控制中心等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的专家对普查表进行核查,并多次开展了现场核查工作,核查区域为成都市所有涉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市)县。质量核查阶段,专家们根据普查表填写数据比对现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总结和整改,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组织的验收,为产排污量的准确核算奠定了基础。
2019年进行调查,普查对象尤其是散户对2017年的普查相关数据记录并不全面,存在个别数据无从核查的情况,怎样提高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还值得思考;由于整个污普的时间安排较原计划滞后,质量核查后期,聘请的第三方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导致工作效率较之前有所下降,基层普查管理部门可完善考核办法、提高监管力度。
成都市的农业污染源普查任务主要涉及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地膜、秸秆等多个方面。由于国家污普办对农业源的一些普查指标与农业部门日常统计指标不一致,部分指标的定义有一定出入,造成县级普查数据不能通过比对日常统计数据来进行核实。对工作要求的答疑解惑主要依靠网络工作群,每一次要求的变动或传达不准确,会导致大量工作的重复。建议下一次污染源普查充分准备,提前完善指标解释和技术规范,统一普查要求和审核标准,尽量避免因工作进行中的大变化造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3]。
普查专业性较强,需要经过多次培训才能上岗,建议基层调查由专人负责,完善考核制度,避免频繁的人员变动影响普查质量[4];提高对基层调查人员培训的效率,建议培训老师直击主题,授课内容通俗易懂。
普查宣传和入户调查的时间建议适当提前。本次普查标准时点是2017年(截止12月31日)的数据,2018年入户清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名单,确定名单后于2019年填写普查表。2019年下发普查表进行填写时,农户和养殖场负责人对表格中涉及2017年的数据并不是全面记录的。建议下一次进行农业污染源普查,提早准备,早宣传早动员,让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知晓需要普查内容,提早做好数据收集,在清查建库阶段就可同时下发普查表,各级工作人员提前准备、提前入户,既能保证完成时限,也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