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长效育人机制的实践研究
——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2-05 09:33魏丽红翟秋喜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基地

魏丽红,翟秋喜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食品药品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坚持内生动力与外部整合相结合,凸显办学创新特色,继续在混合所有制办学、现代学徒制实施等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探索形成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和产教融合“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其总体框架下系统化构建了种植类专业“双线双循环”任务导向式、养殖类专业“双班双基地”工学交替式等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了企业主修课、职业导师制、校企双导师制、双学籍制、企业学徒制、课程考评个性化、技能大赛免考制等系列配套的育人机制[1-2],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工匠精神得到了极大提升。

1.1 思政教育紧密结合专业教育,共育工匠精神

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以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培育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程,创建了“二级双线两段延伸式”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突出思政课主渠道和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网络阵地等育人功能,形成了相关部门和各专业系(院)多方参与、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格局,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逐步构建了“导师+项目+团队”双创教育模式,形成了“课程+双创+思政+素质教育”相融互促、“1+N”多元协同育人特色。校内创业孵化基地成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院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

1.2 混合所有制

学院首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朋朋宠物科技学院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学院聘请上海朋朋宠物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宠物店经营管理专家朱源担任了朋朋宠物科技学院院长,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全面引入行业企业的标准和规范。通过校企资源一体化的全面整合,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学院发展和运行格局。“一体”为朋朋宠物科技学院的综合平台,“两翼”为辽宁和上海的两个基地,形成宠物类专业系统发展的推进体系;从硬件资源、软件建设、师资人员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发展体系。二级学院根据行业企业的需要,聘请了国际级宠物美容大师宋玉姗、国际级宠物繁育大师范志佳,创建了宠物美容与护理的大师工作室。

1.3 创新创业工作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3-4]。结合我院的办学特色、服务面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设立创新创业工作专门机构,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人员及教师队伍。加大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通过共享、开放、新建等方式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切实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搭建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平台,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典型,丰富宣传形式,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1.4 以技能大赛为依托,强化工匠精神

按照“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指导思想,学院积极开展“学生技能大赛活动月”活动。以“国赛有名次、省赛争第一、系赛夺全能、班赛常态化”的工作思路,以项目体系教学中的专业技能项目为平台,将班赛覆盖到所有学生,由职业导师负责指导选拔班赛中的优胜者参加系级专业技能大赛,根据大赛结果及职业导师推荐,在国家级、省级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技能大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了岗位实践能力,铸就了学生的工匠精神,为学生实习和求职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1.5 大学生职业指导

学院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分管理,贯穿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课程的教学任务由就业服务中心协同各专业系共同完成,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学生从入学即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为就业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1.6 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

教学诊断[3]是在对教学工作全面监控与评价的前提下,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为依据,将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等整个教学相关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形成综合性结论,同时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为学院完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教学诊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师专业化的内驱力,教学诊断应当先从专业抓起。

教学质量监控是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学院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等整个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教学质量决定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教学诊断就是综合分析教学质量形成相关因素的监控实况,找到学院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完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2 提高育人质量的保障措施

2.1 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关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双师素质”培养工程,实现校内培训全覆盖,积极拓展境外师资培训,力争“双师素质”率达到90%以上,培养一批行业内、省内及全国职教名师,建立一批“名师(大师)工作室”。不断优化“双师结构”,建成一支由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的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使人岗相适,用当其时;采取多种激励政策和手段,鞭策学习,组织培训,轮岗锤炼,打造出团结、进取、务实、精干的管理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内涵的新时期“四有”标准,按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为人师表要求,规范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中的言谈举止;倡导科学、创新、公正的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观念,弘扬“尚德、乐教”的教风。

2.2 系统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以强化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为目标,持续推进公共课程改革。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改变授课方式,优化授课内容,改革考核办法,注重实际效果,构建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充分反映职教特色的公共外语教学体系,并以此课改思路积极推动其他公共课程改革。推行以互联网+与专业相融合为特征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推行具有高职特色的微课、慕课建设,拓展学习途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3 实训基地建设

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5]。以服务专业(群)发展和适应农业经济发展新常态为着力点,以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基地类型与功能属性,积极开发与专业(群)紧密对接的校内实训基地,构建校内实训基地功能体系。加强实训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有效集成,形成体现人才培养、生产示范、技术技能积累、项目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引领、科普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产学研用特征更加突出、社会服务能力更强、结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格局,使校内实训基地形成循环互动、绿色生态、低碳环保、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典范。

创新实训基地内涵管理。以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为抓手,以管理平台和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实训基地内涵管理,提高基地管理效能和资源使用效益。探索远程实训和开放实训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与质量监控机制,打造专兼结合、师生协作的管理团队。

2.4 专业建设

围绕国家战略,按照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具体要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传统农业院校的专业结构布局,系统化构建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特色专业群。形成专业群与产业群紧密对接,供需双侧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融合的专业群新格局[6]。

以“专业群”为单位,重构专业布局。遵循“升级改造做精传统农业类专业,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做大现代服务业类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共办新兴装备类专业”的专业建设理念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系统构建专业群体系,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形成国家、省级和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积极推进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建设。

2.5 加快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智慧校园”

制定、实施智慧校园总体建设方案,建成开放的和拥有完善的基础网络、先进的数字化应用系统、高效的计算存储和备份服务等功能的基础设施平台,满足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需求。

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建设。建立数字化校园服务云平台[6]、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MOOC、未来教室等网络教学与互动平台及其他基础性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化网络全覆盖,奠定智慧化校园的物质技术基础。

加快数字化平台的教学资源建设[7]。以“高职教育园艺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辽宁省农林牧渔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重点,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基础,以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校为载体,开发校内各专业虚拟教学资源库,建成集理论学习、虚拟实训、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2.6 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以学院牵头组建的辽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和营口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为载体,创新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探索校企深度融合模式,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力争辽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进入国家骨干职教集团建设行列。

依托集团公共实训基地,建立大师工作室、教师工作站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多种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多层级大赛机制,完善行业专家及导师库,促进校企人员互聘共培。建立多层级、全方位、立体化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协同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实现校企互利双赢。以校企联盟、现代学徒制、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及公共实训基地等实现形式,破解传统农业职业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办学主体单一等关键问题,不断增强集团化办学活力。

2.7 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做大国际化发展与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试点。探索与国内外本科院校合作办学,建设留学生专本连读机制,增强学院招收留学生吸引力。加大留学生培养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学院留学生奖助学金制度,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组建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加大培养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力度,不断拓宽人才培养、应用研发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持续提升学校办学的先进性、开放性和核心竞争力。

2.8 实施“双研驱动”战略,生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实施“双研驱动”战略,“用教研促教改深入,用科研促产教融合”,打造形成持续提升产学研结合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农职教特色动力系统[7],不断增强特色办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研究基地即“辽宁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与实践基地”为平台,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有效体制机制,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和学院的发展提供理论、实践案例和决策支撑;深化以“农业高职教育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和“农业高职教育‘双体系’教学模式”框架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形成特色鲜明的多种育人模式,破解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而随着社会分化日益细化,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如何结合不同产业岗位对人才的个性需求,发挥高职院校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育人机制,强化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基地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