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花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水利管理所,甘肃 武威 733021)
在甘肃武威地区灌溉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是提高农民农业收入的重要保证,是当地不可或缺的农业设施。近年来,在我国农业高速发展及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灌溉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也逐渐显现,因此要妥善解决农业灌溉井存在的问题与隐患,推动农业灌溉井健康有序发展,为种植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
从当前农业灌溉井的应用与管理情况来看,农业灌溉井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灌溉井的利用效率与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在大田种植灌溉方面,存在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经调查研究发现,管理利用效果不理想的灌溉井并不在少数,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当前农村地区运用的灌溉井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部分存在年久失修与老化损坏的问题,随着时间的累积在井内出现了淤积,且井壁管倾斜现象十分严重,有些甚至存在破裂现象,影响了正常农作物灌溉应用。此外,有些区域在灌溉期间难以保证灌溉工作顺利进行,受缺水因素影响,有些地区的群众只能放弃水渠,改用灌溉井,导致地下水开采严重的问题,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在地下水补给不及时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灌溉井负荷过重、灌溉井容易损毁的现象,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没有定时对水泵进行维修养护,水泵长期处于运行状态下得不到维护。第二,操作使用存在问题,缺乏完善的电路保护设备,造成电路损坏。第三,保管工作没有做到位,部分零件设备长期浸泡在水中,造成严重的腐蚀,对正常启动提水功能造成了影响。
农业灌溉井在管理方面存在责任、权利、利益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另外,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当前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存在不匹配现象,导致很多农村在灌溉井管理方面流于表面,尤其是一些偏远的灌溉井,管理方式十分随意,在设备管理方面没能做到位,造成灌溉井无法正常作业。在灌溉高峰期,灌溉井更是超负荷运行,导致机井故障频出,使农作物的灌溉受到影响,从而减低了效益。
由于配电设备落后问题导致农业灌溉井无法正常运行,很多农业灌溉井无法运行的原因都出现在配电设备上。一部分是由于配电设备老化,还有一部分是由于配电设备与水泵不匹配。有些出水量较好的灌溉井由于长期运行,没有及时配置或更新配电设备,造成灌溉井区域内缺水水泵空转,最终烧毁水泵。
由于处置灌溉井隐患的资金不足,造成基层工作压力较大,我国大多数农业灌溉井都是由村、组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的,多数情况下受益人为每家每户的村民及个别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在地区农业经济不发达、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农户受益水平也十分有限。因此,很少有农户会出资支持对灌溉井隐患进行处理,而村、组级组织方面也没有相关的资金来源。另外,基层工作人员十分有限,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开展灌溉井安全排查与隐患处置工作,且此项工作本身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任务较为繁琐,仅凭当地水务、农业部门的一个科室或街道、乡镇的工作人员,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的隐患处置任务。而这种灌溉井经过多年运行后,设备出现老旧问题,基层管理经济条件有限,无法及时开展维修养护工作的情况下,势必会对灌溉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群众对灌溉井运行管理不规范,在安全措施方面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常年的运行导致出现安全设施不配套、缺失明显安全标识的问题。另外,有些群众对报废灌溉井填埋有较大意见,群众严重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相关调查分析发现,当前能够正常运行的灌溉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很多灌溉井都无法满负荷运行,对农业灌溉造成了严重影响,还能够运行的灌溉井在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没能发挥出较高的利用效率。
在我国农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有必要加大农村灌溉井的管理力度,提高农业灌溉井的利用质量与效率,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出国家水利资源建设的作用,强化农业基地设施,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农业灌溉井隐患排除与发展工作。
为了有效落实相关管理措施与管理责任,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农业灌溉井的管理工作。做好机电、泵设备、管理人员配备、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并制定规范的收费标准与管理条款等,制定各项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改善以往村组对农业灌溉井管理工作较为随意的问题,明确划分责任、区域及利益,有效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与管理责任。同时,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为农村农业灌溉井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随着农村种植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生产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由原本独家独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因此,农业灌溉井的管理利用也要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做出调整与改变。从区域范围内规模种植较好的村组与种植大户入手,开展对灌溉井的管理、利用情况分析管理工作,由于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管理责任能够有效落实。在落实灌溉井管理养护责任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灌溉井的利用效率与管理水平,推动农业高效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通过对以往工作的总结与创新,明确农村农业灌溉井的资产所有权,借鉴承包式租赁经营权投资管理与实用责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适应当前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首先,建立农用灌溉井维修基金管理制度,及时对老旧灌溉井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机井正常运转。开设专门的账户用于维修基金储存管理,以统一的方式管理维修基金,落实转款专用。由县级相关部门在县内金融系统开设专户,以村级工程为单位设立专门的账户,并实施统一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灌溉井管理单位应用维修基金时要制定相应的维修养护检修方案、更新改造方案及大修方案,根据相关隶属关系向上级申报,完成审批流程后方可使用。考虑到农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可以将维修基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根据农村灌溉井的灌溉亩次,从灌溉水费中每亩提取1元,财政补贴1元。其次,为了落实管理养护责任,加大灌溉井的管理力度,县级财政对村、组灌溉井管理人员按照管理百米以上的农用井每口井予以每年300元的补助。最后,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县财政对利用农业灌溉进行农作物灌溉的农户或合作组织,每灌溉一亩地补助10元,推动抗旱工作顺利进行[1]。
对于已经修建完成,能正常运行的灌溉井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贴,确保基层的效益。配套专项资金与落实补助资金,可以配套设置农村灌溉井隐患处置专项资金,为小型工程维修养护提供补助资金,可以将小型水利经费向这方面倾斜,保证农村灌溉井隐患得以有效解决,并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维修养护工作[2]。
制定长效管理制度,从取水许可、工程确权、管理养护、废弃井处置及安全隐患处理等方面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与管理要求。对农业灌溉井的保护机制进行梳理,明确所有权、办理产权移交手续、落实管理养护主体与安全责任人。建立灌溉井安全隐患举报制度与各级安全隐患处置协调联动制度,确保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理问题。制定农村灌溉井档案与维修报废制度,通过农业灌溉井管理档案,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灌溉井的运行情况与作业状态,有利于了解灌溉井设备是否良好。因此,对每眼灌溉井进行逐一检查,将灌溉井的位置、水源、机泵、配电设备等一一登记入册,便于掌握区域范围内灌溉井的实际情况。对出水不足或干枯的灌溉井进行报废处理或置换[3]。
组织开展灌溉井安全知识进村入户活动,将灌溉井安全知识宣传工作渗透到田间地头中,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途径向用水户宣传灌溉井运行安全知识,提高用水户的安全意识,创建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增强对全体用水户的安全教育力度,使用水户具备自我防护意识。严格审批新建灌溉井,只有办理取水许可证才能进行施工作业,提高灌溉井及建设管理工作的规范性[4]。
首先,加大对灌溉井管理方式、水价执行情况、效益水平等进行监督检查,第一时间总结在灌溉井管理方面的优良经验与管理办法,并积极推广到其他地区。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解决,确保灌溉井管理工作良性发展。其次,积极推广新的钻井技术与工艺,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监督力度,保证灌溉井的建成质量。最后,积极应用并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向节水型社会迈进。另外,还要加强灌区骨干工程建设,持续进行节水改造并加快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工作,提高灌溉井的用水效率,推动农民产量收益[5]。
近年来,频繁发生灌溉井设备设施被盗的现象,对农村灌溉井正常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各村组与相关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大管理维护力度,公安机关也要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打击力度。做好农村灌溉井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灌溉井的利用效率,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6]。
在开展农村农业灌溉井管理工作时,可实施划片管理负责原则,根据单井灌溉亩数、单井配置水量来计费,核算维修费用保证设备不脱管,有维修基金作保障,随时能够开泵灌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灌溉井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经济收益。还可以尝试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缴费的方式办理智能卡,通过在控制水量的计量设施控制箱刷卡浇水,从而实现用水方便,达到节约用水目的,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7]。
在农用井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向在此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地区虚心学习,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并提高本地农业灌溉井管理工作能力与水平,为农业生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支持农民增产增收。可以尝试建立全国灌溉井信息化管理平台,定期在平台系统中更新数据信息,开展动态监测,保证农村灌溉井能够发挥出长足的效益[8]。
综上所述,做好农村农业灌溉井管理工作,规范灌溉井管理制度,及时采取灌溉井维修养护工作,能够为广大用水户开展农业灌溉与种殖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这是新时期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相关管理方面要做到科学统一,保证管理资金,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辅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甘肃武威地区的广大用水户提供灌溉支持,促进当地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