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例气漏综合征新生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护理

2021-12-05 03:46马跃红
天津护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闭式气胸血氧

马跃红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300134)

新生儿气漏综合征包括间质性肺气肿、纵膈气肿、心包积气、皮下气肿、气腹、血管内积气和气胸等[1]。张力性气胸合并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危重症,常危及生命。有肺原发性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或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j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时气胸和纵膈气肿的发病率显著增高。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是用小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以超生理通气频率的振荡产生双向压力变化,继而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一种肺泡通气方式[2]。通过高速流动的氧气及扩散速度可更好地补充肺部氧气,从而改善新生儿氧合状态;可同时促使胸腔内气体排出,改善血气指标[3],是目前临床新生儿气胸的首选机械通气模式[4]。我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6例气漏综合征的患儿,经HFOV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危重症新生儿,均确诊为呼吸衰竭,新生儿肺炎,气胸。其中男5例,女1例;日龄为生后3~24 h;出生体质量为2340~3600 g;4例为单侧气胸,2例为双侧气胸;3例伴有纵膈气肿。患儿表现为烦躁,易激惹,三凹征明显,颜面、全身青紫,呼吸困难。病变侧胸部饱满,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低,甚至消失。4例严重者出现心率下降,呼吸暂停。

1.2 治疗与转归6例患儿均使用远红外床。立即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面罩氧气吸入,心电监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血氧饱和度﹤85%,症状不缓解。急行床旁胸片,X线胸片回报有气胸,即刻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采用HFOV辅助通气,由医生调整呼吸机HFOV参数。加强呼吸道管理,给予镇静,拉氧头孢联合青霉素抗感染,丙种球蛋白免疫支持,静脉补液控制入量,维持内环境稳定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其中1例患儿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行胸腔穿刺抽出50 mL气体,呼吸困难稍缓解后又加重,立即行床旁X线检查,显示气胸加重,属张力性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症状好转,5天后拔除胸腔引流管。6例患儿平均使用呼吸机6.1天,拔管后给予小流量氧气吸入1~3天,经皮血氧饱和度正常后停止吸氧。患儿生命体征正常,精神反应好,食欲好,吃奶不呛咳,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3.5天。

2 护理

2.1 准备抢救物品 接到住院通知后,立即通知监护室的医生和护士准备抢救物品。包括:①远红外床,接通电源,调节远红外床温度备用;②呼吸机,选择具有HFOV模式的呼吸机,连接管路,湿化器加入灭菌注射用水不超过湿化器上线刻度,接通电源,由医生调试运转正常;③将抢救车推至床旁,检查喉镜灯泡亮度,消毒备用,气管插管导管各型号备齐,铜丝,粘膏(绢质,对患儿皮肤无刺激性,听诊器,复苏器连接氧气管路备用;④吸痰用品,安装储液瓶,连接负压吸引装置;⑤1套氧气吸入物品,湿化瓶加灭菌注射用水备用;⑥心电监护接通电源,准备电极,调好报警上、下限。迎接患儿入住监护室,协助医生进行抢救的准备工作由2~3人同时进行。

2.2 观察病情 给予患儿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氧饱和度。因气漏造成病变侧胸部饱满,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低,甚至消失。观察胸廓起伏高低,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详细记录患儿病情变化和各项生命体征。

2.3 应用HFOV时的呼吸道管理HFOV是一种高通气频率、低呼吸压力、低潮气量的一种肺泡通气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呈白色泡沫状。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的吸痰相当重要。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遵守吸痰操作规程,每次吸痰后更换吸痰管。先吸口鼻,换管后再吸气管。吸痰管插入时不可有负压,以免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根据病情每2 h吸痰1次。痰多时,每半小时吸痰1次。呼吸机管路每7天更换1次,有污染则立即更换。每天晨护后护士与医生配合更换固定气管插管的粘膏。更换前先测量外管长度,并记录,更换后再次测量,听诊双肺通气情况,如因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膏松动应及时更换。使患儿保持舒适体位,适当约束上肢,防止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每班记录呼吸机参数,医生根据血气分析及患儿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时,记录调节时间及参数,每班测量外管长度并记录。

2.4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本组1例患儿行气管插管呼吸机HFOV治疗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立即行床旁X线检查。胸片显示气胸加重,属于张力性气胸,采用胸腔穿刺引流治疗。协助医生胸腔穿刺连接水封瓶,保持水封瓶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40~60 cm,保持装置的密闭性。胸腔引流管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5];搬动患儿和更换水封瓶时,双重夹闭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牵拉、打折、扭曲、受压。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皮下气肿等;观察水柱波动情况,一般为4~6 cm。水封瓶每日更换1次,预防感染。患儿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引流管持续有气泡冒出,临床氧合状态迅速好转。闭式引流第4天,引流管停止排出气体,X线胸片显示肺复张,遵医嘱夹闭引流管24 h,患儿呼吸心跳正常,引流管放开后没有气泡冒出,遵医嘱拔除引流管。穿刺口用无菌棉球加压固定24 h,每日进行伤口换药,用碘伏消毒伤口,用无菌纱布包扎,并记录伤口恢复情况[6]。

2.5 气管插管拔管后呼吸道管理 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绀,经皮血氧饱和度正常,复查血气分析正常,复查胸片气漏情况好转,肺部炎症较前好转,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随时调节吸氧浓度,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6%~93%,停止吸氧。防止因长期的氧气吸入,造成视网膜病变和慢性肺部疾病。本组2例患儿吸氧1天,3例吸氧3天,1例吸氧6天。给予激光照射胸部,20分钟/次,2次/天,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与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交替雾化,定时翻身拍背,吸痰。

2.6 喂养 早期微量喂养可刺激胃肠道,改善胃肠动力,利于胃排空,改善新生儿喂养耐受性,还可降低细菌繁殖率[7]。应用呼吸机期间,给予鼻饲少量母乳或配方奶。鼻饲前先抽取胃内残留液确认胃管在胃内,奶液温度38~40℃,缓慢注入,每2~3 h 1次。停用呼吸机后,对患儿自主吞咽功能进行评估。本组3例患儿精神好,有吸吮能力,生命体征正常,病情允许,开始经口试喂,试喂时轻触面颊或微抬下颌刺激患儿,先少量再逐渐加量,剩余部分再鼻饲。试喂过程中未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和呛咳,停用呼吸机第2天能全部经口喂养,停止鼻饲。2例患儿试喂时不能吃全量,反应稍迟钝,先少量试喂,剩余部分鼻饲,停呼吸机4天后,能全部经口喂养时,停止鼻饲。1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患儿,在试喂过程中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立即停止经口喂养,2天后待患儿病情好转,再尝试经口喂养,停用呼吸机8天后,才能经口全量喂养,停止鼻饲。根据患儿情况,喂奶时少量多次,防止发生呛咳、误吸。少量试喂可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度,促进胃泌素及口腔舌酯酶分泌,进而促进患儿的吸吮反射功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7 出院指导 指导家属观察患儿精神、呼吸、吃奶情况,建议出院后母乳喂养,适当喂水,避免呛咳、误吸。保持环境温湿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着凉感冒。

3 小结

气胸和纵膈气肿均属于新生儿气漏综合征,HFOV的应用成为治疗气胸患儿的首选。通过抢救物品的准备和交接,经验丰富的病情观察,规范的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和精心的喂养,积极促进肺复张,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6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

猜你喜欢
闭式气胸血氧
更正说明
铝合金7050大型环形件闭式模锻工艺
1000MW机组闭式水温度控制优化
气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