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发展背景下初中生核心能力培育的校本实践

2021-12-05 02:45■陆
初中生世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学案思维评价

■陆 丰

苏南地区粗放的劳动密集型优势逐步消失,很多企业及时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苏南地区进入创新发展的“新苏南模式”。这种产业的升级换代需要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从业人员。

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一所地处苏南的乡镇初中,积极策应区域发展,在培养具有较强的学习、合作、创造等关键能力的未来人才方面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依托“学案导学”,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综合国内外的经验,基本主张从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评价等几个维度对自主学习进行培育。

华士实验中学通过以“学案”为载体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指导,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校具体从学习内容的重整、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过程的优化、学习结果的反馈和多维评价等方面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

1.内容的重整。学习内容的重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内容的重整。

一是“问题链”设计。通过学案“问题链”设计,进行学科内容重构,培养学生认知结构和问题发现的系统性、整体性。主问题设计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思维性、概括性、关联性和牵引性。问题之间可以设计的关联方式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因果式、主次式等。

二是学科融合。把数学学科、理化学科等多学科融合重整。比如,通过“数学+创新思维”的融合,编制《数学发明法》。通过《数学发明法》的学案学习,点燃学生的发明创意。目前,我校申请的近500 项国家专利的创意源头就在学案中。

三是创意实践。开发游学学案、假期社会实践学案、科学调查实践学案、建言献策学案。这些实践型、课题型的学案使用,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有不少建议还被当地人民政府、旅游景区采纳。这样的学案研发,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学校教育应该是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对学生成长有帮助,对社会发展有价值,这样的教育才是立德树人的教育。

2.学法的指导。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走向纵深的关键环节。

一是自主学习系统的构建。华士实验中学在韩立福教授“十八字诀”的基础上进行了校本化改进,探索了新“十八字诀”,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案运用进行自主学习的系统指导。

二是体验式学习系统的建设。研究发现,初级阶段的学案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记忆,教师习惯把好题逐年累加,然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未随着好题增加得以提升,这就需要让学案转型,从“认知型学案”走向“体验式学案”。“体验式学案”的设计核心是情境的设计和活动的参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体验,把“跟我操练”变为“我来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三是思维训练系统的构建。根据Aderson认知目标分类学,回忆、理解、应用属于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思维。初级阶段的课堂注重的是回忆、理解和应用,但缺乏创造性和批判性等高阶思维训练。

3.过程的优化。自主学习强调的不是学习内容本身,而是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学案上设置自主学习五步,可以优化自主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我校尝试学习前设置自主先学部分,基于问题的学习设置问题导学部分,进行问题的深入探究设置合作助学部分,注重达标的检测设置达标验学部分,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整理反思设置反思促学部分。

4.结果的反馈和多维评价。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初中,学习成绩比小学差了很多,这是孩子变差了。其实,对孩子学习的评价不能仅仅参照作业和考试的结果。我校把学习的反馈分四个阶段,针对学习的五个过程设置四次学情检查——自主先学查习惯,问题导学查状态,体验助学查能力,达标验学查效果。通过四次学情评价,建立起对学生学习的积分评价系统。

通过“学案导学”的研究,逐步“让学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华士实验中学以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依托学习过程的五步和新“十八字诀”的学习方法,借助独学、对学、群学等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及“四查”的学习评价机制,逐步形成学习有动力、课堂有活力、师生长能力的课堂样态。

二、依托“团队学习”,促进学生互助合作能力提升

佐藤学认为合作学习需要的是每一个人多样学习的相互碰撞。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在塔尖,“听讲”的学习效果是最低的。“示范”也仅仅可以记住约30%的内容,而“小组讨论”可以记住约50%的内容,“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数据表明,通过小组讨论、互教互助、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可分三个阶段:

1.团队共建阶段。团队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临时组建的。固定的学习团队可以通过合理分组、制度规范、职责分工、小组评价和小组文化等方面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临时的团队可以根据兴趣、项目、任务、学生特点等因素进行组建。

2.团队互助阶段。一是建立小组双元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传承了原来的行政组长和组员的模式,另一方面在学科学习上设立学科长,各小组学科长对小组的该科学习负责。发挥小组各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小组内各成员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是小组合作互助系统。合作流程一般为:设立目标愿景→寻找解决路径→进行责任分工→努力协作补位→合理评价激励。其中,解决路径又包括问题发现、初步假设、共同求证、展示交流和批注修改几个环节。

三是建立小组多元评价系统。学生小组先进行自主评价,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评,采用积分制和晋级制的形式。这样的评价把小组团队捆绑起来,荣辱与共,提升小组成员合作意识。

3.团队互赖阶段。互赖是一个团队合作力达到高值的标志。约翰逊认为有许多方式可以构建积极的相互依赖。

一是互赖系统建设。一个共同制订的、可达成的美好愿景可以激励团队个体共同去努力,这是愿景互赖的力量。资料的互通共享可以建立彼此间的信任。角色的互换可以让学生相互理解,懂得换位思考。个人的荣辱与团队的荣辱休戚相关,合作才能共赢,这是评价的互赖。通过有意识地进行互赖系统的构建,让团队凝聚力逐步增强。

二是领导力提升系统。没有天生的领导者,只有后天的领导力。引入管理学法则,培养小组长的团队领导力。通过小组长领导力的提升建立起团队互助的伴学关系。

通过“团队合作”的实践,“让同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同学”。学生间小组学习团队的建立,使得他们成为互助互赖的伙伴,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内部不知不觉有情感和文化在滋生,这种改变正是那种共享共生的课堂生态。

三、依托“思维训练”,促进初中生创新能力提升

华士实验中学积极培育学生创新动机与意识,努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与方法,大力推进学生创新实践。

1.激发创新动机,培育创新意识。

“创造,让生活更美好”是华士实验中学倡导的创新意识。学校充分利用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阵地,开设发明创新课程,组建专职团队,开发校本教材,编制课程纲要,制订教学计划,开展常态化教学活动,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两大板块,课堂教学、小组研究、创新发明、专利申请4 个系列,以学生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发明教育课程体系。

2.学习创新方法,提升创新思维。

(1)工具开发。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引入发明领域,创建了极具直观性和操作性的发明工具——数学发明法。开设校本课程,教师分别从发明方法、发明案例、实践学习、发明视窗、探究学习五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

(2)项目化学习。开展“数学发明法”实践研究,形成了以项目小组为主,辅以多种课型任务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上课下,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在思维训练方法的引导下,学生在发明项目小组中根据兴趣和生活经验提出创意,对活动的可行性做出决策。

3.拓展创新实践,提高创新技能。

既开展大众参与的科技活动,如各类发明比赛、校园科技节活动、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等,同时,开展个性化的科技活动。我校“青少年科学院”是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发明社团,近年来形成了一系列稳定的特色活动,如知识产权创意、太阳能创意等。

通过“思维训练”的研究,“让学校成为发明家成长的摇篮”;通过“发明法+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构建系统的创造力培养体系,教会学生创造发明的方法,培养创造能力。

在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一群教育人正努力通过自身实践变革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合作力和创造力。我们相信,今天学校教育的模样就是明天苏南区域发展的模样。

猜你喜欢
学案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名师学案·姜彬
乡愁导学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