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医学到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令主流医学对传统中医学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念趋于认同,并逐渐对传统中医学所蕴含的文化、人文、跨学科乃至整合医学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必将是心身医学获得更大发展的必要智慧补充。
心身疾病从病因学到发病机制,具有多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级联反应等复杂性[1]。因此,探索多学科、多模式、多途径的整合医疗,才会有望使心身障碍的治疗效果获得整体提升。所谓整合,是指将零散的部分,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组合、综合,最终达到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有价值、有效率的整体。将这一概念引入心身疾病的诊治原则中必将获得极大的临床效益。整合之理念,不论理论还是实践在中医学中都有其丰富而独特的蕴藏,有必要加以探索。
中医学“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是中医整体观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理论,它与现代医学心身相关、心身整合的认识和理论是相似、相通的,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整合发展的。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形神合一”即心身相关、心身整合贯穿了中医病因、病机(病理)、辨证(诊断)、治疗、摄生(预防医学)等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主要理论有以下几个内容。
1.1 形神合一论 形与神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所谓“形”,泛指有形物质,在人体是指人的形体、脏腑器官、经络、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所谓“神”,泛指功能,对人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情绪活动及行为表现。同时,神也指一切物质运动变化及其内在规律。形神合一与心身相关、心身整合是相似、相通的。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气一元论”统摄下的形神合一的有机整体,它是判断一个有生命意义的人的基本依据之一,强调人的心理与生理共同赋予人体存在的意义。中医认为形和神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只有二者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学一方面强调形体决定精神,精神依赖于形体;另一方面认为精神反作用于形体,形体的健康状况取决于精神的支撑与引领,正如明代杰出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针刺类》中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
1.2 五脏情志论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与五脏有对应的关系,并依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关系,形成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例如心脏五行属火,情志主喜,并且具有统帅人体总的精神活动的功能(谓之心藏神,心主神明);肝脏五行属木,与人“怒”之情绪活动密切相关,与人之“魂”相关的精神活动密切相关(谓之肝藏魂);脾脏五行属土,主管人的思考相关的情绪和精神活动(谓之脾藏意);肺脏五行属金,主管人悲(忧)相关的情绪,与人的本体、本能活动有关(谓之肺藏魄);肾脏五行属水,主管人(惊)恐相关的情绪活动,并与人的意志相关精神活动有关(谓之肾藏志)。
可见,中医的五脏(心、肝、脾、肺、肾)担负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职能,任何对五脏的治疗所产生的效应也必然是心-身的双重效应。
通过五脏情志理论可见,中医学认为人的情绪、认知、思维等精神活动不是人体单一系统(西医认为是神经系统)的功能,而是由全身不同脏器分管、合作,共同协作完成的结果。
1.3 中医体质论 中医学认为,人的身体形态、脏腑、气血等特点和其习性、行为、态度、人格及情感特点等具有统一、相对应的特质,这种特质称为体质。因此,中医体质学说具有疾病预测的功能(即所谓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病)。体质的形成与遗传、种族、所处环境(地域、气候及文化)、饮食、家教、性别、年龄等诸多个体化因素密切相关。体质的构成包含形态结构、心理特征、社会状态等要素。
中医对体质的认识是在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指导下形成的,体现了中医学将人体形态结构与个性、情绪、认知特征及行为方式的综合,整体认识的思维特征及心身一体的主张。
1.4 三因论 中医学将病因分为三类,一是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二是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三是不内外因(饮食不节、外伤、虫蛇咬伤等)。中医注重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并将其纳入到病因学的范畴,这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
1.5 阴阳睡梦论 中医注重睡梦的生理与病理,认为睡眠与梦境是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外邪等整体因素影响的结果,可借助睡眠问题的临床表现,间接了解人整体的病理生理情况,因此在诊断治疗睡梦相关疾病时,皆要从调节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的整体入手,而不是就睡眠问题治疗睡眠问题。
2.1 治疗原则
2.1.1 治病求本,把握标本缓急:中医的“标”与“本”是相对的概念,共同构成了疾病的表现。从心身疾病的视角看,可以把脏腑的气血失调看作本,神的变化看作标,共同构成疾病的本质。治疗时,根据病人的标本缓急情况,灵活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顾”或“重在治本,兼顾治标”等治疗原则。
因此,中医在调节以“神”的问题时,即以神为症、为标,一方面可采取对症治疗、治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注重对症结问题予以调脏腑、调阴阳、调气血、调心神等“治本”的治疗。
2.1.2 治宜调节平衡:中医治病的原则是调节平衡,治疗的目标是“以平为期”,达到病人整体的相对平衡和稳定。对于与情志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来说,气血平衡及气机(即气的运动,包括气的升、降、出、入)的调畅是最为重要的。气血、气机往往是形神(心身)相关障碍的核心病机,因此治疗上一定要保证气血和气机的调达。气的调节包括理气、补气;气机的调畅包括理气、降逆、破气、提气;血的调节包括补血、活血、化瘀等。脏腑功能的调节包括脏腑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调节,如抑肝健脾、培土(脾)生金(肺)、心肾相济(滋肾阴抑心火)等。由于人体的一切结构和功能都可以阴阳来概括,因此气血、脏腑平衡稳定了,也就是阴阳平衡了。
2.1.3 三因制宜: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中医强调要“三因制宜”。所谓三因,是指因时、因地、因人。也就是说要从季节气候、自然与人文环境、性别、年龄、体质(包括遗传、人格)等多种因素寻求病因,剖析病机,确定治则及治法,而不能单从疾病本身就病论病,这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又一体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精准施治,取得良好的疗效。
2.2 治疗方法 “杂合以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理念。通过辨证,确立病人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便可根据客观条件和病人的特点,灵活选用中药、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导引、芳香疗法、五音疗法、药膳等多种方法调治形神,具有简单、方便、有效的特点。
2.2.1 药物疗法:本团队系列的临床与研究证实,心身疾病的核心病机是以气逆、气滞为主的气机失调和由此产生的瘀血、痰浊、寒热结聚等合而为病;核心证候为气机失调证。气机失调贯穿疾病的全过程,因此,治疗应以理气、降逆、散结为主要法则,并参照病程、体质、形神反应等选择具体方剂。
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治疗方法,也同中药治疗一样,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病人不同的证候确定治疗原则,再选取不同的经络和穴位,这些穴位如同中药一样,同样发挥的是调脏腑、调气血、调阴阳的目的。
2.2.2 情志治疗:“心病还须心药医”是中医重视情志可以作为致病因素,并强调要采用专门的治疗方法加以治疗,《理瀹骈文》中说:“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与心理治疗有异曲同工的作用。
情志相胜法,是以中医五行理论为基础,根据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以一种情志为主的问题,可以其相生相克的另一种情志进行治疗的方法,该法首载于《素问·阴阳应像大论》,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悲胜怒”等。著名小说《儒林外传》中描写的范进中举后因过喜而癫,受其丈人胡屠夫一记耳光的“惊恐治疗”后恢复如常就是以恐胜喜的经典案例。
祝由,由就是向神灵祝说患病的原因并祈祷神灵加持的一种方法。该法是运用中医气的概念,借助祝由的形式,医者将正气直接作用到“病处”,改变病人的气场,达到纠偏的目的。常会借助符、咒、寄、化等手段来完成。由于一些特殊仪式化过程,因此常被神秘化、污名化。
2.2.3 五音疗法:“五音疗疾”是中医经典治疗手段之一,是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通过运用不同音阶音色来影响情志,从而作用于五脏,改善心身健康状态。五音是古人对五声阶名的称谓,即宫、商、角、徵、羽。五音疗法具有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功能。
中医的五音疗法非常讲究,它根据五脏不同的生理特性、易发生的疾病特点,选取相应的音阶曲目,并根据子午流注脏腑运行的时间规律,选择最佳的欣赏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心身调治效果。例如,心脏在五行属“火”,主管与“喜”相关的情绪,在五音中与徵音相应,选取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气氛欢畅的曲调如《紫竹调》,在这首曲子中,运用属火的徵音和属水的羽音相配合,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如在子时前欣赏,可达到宁心养心、利于入眠的最佳效果。
2.2.4 导引法:中医导引是祖国传统医学六大体系(针、灸、砭、药、导引、按跷)之一,是中医养生保健、治疗康复的主要手段。通过舒筋骨、调气血,扶正气、祛病邪,对心身障碍的预防、康复有良好的效果。练习不受场地的限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为。
心身障碍的病因病机是复杂的,单一的治疗明显是苍白无力的。寻求多学科的综合、整合治疗是必然的途径。中医学的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阴阳五行的系统平衡观,辨证论治的精准治疗以及杂合以治的综合治疗观都是值得借鉴的智慧。
学习、继承、研究中医学心身整合治疗观是为了树立并强化心身整合的观念和思维,吸取其理论和方法,也有利于学习掌握现代心身医学理论、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随着继承研究的深入,无论在指导理论,还是在临床实践中,一定会出现有价值的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既包括传统中医学的现代科学内涵,彰显传统中医学的现代科学价值,又能对现代医学、现代心身医学给予补充、完善、整合和发展,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