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说《青衣》的舞剧表达

2021-12-04 03:14段宁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青衣毕飞宇舞剧

段宁

摘要:舞剧《青衣》是根据毕飞宇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本文从剧作故事的命运多舛,情感的起伏、创新多彩的舞剧意象及道具的运用、水墨画般的极简主义风格等对舞剧《青衣》进行分析,探究舞剧特色、挖掘编导的内在表达。

关键词:舞剧;《青衣》;表达

舞剧《青衣》改编自毕飞宇的同名小说。该剧围绕着上世纪80年代京剧演员筱燕秋的戏梦人生展开,描写了筱燕秋在年华老去、社会变迁的情况下,始终坚守戏曲艺术的故事。该剧将传统戏剧与现代舞巧妙结合,用纯粹的舞蹈将整个故事逐一铺展,包括她对春来的调教与妥协,与丈夫面瓜的情感纠葛,她的心理变化等。整个舞剧的精心设计,一些场景渲染及舞者不明觉厉精湛的舞蹈都值得细细欣赏,是对原作很好的艺术阐释。

一、人物角色揣摩

在毕飞宇的小说《青衣》中,筱燕秋像程蝶衣一样为戏中的嫦娥而成魔,舞剧中的舞者通过舞蹈塑造出一个执拗疯狂的筱燕秋,用生命换取嫦娥奔月的梦想。在《奔月》这出戏中,筱燕秋执迷地认为自己就是嫦娥,只有她能演得了嫦娥,所以才那般霸占舞台,那般对待自己的师父及徒弟,当她失手烫伤师父,他人指责其妒良才时,她摇头说“不是这样的”。她自己就是嫦娥,在舞台上当她成为嫦娥时,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圆满。因此当她离开舞台回归现实生活时,沒有分清戏里戏外,没有抽离舞台人生,当她一腔情愿把自己献给舞台,而现实因种种情形使她不得坚守,她便找不到自己真实的舞台与世界,只能在成就过给过她无数掌声喝彩的舞台上再加一出最终的悲剧。剧中,一抹青衣,燕秋上场。最好的年华,最美的舞姿,旋转,跃起,轻盈飘逸,在月影大人影小的画面里,一大一小更显袖子的洒脱、飞舞。她就是嫦娥,嫦娥只能是她。筱燕秋享受着角色的美好,王亚彬享受着舞蹈艺术的美好,观众享受着眼前的美好。生命该如何寄托,随着《青衣》的开始,也进入了每一个人的思考。美好越浓烈,结束越心痛。画面戛然而止,短暂地让燕秋慌神,让人们惋惜———她比烟花还要寂寞。一群舞者上场,包围、紧逼、压迫、推搡、拔衣、脱袖、抢鞋,顺利地、残暴地,燕秋被揉碎在了舞台中央……戏服没了,梦灭了,燕秋的韶华逝了。舞剧遵循文学原著,没有纠结于戏曲的唱念做打、技巧展示,而是着墨于人物的多舛命运和情感起伏。通过舞蹈语汇的对比、角色身份的反差转换、影像技术的夸张放大等手法,将人物波动的心理状态释放得淋漓尽致。镜子前的燕秋与春来,现实中的蛋糕与丈夫,长桌前燕秋奋力争取与回到家里二人的鱼水之欢,还有舞台上春来精湛的表演以及舞台旁燕秋落寞无助的孤独,舞蹈无法用言语直抒胸臆但身体的魅力使得这份情绪直击人心。当春来化身成了嫦娥,在云雾缭绕下,一举手、一扬袖、一抬足、一翻身之间,谁能否认她是嫦娥呢?燕秋的落寞与伤到骨子里的心痛,对比春来此刻的美艳动人,更让人感到忧伤。

二、舞台设计

舞剧《青衣》的舞台设计,真实且美轮美奂。开场是散发着清辉的孤月,主角伴随缥缈的白雾独自舞动着水袖,在晦暗又空寂的气氛中,她独自舞动,奠定一个阴凉的基调。之后的一幕令人揪心,舞台上突然出现一群身穿素裙的人和主角发生了拉扯,拉扯之后那帮人将主角身上的那层青衣剥下,随后那层青衣由舞台上的夹子整齐摆好,由下向上缓慢升起,淡出舞台!这一幕让我感叹多样的艺术形式的魅力,这一设计如此生动形象将主角再也不能演嫦娥,被褪去青衣,剥夺权利的残忍、悲壮、无奈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文字可以生发很多可能,而有时某种艺术形式又补充了文字生发的想象及昭示的意义。比如月亮、水袖、镜子、戏服等道具及意象的运用。在毕飞宇的小说《青衣》中,筱燕秋像程蝶衣一样为戏中的嫦娥而成魔,舞剧中的舞者通过舞蹈塑造出一个执拗疯狂的筱燕秋。在《奔月》这出戏中,筱燕秋执迷地认为自己就是嫦娥。因此当她离开舞台回归现实生活时,没有分清戏里戏外,没有抽离舞台人生,当她一腔情愿把自己献给舞台,而现实因种种情形使她不得坚守,她便找不到自己真实的舞台与世界。舞剧最后一幕,当筱燕秋不能重返舞台,独自在寒风中落寞。这时,舞台上从天而降一件“红衣”,她穿上之后,立马变成一个重获生命力的人,开始舞动,那件红衣的红,更衬出舞动的悲壮。天上开始飘落大雪,她开始沉浸在自己的舞台上近乎疯狂近乎决绝的舞蹈。那一刻,她特别美,却也格外的悲!

三、人物角色演绎

舞剧《青衣》的舞台设计也呈现出宛如中国水墨画留白似的极简主义风格。舞剧的大幕拉开,音乐响起,听到的是单一重复的乐音,因为在极简主义的理念中,“重复”是一个关键词,所谓“重复”,是指相同的部分在不同时段或空间内反复出现。即相同的音节或音素的反复出现,使曲调大大简化,形成了清淡、平静和从容的音乐风格。之外,该剧只保留筱燕秋、面瓜、春来和烟厂老板这四个角色,总共用了约十位演员,这和院团作品动辄数十人的传统舞剧很不一样,除去四个角色,其余的舞者均身穿灰色麻衫,变成了筱燕秋内心的“影子”。当然,这样处理也为这部创作精良的舞剧带来了些许遗憾。“极简”,意味着言说的局限性。从原著关注“三个人的梦,也是三代人的梦”到舞剧简化为“一个人的梦,也是一代人的梦”,舞剧着力塑造的筱燕秋这个人物形象,显然没有小说描写的那样丰满。小说中筱燕秋是一个为戏行而生的人,她本可以将青衣化到骨子里,做人们理想中端庄正派的美丽女子,可偏偏是她在艺术上的那份骄傲与偏执,令她慢慢偏离了人生正常的轨道,一次又一次打破道德底线。舞剧《青衣》略去了恩师李雪芬,直接从筱燕秋的嫦娥梦破碎开始,经历婚礼、生日、与学生春来产生隔阂、与老板进行性交易……我们似乎只看到一个失落孤寂,欲望强烈的不幸女人,而原著中的她在与老师决裂前、与丈夫平淡的婚姻生活中、上天送给她徒弟传承衣钵后乃至在她幻化出的理想世界中,这样的筱燕秋才是真实的、立体的、让人爱恨交织无以名状的。编导运用极简主义的舞剧风格打造了主人公筱燕秋,极简的舞蹈动作在舞台上不仅没有削弱观赏性,反而增加了意境美。中国传统艺术的意境美在于其含蓄、内敛的美感,舞者长长的水袖时而翩跹起舞,时而拖曳前行。舞者结合水袖抛、甩、抖、颤的技法,恰如其分地将月下的筱燕秋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部舞剧,观众在同理心的驱动下,与舞者共同完成了对这部充满悲剧色彩作品的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青衣毕飞宇舞剧
崔父三迁:向南,向南,一袭青衣惊鸿初见
青衣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毕飞宇的少年心
从文体到人物:论毕飞宇小说创作观念的转变
冯双白
谁是谁的眼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
渡娘青衣
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