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陶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在2021年的全球体坛,最受关注的重大赛事毫无疑问是仍然挂着2020名号的东京奥运会。但是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专业公路车运动员来说,九月底在陕西商洛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公路车赛才是整个赛季的重中之重。
这似乎有些反常的现象其实不难理解。由于中国队在本届奥运会的公路车项目中只获得了男女大组赛各1个参赛名额,而在奥运会超高難度的赛道和超高水平的竞争中,单打独斗的中国队车手完全不可能取得出色的成绩,甚至连完赛的机会都相当渺茫,因此,中国的专业公路车运动员和教练自然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参赛名额更多、获奖机会更大、回报率更高的全运会赛场,并且围绕全运会来安排本赛季的训练和比赛计划——而这正是我们考察和理解2021年中国公路车运动整体格局的基本背景。
在全运会的核心目标指引下,三月下旬在河南洛宁的两站中国公路车联赛,以及五月底在商洛全运会赛道的全国公路车锦标赛就成为了中国车手在2021上半年的主要任务。这几场比赛兼具有调整和检验状态、演练战术、产生全运会参赛名额和阵容、提前适应全运会赛道等多重作用,因此各队几乎都倾尽主力参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传统的公路大组赛和个人计时赛之外,这几场比赛也都和全运会一样设立了男子100公里和女子50公里团体计时赛。如此长距离的团体计时项目曾经存在于奥运会和全运会,但已经“失传”多年。在本届全运会恢复设立,既是对各支队伍公路车训练水平的整体比试,也让更多年轻车手有机会体验全运会的大赛气氛,有助于挖掘和培养新人。
全运会自行车比赛雨中进行
全运会公路自行车团体计时赛。
从比赛成绩来看,天津队的“00后”小将薛铭和整体实力强劲的黑龙江队分别在男子个人计时和男子团体计时这两个项目上占据显著优势,其他项目的车手和车队则是互有胜负。在全国锦标赛的重头戏男女公路大组赛中,吉林老将刘浩和河南年轻车手马梦露分别斩获冠军,只不过他们的冠军头衔在更远处全运会金牌的光辉之下稍显黯淡。
就在中国车手全力备战全运会之际,东京奥运会的公路车比赛于七月底在富士山下开赛。代表中国队参加男女公路大组赛的两位车手分别是2020年全国锦标赛男子大组赛亚军、刚满21岁的天津小将王瑞东,以及在2019年多次夺得国际赛事冠军的辽宁车手孙佳君。遗憾的是,两位车手都没能在各自参加的项目中完成比赛。
2021年9月24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公路自行车项目在陕西商洛的风雨中开赛。率先进行的男子个人计时赛中,天津队薛铭无悬念夺冠,用时比全国锦标赛在同一条赛道的夺冠成绩提升接近半分钟;随后的女子个人计时赛中,辽宁队王亭亭获胜,弥补了在全国锦标赛以3秒之差屈居亚军的遗憾。两位年轻车手都出生于2000年,他们也共同成为了2021年度中国公路车坛的闪亮新星。
次日举行的男子100公里团体计时赛是自1993年全运会之后时隔28年重新设立,而从2018年全国锦标赛恢复该项目以来,黑龙江队已经豪取四连胜,在全运会赛场当然更是志在必得。最终,他们以全场唯一超过53公里/小时的超高均速力压强故山东队和上海队,夺得这枚宝贵的金牌。女子50公里团体计时赛则是辽宁、江苏、黑龙江三强争霸的局面,在经历了超过1小时的赛程后,辽宁队以0.3秒的极微弱优势战胜江苏队拼下胜利,季军黑龙江队与冠亚军的差距仅有区区6秒。尽管近年来长距离团体计时赛在国际赛场上已鲜有出现,但这一项目在全运会和全国锦标赛上仍然不失为锦上添花的有益尝试。
最后进行的重头戏男女公路大组赛经历了颇多周折。由于原计划比赛路线中的山区路段在当地前一轮强降雨中发生了多处塌方,无法通行,而原定的女子大组赛日期9月27日又会有新一轮强降雨到来,赛事组委会在反复研究之后,对比赛路线和日期都作出调整,将赛道中的山区路段改为平路绕圈赛,并将女子比赛提前到9月26日与男子比赛同一天举行。
环青海湖赛的车手在“十二盘”爬坡赛段骑行。
从竞技角度考虑,如此颠覆性的临时改变赛道无疑让许多车队车手的赛前备战工作失去了应有的针对性,甚至会令一些原本的争冠热门车手大大降低竞争力,但组委会出于安全考虑做此决定也无可厚非。从实际的比赛结果来看,赛道的改变果然让几支强队失去了对场上局面的掌控。
男子组193公里的平路赛程按常理推断有极大可能会是大集团冲刺争冠,但比赛全程进攻不断,最终由前半程就突围得手的23岁天津车手张长晟爆冷夺冠,二、三名湖南队陈立斌和广东队马彬焱也都是与他一同进攻的突围车手。真正位居赛前热门之列的全运会卫冕冠军山东队刘建鹏和前全国锦标赛冠军北京队薛超华,只能在冠军身后12秒的集团冲刺中获得四五名。
同日的女子赛再爆冷门,虽然大集团冲刺的局面不出所料,但香港队小将李思颖夺冠还是令不少人大吃一惊。这位刚满20岁的小姑娘2019年还在参加青少年组比赛,2021年全运会前的最佳战绩不过是全国锦标赛第19名,此次战胜云南队常明和辽宁队孙佳君两位名将,登上全运会最高领奖台,可谓是横空出世、一举成名。而她的这枚金牌也成为香港队在本届全运会仅有的两枚金牌之一,意义重大。
除了领奖台的争夺,本届全运会公路车赛场的另一大看点在于,长久以来与国内专业赛事无缘的业余车手和体制外车手第一次得到了在全运舞台登场的机会,并且奉献出了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精彩演出。而职业、专业和业余这三者的融合也是2021年中国车坛出现的新局面。
2020年初,环海南自行车赛成为全球第一项因新冠疫情而取消举办的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事。近两年的时间里,国内外绵延不绝的疫情使得中国公路自行车运动的职业化进程陷入长期停滞。所有职业赛事都无法邀请国外车手前来参赛,效力于中國车队的外国车手也无法继续履行职业合同。既然2021年的主要目标是全运会,车队失去几位外国车手,减少一些参加职业比赛的机会,并不是难以承受的损失。然而,没有持续“粮草”供应的赛事组委会不得不思考在疫情背景下的生存问题。
回想2020年,疯狂肆虐的新冠疫情让国内所有职业赛事彻底断了常规办赛的念想,转而和许多国际大赛一样,通过举办线上赛来谋求关注。2021年,欧洲国际职业比赛逐步恢复,一年前被吹得天花乱坠但实际观赏性极低的线上赛再也没了声量,此时的国内职业赛事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常规比赛还能不能办?以什么形式办?线上赛还要不要继续?不同的赛事组委会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环广西赛已连续举办三年,具有独特的世巡赛地位,调整空间最小。疫情导致赛事再次取消,组委会今年也没有举行其他任何周边活动,毕竟顶级职业车队和国际大牌车手是这项赛事最重要的标签,其他努力都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环海南是在疫情中受冲击最大、也最让车迷们感到可惜的赛事。首先,组委会在2019年决定将赛期从以往的年底改到年初,为了不让两届比赛相隔过近,取消了当年的比赛,全力准备2020年初的新一届比赛。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环海南连续停办了两年,在可以预见的2022年初,环海南也几乎不可能按照2020年初设想的那样举办,让这项曾经备受好评的职业赛事元气大伤。
其次,环海南赛素来以车迷现场观赛体验上佳、车手与车迷亲密互动著称。疫情之下,即使举办比赛,短期内也无法恢复往日的盛况。
最后,海南岛的旅游业在疫情中损失惨重,环海南赛未来继续得到的资金支持很可能大幅下滑。但无论如何,组委会过去两年间坚持举办各种本地和线上骑行活动,尽量维持赛事品牌在车迷中的影响力,还是值得称道的。
本赛季做出大胆尝试的国内职业赛事当属环青海湖。这项亚洲最具代表性的公路自行车多日赛原本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国际化水平,但是组委会今年主动向国际自行车联盟提出,将比赛降低到职业赛事体系中最低的2.2级别,以便在不邀请国际车手的情况下继续办赛。考虑到全运会在即,许多国内车队不会派主力车手参赛,组委会将一部分名额放给了业余车手和车队,并且协调完成了业余车手的注册等相关工作。
经过努力,今年环湖赛成为中国自行车运动历史上第一项专业车手和占比不低的业余车手同场竞技的高水平公路自行车多日赛,也是2021年仅有两项在亚洲举办的国际自行车联盟职业公路自行车多日赛之一。比赛中,业余冲刺手侯栋乙赢得第一赛段西宁绕圈赛冠军,业余爬坡手胡甜甜一度穿上爬坡王圆点衫,最终获得总成绩第三名。他们和其他有积极表现的业余车手一道,让本届比赛在业余自行车爱好者中的讨论度达到了空前的高潮。特殊办赛方式是疫情下的权宜之计,但组委会大胆变革的勇气和魄力值得鼓励。
除了以上三大赛以外,其他国内职业赛事都不容乐观。环太湖赛历史相对较长,基础稳固,未来或许有望逐步恢复。环中国赛虽然名头响亮,但缺乏一地政府长期稳定的支持,重新举办会面临寻找承办地的难题。环福州、环太原、环邢台等多项比赛已经处于完全休眠状态,前途难测。此外,10月底举行的黄河口(东营)自行车赛和盐城黄海湿地自行车赛办赛形式与环青海湖相似,但并未注册为国际自行车联盟职业赛。如果2022年疫情持续,类似形式的比赛可能会在中国的公路自行车运动中占据更大份额。
专业车手倾力拼搏全运会,职业赛事在疫情背景下全面回撤,这是2021年中国公路自行车运动的两大话题。此外,年轻车手、业余车手和体制外车手为中国车坛带来了一抹亮色。
体制外车手的代表人物当属注册于UCI车队“李宁之星”的21岁小将苏浩钰。他是完全没有专业队训练背景而被选入车队的特殊人物,在全运会获得男子个人计时赛第10名,又在男子大组赛成为全场突围里程最长的车手。苏浩钰和其他在全运会、环湖赛等赛事表现突出的业余车手一起,正在探索业余车手走向职业赛场的可能性和发展前景,或许将成为中国自行车运动未来宝贵的人才储备。
责编 王敬泽
苏浩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