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探究

2021-12-04 16:44瞿洋
考试周刊 2021年86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中化学

基金项目:文章为江苏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课程基地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B-b/2018/02/71)。

摘要:新课标要求在进行高中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化学是高中学习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首先,主要根据反复的实验推论得出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让学生根据这些理论知识解决相应问题。所以在高中课堂上,化学教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灵活运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找到关键问题所在,从而高质量地解决相关化学问题。文章主要围绕如何高效实现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模式;构建策略

一、 引言

化学和高中其他学科相比较是与我们日常生活非常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然而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太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硬性的记忆,从而忽略了要将课堂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文章主要根据分析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应用的重要性,提出了合理地构建来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高效应用,力求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高中化学的乐趣,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 现阶段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该精通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然而现阶段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从现在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来看,大部分教师还是重点强调化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对一些化学实验得出的化学理论,都是对学生进行强制性记忆,只重视学生掌握实验的结论,而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探索过程。其次,教师创造的实验教研气氛不够浓厚。一方面,由于很多教材内容以及教辅的影响,使得实验题目中的客观题目众多,这些题目都是硬性地让学生填写数据或者仪器名称,太过于强调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开放思维的培养,久而久之,将思维停滞在试题作答上;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不能及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无法进行及时的实验指导,造成学生的研究能力过于薄弱。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对学生的首要要求,如果在实验中只关注到实验的结论,那么学生就很难发现实验前后的异同之处,无法发挥出实验的真正目的。而且现在很多学生对实验缺乏探究能力,对一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过程搞不清楚,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短时间内掌握了化学原理,但是做题时还是会感到迷茫。由此可知,化学实验性探究教学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要想使化学教学现状有一个彻底的改变,那么教师必须在现状的基础上,找到切实可行的探究性教学方法,积极创造有利的因素,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三、 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标中曾明确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教学活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发展。探究式教学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开放思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作为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把相关的化学理论传授给学生,还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的探索性过程,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实行探究式教学新模式,让学生感受化学课堂的魅力所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高中学生已经接近于成年人,这个年龄的学生思维以及行为上都有了很大的成长,然而由于每个学生之前的成长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水平以及动手能力也有所不同。而且教师在进行化学理论讲解时,有些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到这一问题,针对此问题,进行化学实验讲解时将课堂实验操作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过程。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实验过程,理解实验的结论。所以,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活跃课堂的氛围。

(三)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探究性实验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极大完善了现阶段教学中出现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中重视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性交流的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式授课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发挥学生自身的个性品格,力争做到最大限度上的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四、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它不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对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要求,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发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找出在情境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提问。这种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带着问题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这一节课的实验讲解时,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设计相关的情景,力求使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问题进行解答。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给学生表明需要探究的问题。比如,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在教师引入情景教学以后,思考本节课问题。在设计情境问题时,教师应注意要分层次设计题目,由于每个学生之间对问题的掌握情况以及接受能力都有所差异,所以切忌不要采用“填鸭式”“一刀切”等问题设计模式。本节课的重点是讨论催化剂是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速率有影响。所以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如:我们通过化学的学习,已经接触了“催化剂”这一专业术语,请大家思考一下,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见过类似的催化剂问题?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在催化剂的影响下相关实验的反应现象。通过这一情境展示,学生们可能会思考:催化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催化剂对本节课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不同的催化剂都可以对过氧化氢速率分解起到一定作用吗?通过学生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多方面的问题思考,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格外感兴趣,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二)鼓励學生研究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地观察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在学生发现问题以后,为学生引导出下一个步骤,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以及探究。在实验中,思考与探究一直是一个关键的步骤。特别是高中化学,该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更加要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活跃学生的化学思维,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完成化学实验。而且在设计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时间,打破传统观念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学生找到探索的精髓和关键所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一实验的教学内容时,在教师为学生设计好相关的情境后,学生可能会找出一些问题: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硫化物呢?含硫化合物的性质相似吗?认识含硫化合物的特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呢?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下自主进行探索。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在网络上查询相关含硫化合物的性质:有学生了解到酸雨的形成与含硫化合物有关,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护环境。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在展示完成以后让学生自主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比如通过视频或者实验,可以观察到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主要有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还可以根据实验让学生观察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道含硫化合物一般都会有一些刺激性气味,所以可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减少酸雨的意识。同时,通过对含硫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硫的分层次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含硫化合物的理解,而且也使学生找到了自主探索的快乐,从而对学生以后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并及时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三)解决实验问题,发挥探究性学习作用

在一个完整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目的提出问题,设计相关步骤并观察现象,最后得出实验结论,都是化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学习中来,根据实验前提出的相关问题,认真观察相关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为出发点,在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中得出结论,让学生切身经历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索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师讲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这一节课的实验内容时,本节课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能否真正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所以在为学生准备好本节课需要的化学材料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比如,学生猜想:1. 化学反应速率与物质质量有关;2.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的温度有关;3. 化学反应速率与有无催化剂有关。猜想完成以后,学生可以探索并且解决相关问题,这样一个完整的实验就完成了。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还可以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改善以往学生对化学实验复杂难懂的印象。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改革以来一直被强调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单纯的理论学习会让学生感到艰涩难懂,所以将探究式教学灵活运用到现阶段的化学课堂上,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尹开凤.关于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实施的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0X):87-88.

[2]程滨.探析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C]∥2018年2月教育向导学术研讨会,2018.

[3]王丽英.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04(9):281.

[4]李啟发.基于新时期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研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18):239.

作者简介:瞿洋,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中学。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