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济南市植物保护站 侯智
籽粒玉米可选用禾丰饲玉3号、京农科736、金海5号、立原296、聊玉22号、连胜216、郑单958、浚单20号、明科玉77等品种,可抗大小斑、弯孢霉、茎基腐和矮花叶等病害,耐密植、抗倒伏、适合机械化、高产、稳产等。鲜食玉米可选青农206、鲁单801、济糯33、京科糯2000等品种,可抗大斑病、弯孢霉、瘤黑粉等病害。青储玉米可选鲁单258、禾丰饲玉3号、青农11、德单5号等品种,可抗小斑病、茎基腐、矮花叶病、瘤黑粉等病害。茎基腐发生重地区可选鲁单981、山农207、立原296、鲁单258等品种;褐斑病重发区可选邦玉339、京农科736等品种;瘤黑粉发生重地区可选鲁单801、鲁单258等品种。
推广深耕灭茬,适期播种,单粒精播及配方缓控施肥等科学种植技术。适期晚播,避开灰飞虱、蓟马高发期,可减少玉米粗缩病发生和蓟马危害;结合机械化作业模式,合理间作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优化农田生态,涵养利用天敌自然控制虫害。增施钾肥和锌肥(每亩用ZnSO41.5~2公斤作种肥)对玉米茎基腐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加强田间管理,秸秆粉碎还田,具有保墒节水和减轻草害发生的作用,及时清除病虫植株、杂草及玉米播种沟上秸秆,破坏病虫适生场所,减少玉米螟、二点委夜蛾、灰飞虱、叶斑病、根茎病害等病虫基数。用牛粪、石灰、废机油等堵塞鼠洞,减轻秋季危害。
1.灯光诱杀。在鞘翅目、鳞翅目害虫成虫暴发期,开展大面积灯光诱杀。每30~60亩地架设一盏20W频振式杀虫灯,悬挂高度1.5~2米,每天完全天黑后开灯,次日清晨关灯。
2.色板诱杀。在蚜虫、蓟马、灰飞虱发生重的田块,分别悬挂黄色、蓝色、黄绿色粘板诱杀成虫。色板悬挂于玉米田间,高于植株15~20厘米,每亩15~30块。
3.信息素诱杀。在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成虫羽化初期,根据田间优势种群不同,放置相应种类昆虫的性信息素诱芯,诱捕成虫。每个诱捕器装1枚诱芯,每亩放置1~2枚,50亩以上连片使用。连片使用面积达到100亩以上时,每亩使用1枚诱芯,诱捕器间隔30~50米,呈外密内疏放置。诱捕器放置高度为诱捕器下沿离地面0.5~1米。
4.食物诱杀。在田间安放糖醋液(红糖、醋、水的比例为1∶4∶16)杀虫盆、食诱剂诱捕器或者喷施食诱剂条带,诱杀黏虫、地老虎、棉铃虫、甜菜夜蛾、金龟子等害虫成虫,利用毒饵、发酵变酸的食物等诱杀地老虎、斜纹夜蛾等害虫成虫。将配好的糖醋液放置容器内(盆),以占容器体积1/2为宜。食诱剂(带)、毒饵等按产品说明使用。
1.加强自然天敌保护。卵寄生率60%以上时,可不施药,利用天敌即可控制为害。
2.适时开展生物防治。玉米螟百株落卵量达1.0 ~1.5块时,可释放赤眼蜂控制玉米螟种群数量,每亩均匀设20个放蜂点释放赤眼蜂,点与点之间相隔10米展开,成排放置。每排蜂卡相隔30米。隔一个月左右再放一次蜂,两次亩放蜂总量2万~3万头。
3.喷施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危害。使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蜡质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心叶末期,可亩用0.2%苏云金杆菌颗粒剂300~500克撒施于心叶内,或用2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40~50毫升,对水喷施,防治玉米螟;病情出发期,亩用200亿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杆菌70~80毫升,喷雾防治茎基腐病、大斑病等。
采取种子包衣或拌种措施,主要防治苗期病害、地下害虫、二点委夜蛾、灰飞虱、蓟马等,降低玉米粗缩病发生机率。每百公斤种子可用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68~200毫升、0.8%腈菌·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7~2.5公斤,或10%精甲·苯醚甲悬浮种衣剂175~200毫升,包衣预防玉米丝黑穗病、茎基腐病等;用30%多·福·克悬浮种衣剂1667~2000毫升、30%氟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240~360克,或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0~600毫升,包衣预防蓟马、蚜虫、灰飞虱、地下害虫等,兼防二点委夜蛾、玉米粗缩病;也可用杀虫杀菌复配药剂20%吡·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40~1∶45,或20%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40~1∶60;或百公斤种子用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450~550毫升,或10%戊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43~2.00公斤,包衣预防蚜虫、灰飞虱、地下害虫、茎基腐病等。
1.苗期至小喇叭口期。主要防治玉米螟、二代粘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蚜虫等。防治玉米螟,心叶期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00~400克拌细沙撒心叶,兼治玉米蚜;防治二代黏虫,亩用1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15~20毫升,或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15~2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兼治蓟马、棉铃虫;防治二点委夜蛾,亩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1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蓟马,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2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苗枯病,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对水30公斤喷茎基部。
2.大喇叭口期至穗期。大喇叭口期至雌穗萎蔫期,大力推广玉米“一防双减”技术,选用组配高效杀虫、杀菌剂,一次施药防治玉米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减少穗虫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实现玉米增产增效。心叶期末期,亩用30%乙酰甲胺磷、2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8~12毫升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12克等,对水喷心叶部防治玉米螟,兼治蚜虫、蓟马和红蜘蛛等。防治玉米穗虫,亩用50%除脲·高氯氟悬浮剂8~10毫升,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40克,或20%哒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对水喷雾;防治叶斑、穗腐、锈病等,可亩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30~50毫升,17%唑醚·氟环唑悬乳剂40~60毫升,或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50~70毫升等,对水喷雾。注意科学轮换用药或复配,以免产生抗药性。
常发区晚播玉米,可采用种子处理,每100公斤种子用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380~530克,或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300~600毫升,种子包衣或拌种预防危害。成虫高峰期,采用杀虫灯、性诱剂、或生物食诱剂诱杀,降低幼虫密度。各地可根据实际,涵养利用本地天敌,如小花蝽、布甲、蠼螋等控制幼虫危害;也可释放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夜蛾黑卵蜂、茧蜂等寄生草地贪夜蛾卵或幼虫,降低田间危害。低龄幼虫期,优先选择低毒、高效、环境友好药剂喷药防治,如乙基多杀菌素、氟苯虫酰胺、虱螨脲、除虫脲·高效氯氟氰菊酯、氟铃脲·茚虫威、甲氧虫酰肼·茚虫威等;生物药剂选择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