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姝,张 层
(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1](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将劳动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这一文件强调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对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根据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分析了教育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分别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主张,强调了生产劳动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学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发展相统一,包括人的才能、兴趣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把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相结合。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意见》中指出,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融合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人。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对培养国家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谓立德树人,顾名思义就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才。立德与树人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先立德而后才能树人,立德是教育的目标,树人是立德的目的。劳动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劳动素养的形成就需要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劳动教育融入道德教育的发展中不是为了劳动本身,而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只有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真正实现“树人”的目的。
新时代的劳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过去把学生直接带到工厂、农田等地进行劳动教育的方式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的新型劳动模式,更加侧重于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尤其是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各高校利用手机微博、微信等官方平台以推文、视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知识、先进劳模事迹宣传教育等。人工智能不仅给学生提供最新的劳动知识,而且能通过对劳动场景的模拟进行实践操作。这种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性的劳动精神。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新一代的年轻人越来越缺少劳动锻炼的机会,缺乏自觉劳动的意识,尤其是现在的“00后”大学生群体中,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层出不穷,劳动教育被忽略、被淡化。然而,目前无论是从社会就业角度,还是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劳动教育在现代生活中都极为重要。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成为一种必然。
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服务型产业的转型,以及学生学历层次的普遍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同样越来越高,不再仅限于学历的高低和学科理论知识的强弱,而更加看重学生个人的实践能力。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大学生入职前的必要环节,通过相应的劳动教育,使得学生获得关于劳动教育的知识,形成科学的劳动精神,养成一定的劳动习惯,树立自觉劳动意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学生在学校中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应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输出,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新时代,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要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大学生作为高校人才的主力军和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在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高校劳动教育在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丰富和发展。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个人素养方面尤为重要。为此,各高校应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加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发展,提高高校的人才质量。
劳动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劳动本身,而是通过劳动的过程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是处于现实中的人。同样,学生也不例外,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与他人接触与合作,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过程中,能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发现自我优势,培育个性发展,学会自律,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逐步树立自我劳动的意识;在劳动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养成科学的劳动精神,丰富理论知识、精炼才干,从而在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个性品质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讲话中指出:“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3]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富强,我们应从各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其领导统筹作用。
首先,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和文件,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应积极组织学习并将其落到实处,各个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要根据中央的政策和建议组织学生和员工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教育的风尚。
其次,运用官方媒体对劳模事迹、劳模精神进行大力宣传。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更加自由化和个性化。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中央政策的主流宣传阵地。政府应积极利用官方媒体对劳动模范个人或群体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劳动最光荣”的积极氛围。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对先进人物进行物质与精神上的表彰与奖励,从而激发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劳动热情,增强人们的责任心,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
最后,加强对大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支持。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良好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政府部门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符合学校、学生发展的政策,同时还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如设立相应的校外实践活动基金。政府监督部门也应该严格执行监督制度,对投入的资金进行严格把控,保证资金真正落实到满足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求方面。
劳动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结果。家庭作为劳动教育的起点,对大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父母自身言行、对劳动教育的态度以及对劳动重视程度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首先,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父母的思想会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到孩子。父母自身应重视劳动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位置,摒弃“分数至上”观念,了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其次,身体力行进行示范。模仿是人类的天性。父母要从自身做起,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将劳动日常化、生活化,在生活中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带孩子观看劳动模范人物的影片,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劳动精神的熏陶;在家庭中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不随意诋毁劳动模范人物,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最后,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在劳动教育方面对孩子进行适当引导,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同时,要教育孩子学习一定的劳动技能,让孩子主动去承担相应的家务。在遇到困难劳动时,要耐心教导,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从而养成独立自主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
高校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首先,以劳促全,形成全面发展的育人格局。劳动教育是当前大中小学教育体系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关于高校劳动教育的问题,强调“五育”并行,发挥劳动教育在各方面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高校作为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场所之一,应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方针,制定有关的人才培养方案。
其次,增加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加强劳动教育。各高校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科性质的特点,将劳动教育知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如开设劳动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积极推进“劳动+”课程体系的改革,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科知识相结合,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最后,在高校劳动教育中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校教育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各高校要定期进行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知识水平。教师应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的劳动问题,培养自身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进而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主体,也要树立自我劳动的观念,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在学习生活中享受劳动的乐趣。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劳动教育方式,具有形式自由、地点宽泛等特点,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人劳动素养,而且能提高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首先,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政府相关部门要利用官方媒体向学生宣传国家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鼓励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劳动保障制度,维护学生的相关权益。学校相关机构也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满足学生实践活动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如颁发奖励或志愿者服务证书等。
其次,大力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和载体,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政府组织的大学生政府部门实习,高校组织的“校园筑梦”支教、马拉松志愿者等活动对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形式进行了丰富。近两年,网络自媒体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校外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渠道,学校利用自媒体平台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可以利用自媒体软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输出。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社区志愿者活动也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新的形式。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劳动习惯、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的养成,而且对提高全社会公民整体的劳动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与政府、家庭、社会三方面相互配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