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背景下提升留学生文化素养路径研究
----以来华留学生典籍诵读为中心

2021-12-04 20:26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典籍留学生汉语

袁 媛

(江苏师范大学 国际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2021年7月正式实施,提出初等、中等、高等汉语水平在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逐级深入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语言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典籍诵读是引领中文学习者以诵读的方式学习汉语,走进典籍,了解和领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外文化交流,优秀的汉学家皆有阅读中国典籍,并为之深深吸引的经历。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翻译家翟理思均从阅读《三字经》开始沉潜典籍,并将一生致力于汉学研究与中西文化友好交流的事业。他们的汉学历程印证了异质文化背景下,研习典籍能够深入走进中国,理解中国,保持对中国清醒、独立的认知态度,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

来华留学生是青年汉学家的潜力军,也是当代中国对外宣传、推动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力量。有效地诵读典籍对于培养具有持久中文学习力,知华、友华的高水平留学生意义非凡。新时代,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一线教师和学者,已经意识到适当地诵读中华典籍对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2016年,同济大学孙宜学建议将《论语》纳入留学生培养体系[2],更多的一线教师开始探究如何使用典籍帮助留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虽然,实践证明诵读典籍对于留学生学习中文益处良多,但对典籍的学习仍属留学生的个人兴趣,尚未形成统一的要求和纲领,不具有普遍性和系统性。留学生典籍诵读的效用和潜力并没有得以真正发挥。本文以诵读典籍为视角,探究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国典籍的历史机遇、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引领留学生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及时代精神,助力实现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的愿景。

一、 来华留学生诵读中国典籍的历史机遇

一百年前,孙中山在回复翟理思的信中写道:“足下昔游敝邦,潜心经史,当必能恍然于弊国古先圣贤王教化文明之盛也。”[3]孙中山向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坚信中国文明道德必有胜人之处。他期待翟理思能够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让世界人民认识中国和中国文化。百年之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从未停止。2020年5月,习近平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中写道:“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4]2021年6月,习近平在回复北京大学留学生的信中写道:“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5]从一百年前到今天,中国的对外交流阔步前行,无论是汉学家,还是来华留学生,皆是促进中外人民友好交流的重要力量。

来华留学生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友好交流的桥梁,如何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培养具有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的国际人才是新时期留学生教育的主要任务。中文素养是留学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所谓中文素养,不仅是能够使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还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6]。这就要求留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国文化知识,还要知行合一、学思并举,形成良好的个人意识和习惯。诵读典籍就是潜移默化地助力留学生达到要求。中华典籍是中国文化之精粹,也是中国社会以史为鉴思想之源,留学生诵读典籍,即是将中国元素升华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懂得。中国典籍所蕴含的智慧及对当代的启示,必将唤起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和深层认知,全面提升留学生的中文素养,以此培养具备包容、认知和认识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国家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6]。

相较于中文爱好者而言,来华留学生具备诵读中国典籍的两大优势。第一是亲自感知当代中国的面貌,拥有更多融入中国的机会,将外在感知与内在感悟相融合。来华留学生将亲身的体验与学习典籍的理论互为表里,知行合一,在文化的碰撞中获得从现象到内涵的深刻认知。如历代诗文中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可与现实生活中的清明祭拜先祖、烈士相呼应。对祖先的祭拜是家族的传统,是孝;对烈士的祭扫,是彰显先烈为国献身的精神,是忠,二者共同构成家国情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直接反映。“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意指中国大部分地区在清明前后多阴雨天气,这是中国古人观察自然的经验,而阴雨天气又折射出人们沉重的心情,典籍中的诗句将天地万物作为认识自然,表达心绪的方法。这样一来,典籍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而化为鲜活的人生。第二是有优秀的教师传道授业、指点迷津,培养留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其阅读典籍的兴趣和能力。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学院的留学生在中国老师的指点下研习中国典籍,并积极参与“以生为师”的讲座,与其他学生分享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理解,内容涉及《说文解字》《论语》等典籍。活动的开展在陕西高校掀起了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值得推广。还有许多留学生积极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在舞台上诵读诗词、分享体验,展示中国文化的包容、智慧。在他们眼里,中国经典诗词是值得与家人、朋友分享的人生哲思与自然观照。这也进一步说明,只有经过内化的深刻学习与体验,才能激发内心对中国与世界文化融通的认同、亲近和热爱,才能够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二、 留学生诵读中国典籍面临的主要问题

规范、系统地学习中国典籍必将促成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层理解,也是顺应留学生教育事业朝着高质量、国际化迈进的发展趋势,但留学生学习典籍面临缺少纲领和考核机制,缺少合适的教材、读本及留学生个人认知上的差异等问题。

1. 缺少统一的指导纲领和系统的考核机制

汉语和中国概况是留学生中文学习的核心课程。新标准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再次明确提出了文化目标。语言文化的融合必然成为汉语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趋势,但只依靠语言课显然无法满足中高等级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中国概况类课程作为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主要课程,适当地引入中国典籍,可以起到引导留学生学习汉语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时代内涵的作用,以适应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需求,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从已编纂的留学生概况类教材来看,基于留学生汉语水平的考量,几乎没有编者将中国典籍选文纳入留学生教材(非专业类),大部分教材编纂者认为留学生对中国典籍不感兴趣,也读不懂。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提倡传统文化,诵读经典的活动和节目如雨后春笋,并在许多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均引用典籍来表达中国声音。因此,适当地学习中国典籍,诵读中国典籍,也是感悟中国文化和当代中国的有效方式。

一般来说,来华留学生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均开设中国概况类课程。课程的内容选择和难度是影响留学生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因素。来华留学生是通过层层选拔的优秀学生,尤其进入硕士、博士阶段,个人学习能力逐渐提升,教学难度过低不利于激发留学生的个人潜能和探究意识。如何做到科学、系统、有效地提升中国概况类课程的难度和深度,使之适用于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的学习,并妥善处理不同学历层次之间的衔接,这也是尚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备稳定性的特点,建设统一的留学生阅读中国典籍指导纲领,将中国典籍诵读融入语言、文化教学,逐步拓宽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可满足不同层次留学生的长期学习需求,提升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引导其深入理解中国典籍中所包蕴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考核的缺失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学效果不明显。考核不仅适用于留学生语言学习,同样适用于督促留学生诵读中国典籍,了解中国文化。目前,留学生对需要通过HSK考试的汉语课程特别重视。换言之,因为需要通过HSK考试,方能获取毕业证书,所以留学生在课内外均会自主学习汉语。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多凭个人兴趣和所在学校的文化类主题活动的引导,自主学习的机会不多,因此,留学生汉语水平提升较快,而对中国文化的掌握情况则参差不齐,典籍诵读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

2. 留学生缺少对典籍诵读的正确认识

通过对某高校来华留学生阅读典籍的意愿、阅读体验四年来的追踪调研发现,留学生普遍对中国典籍抱有敬而远之的心理,并存在“语法难,学不会”“对找工作没有帮助”等错误认知。

事实上,中国典籍虽归属于古代汉语语法系统,但经典之作多以生动简明的语言,表达对家国浓郁的爱,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这也意味着留学生诵读的典籍思想丰富、语言简单,具有现实意义,而非其印象中的“天书”。

至于学好中国文化是否有益于找工作的问题, 主要通过就业市场和留学生的需求, 进行双向衡量。近些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人数激增, 他们大多希望学成之后能够应聘于本国的中资企业。 许多留学生认为说好汉语、掌握技术就可以到中资企业工作。 但实际上,在对徐工集团等一些中资企业调研时发现, 中国企业于驻在国招聘员工, 短缺的不是技术工, 也不是能够流利讲汉语的管理层人才, 而是通晓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思维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不读中文书,不通晓中国典籍, 对中国文化难以有深刻的理解。

3. 缺少针对留学生的典籍阅读教材与课外读物

国外。中国典籍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依靠汉学家和中国学者的译介。这些作品可以帮助留学生扩大阅读中国书籍的视野,但专业性较强,且分布于不同的学科领域,留学生阅读此类书籍,弊端明显:①专业性强,内容较深,不适合作为留学生诵读中国典籍的普及读物;②以非汉语的形式展现,不利于留学生提升汉语水平;③翻译内容,不确定是否符合留学生的培养目标;④没有针对留学生的阅读指导,没有目标和检测,不利于留学生诵读中国典籍的推广。

国内。中国典籍的诵读版本虽然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从普通读者到专业学者的阅读需求。但这是否符合留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汉语水平来说,幼小的拼音著本确实比较适合初学汉语的留学生,但留学生年龄大概在18~26岁,思维不同,阅读目的也不同。况且,目的不同决定中国学生和留学生诵读的重心不完全相同。根本区别在于:中国学生阅读典籍在于传承中国文化。传承是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是中国自立于世界的伟大力量;留学生阅读中国典籍在于传播中国文化。传播,是向国外宣传中国文化、中国思想,消除曲解与误读。两者的阅读重心主要体现在:中国学生诵读典籍,重历史的传承,从一花一世界到星河灿烂,从百善孝为先到家国情怀,从草木虫鱼到喜怒哀乐,气象万千,无所不包。留学生学习典籍,重在传播,让中国精神、中国文明走向世界,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建起一座桥梁。

鉴于此,以留学生为阅读对象的相关典籍读本的研发,仍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三、 推动留学生诵读中国典籍的策略

1. 以新标准为导向,建立统一的纲领和考核机制

将中华典籍的阅读作为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内容,并以此建立统一的纲领、教材及考核机制,推进留学生诵读中国典籍的实施。

典籍诵读是中文学习的一部分,首当以新标准为导向,遵循由浅入深,从文化元素到社会文化内涵的学习过程。尤其重视对能够展现中国思想、中国精神的词汇的学习。具体来说,纲领的设定可以按照语言的难易,按照专题分级编纂,以满足不同水平的留学生的学习需求。纲领的范围宜大不宜小,所谓大,应当是一个范畴,而不是具体的文字,这样教师才能依照学校及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的选文。纲领的设定应当鼓励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化发展。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纲领还要充分考虑时代因素,帮助教师有的放矢,设计适合留学生学习且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诵读范围,最大化的实现以古知今,古为今用的效用。以典籍为媒介,不是为留学生增加学习难度,而是引领留学生走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理解中国人热衷诵读古籍是对本国文化的传承,更是服务当下社会,解决中国问题,世界难题。留学生研习典籍就是感知当代中国的有效方式。譬如,中国当今的大政方略往往体现在中国典籍的选篇选段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7]出自《尚书·五子之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8]出自《孟子》,都反映了中国历来重视人民,尊老爱幼的思想。“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9]

以考促学,完善考核机制,提升和检测教学效果。留学生阅读中国典籍的考核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它既可以体现于中国概况类的课程考察,也可以独立成体,单独作为考试内容。事实上,随着中国HSK考试的日益完善,对于中国文化、中国典籍阅读的考核完全可以融入HSK各个级别的考试中,检测留学生的中文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聚焦《国际中文教育水平》,汉语水平从六个等级扩充至九级,其中汉语的写和译的能力成为新大纲的亮点。写作与翻译要求的提升不仅考察写作能力,还是对中国文化理解力的检测,只有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理解,才能翻译出作品的灵魂。而中国典籍的诵读,可以极大提升留学生的汉语的写作水平。因此,适当、规范的典籍诵读考核是全面提升留学生中文素养的保障。

2. 以生为本,推进教材的融合性、分级性、实践性

教材和读本是推进留学生诵读和学习中国典籍的关键。以留学生为主体,充分遵循以古鉴今,学以致用的原则,将中国典籍融入留学生语言类、文化类教材,或以语言分级的方式编纂适合留学生诵读的中国典籍读物,引领留学生体验中国典籍所蕴含的智慧及对当代的启示,才能够切实推动留学生对中国典籍的学习持续开展,学以致用。因此,融合性、分级化、实践性应当是编纂留学生诵读典籍教材和读本的主要标准。

(1) 融性合。指语言和文化的融合,中国典籍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具有多样性,既可以将中国典籍融入现有的语言文化教材,又可单独成书。汉语教材可以代入中国典籍的文本选段,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加深对汉语的理解,如对《说文解字》的介绍和解读,可加深对汉字起源和构造的理解,实现语言文化的融通;又如中国概况类课程,可直接将中国典籍引入教学,以典籍中的智慧开启和深化中国文化的学习。先秦典籍可取《论语》《道德经》《庄子》片段,两汉典籍可取《史记》片段,诗歌可取《唐诗三百首》,等等。在此过程中,突出中国文化的承继性,帮助留学生全面、具体地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语言与文化的融合,能够发挥最大的效力,激发留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兴趣,全面提升留学生中文素养。

(2) 分级性。主要是基于汉语水平的区分。教育部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要求不同,本科生、研究生不同,全英文授课和中文授课的汉语水平要求也不同。按照《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0025—2021),中国典籍的诵读应当充分考虑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在不同阶段,选取语言难度不同的典籍选段,引导他们以现代汉语解释中国典籍,并逐步培养留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感受力。另外,在汉语水平差异的基础上,还应当充分考虑华裔留学生的中文素养和学习中国文化的需求,充分重视他们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编纂适合华裔留学生诵读的中国典籍的教材和读物。

(3) 实践性。中国典籍诵读应当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留学生诵读中国典籍当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中国传统思想在典籍中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也是世界的文化宝藏。典籍诵读所形成的思考,以及对思想认知、行为举止的影响,是其他电子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中庸》有:“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10]中国古人通过观察自然,发现天是真实的、长久的,故提出人必须具备像天一样的德性,才能最终获得自身长久的幸福。所以将诚信作为为人的道德准则,这不仅是古人的道德,也是当代中国人的道德文明规范。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也应当遵守文明礼仪,成长为有德有才的国际化优秀人才。一言概之,留学生诵读中国典籍,学习中国文化,不是停留于知识层面,而是将领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实生活、文明交流互鉴相关联,共同推进世界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相较于中国学生阅读的广博与深厚,留学生诵读中国典籍教材的编纂要充分考虑留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教材要有融合性、分级性和实践性。数量宜少,不宜多;思想宜精,不宜深;形式宜简,不宜繁;重实用,重在解决当代问题。充分尊重异质文化,找到不同文化的契合点,增进彼此的了解,并将中国文化置于世界文化发展史的演变中,展现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改变西方社会对于中国及中国文化的误读。

3. 榜样先行,充分发挥优秀汉学家的楷模作用

留学生阅读中国典籍会因为文字上的不顺畅,不可避免地产生畏难情绪,而优秀的汉学家则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可为高校培养优秀青年汉学家积累经验。

优秀汉学家都有着阅读中国典籍的体验,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皆是留学生可以学习之处。翟理思学习汉语之初意识到,学好中文不仅要学会使用汉语,也要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他开始学习《三字经》,又尝试将《三字经》翻译成英文,以帮助更多人学习汉语进而了解中国思维。与此同时,他还建议外国人学中文,需要借鉴中国人学语文的方式:将学习建立于广泛的阅读基础之上。他认为阅读诗、小说、散文这样的典籍虽然并不容易,但是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翟理思一生阅读和翻译了大量中国著述,而他对中国的准确认识,以及对中国未来的预见,皆获益于对典籍的阅读和翻译;另一位汉学家李约瑟,其为生化专业背景,却钟爱中国古代科技,沉潜古代哲学、医学、科技典籍,成就了他与中国科技史的一世情缘。

凡此种种,足以证明留学生诵读中国典籍益处良多。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留学生阅读优秀汉学家的自传,介绍汉学家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学习误区,建立学习目标,并真正体会到诵读典籍带来的丰富学习体验和乐趣。

优秀汉学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正向力量,也是来华留学生学习成长之表率。过去百年中,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和科技有过种种误读和抹黑,早期汉学家冲破重重阻力,与中国人民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积极投身于改变西方民众对中国的错误认识,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交流。如今,留学生来中国读书、学习,有更多的机会感知真实的中国。他们当以优秀汉学家为楷模,以友好、公正的态度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敢于发声、勇于发声,以亲见、亲闻、所感、所思为本国同胞和世界人民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4. 教师职后培训助力留学生诵读典籍

留学生学习中国典籍,重在活学活用,因此,教师适时指导犹为重要。而教授留学生诵读典籍,无论从对外汉语教学还是中国典籍领域来说,都是一个新命题,需要群策群力,共同推进。这需要教师的职后培训跟进和推动。

以往的语言培训, 偏重语言的交际功能,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提升中文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没有成为培训的重点。 而诵读典籍能否顺利推行, 与教师有效、系统地引领息息相关。 加强对外汉语教师传授中国典籍的教学能力的培训, 并将其纳入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这也是深化对外汉语教师发展的重要举措。 只有不断拓展诵读典籍的新思想、新方法, 才能有序地提升留学生的中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适应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高标准, 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中国典籍诵读相关的教师职后培训,就是引领留学生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多种途径的探索。教师本人应当对中国典籍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对于山川风物、时事政治成竹于心,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实现引领留学生,用好典籍。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当从教什么转向如何教与如何用。

如何教,是教师的教学策略。留学生的典籍诵读,重在引领留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典籍中古今词义的变化及用什么方法能达到深入而浅出的效果,如何选取与典籍内容相关的现实案例,等等,这些都应当是教师职后培训的讨论重点。只有不断实践、发现问题,探索新的方法才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真正实现诵读典籍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用,是实现中国典籍的社会价值。教师的职后培训,应当充分关注引导学生用好现代汉语解释古代典籍,以及运用典籍中的启示解决当代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采用直接告知的传统学习模式,而是要转而培养学生学中有思、学以致用,自觉探索实践的学习力。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从句意的理解到内涵的探究,再到与自然、人生、社会相关联,解决现实问题。

四、 结 语

国际中文教育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又承担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实现的重任。新标准的文化目标是对留学生学习中文的要求,也是中国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需求。来华留学生借助有利的学习环境,适当地诵读中国典籍,以此为契机,开展相关活动,提升个人的中文素养,也将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科学、有效地引导留学生以诵读中国典籍的方式,推进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这亟需一线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朝着更为多元化、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完成培养亲华、友华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教育使命。

猜你喜欢
典籍留学生汉语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学汉语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留学生的“捡”生活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