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 岗
2020 年12 月12 日,“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拉开帷幕,这场活动综合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对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作出了适度的反思和挑战,以自觉的意识和文化担当,从艺术的角度呈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本土文化的国际视野。同时又凭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了艺术的本体价值,释放艺术在特殊社会状态下的能量,并以艺术的方式塑造普世的社会想象和价值观念。艺术家们对这次展览倾注了巨大的热情,积极提供了最新的作品,很多作品更是以山东或济南为元素进行创作的,在价值观念、表达手法与文化氛围中彰显艺术自信与艺术力量。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聚集了国内外重要的艺术家,在疫情封锁的当下仍然保证了多元开放的文化与艺术氛围。此次展览集结了来自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5 位艺术家,共展出596 件艺术作品。展览上可以看到隋建国、徐冰、庞茂琨、邱志杰、胡介鸣、罗曼•西格纳、杰拉尔丁•托比、朱利安•施纳贝尔、彼得•费施利、伊曼纽尔•范德奥韦拉、安尼施•卡普尔、莱安德罗•埃利希、宫岛达男等国际知名艺术家的最新力作,整体上反映了当今世界艺术发展的前沿面貌。同时,本届双年展中也包含了最广泛的艺术表达样态,绘画、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类型,大量装置、影像类作品,人工智能、虚拟与现实、生态艺术、沉浸式空间等新技术和新手段运用其中,这样多维度、综合性的集体艺术在山东呈现尚属首次。
这种丰富多元被“和动力”的主题卷入更深层次的含义中,“和”有着内在包容的力量。“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国语•郑语》)“和”则创造事物、万物丰长,而“同”则不能变化生长。因此,“和”强调的就是把不同的事物、不同性质的元素(甚至是对立的、反向的因素)放在一起,最终达到和谐、稳定、充满秩序的状态。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使人们看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带来的“和而不同”的激荡,以及个体的、鲜明的独立存在构成的“和实生物”。它代表着以一种格局和勇气去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念,以充分自信的态度表达自己,有能力在当前状态中纳入不同的、有差异的、远距离的艺术因子,在碰撞、刺激、转化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创造,达成新一轮的“和谐”。
此次展览是跨文化、跨媒介的艺术观念、艺术样态的呈现,涵盖了不同层面的讨论,包括学者的、媒体的、公众层面所酿造和交织出的化学效应。因为包容了新的因素而与原来不同,“和”就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平静,其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内在动力的、不断消化吸收、包容创造的过程,此处可以抽象地理解为事物能量的动态变化。因而“和之动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将源源不断转化出新的艺术现实并推动其向前发展。
“双年展”展览形式的引入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的递进。双年展开始于传统文化或元叙事遭受西方思潮解构的过程中,承载了当代艺术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主体性与自足性越来越鲜明,双年展的价值取向也在悄然改变,双年展这一西方的展览模式得到重构,超越了对特定形式规模的追求,而成为一个有所选择、有所思考,并且有实践主张的应对挑战的方式。
尽管起步较晚,但在理解双年展机制和中国经验之后,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从一开始就强调了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坚定地表达着自己的态度。它从中国文化出发,从中国当代艺术家身份出发,从中国文化本体出发谈论当代艺术的问题,以富有传统价值的理念来引导艺术家的创作,从而探索中国艺术自身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反映中国本土文化资源面向世界格局的表现。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有中华文化的味道和穿透力,这是一种从中国大地里长出来的当代艺术,可以鲜明地看到中国本土文化的根脉,彰显文化自信。
以“和动力”作为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主题,是明确而又自觉地将“和”的精神理念作为当代思想与现实构建的立足点。“和”代表了中国文化精粹的提炼与转换性表达,带有对文化自觉的回归,强调了地域文化的氛围与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既指向历史的积淀和曾经存在于时空中“和”的痕迹面貌,同时又力图通过“和”来解释当代文化的性质、形态、意义和走向。
“和”虽然是将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但仍有鲜明的态度立场在里面,它融合了不同水土独具一格的精神气质和面貌,它是民族的、地方的、城市的。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以中国文化和精神为中心,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力,坚定且诚实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是策展团队在艺术家的选择上,还是艺术家在作品的创作上,都呼应了“和”的向度,切合中国文化的精神氛围,以不同的视角、不同方式阐释有关“和”的思考。例如,井士剑的《生态纪》探讨了人与社会、自然所组成的生态关系,追问人类自身能动的精神和道德价值;邱志杰的《技术史地图》将书写、山水、地图、标记整合,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以微缩的形式呈现;胡介鸣的《一分钟的一百年》解构和重新演绎了近代艺术史名作,配合现场采集的声音,历史在空间中被重新定义;宋冬的作品《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营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园林空间,使人们重新审视特定时代背景中的旧物。
这些从人与社会、自然、城市、历史关系上展开的深度创作,渗透了艺术家对当下时代与社会的感知、希望,展示自己的精神,传达自己的态度,不断延展着开放包容的边界,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当代艺术观念与传统文化思想的关联性,以及本土思想资源对当今世界文明的探讨,因而带有一种文化自信。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是山东建立中国文化元素品牌和元素体系的一次有益探索。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首先强调了对优秀文化资源的提炼与整合。“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更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承载了厚重文化背景,包含中和、和睦、和谐等内涵,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天地观念、山水情思与内在世界的和谐。
本届展览上很多作品中都融入了济南或山东元素。例如,莱安德罗•埃利希以济南的文化古迹——超然楼作为内容,它的文化象征意义在奇妙地观看方式中被重新强调;徐冰延续了“背后的故事”创作系列的思路,创作了《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引领人们重新观看绘画语言系统背后的原始材料;闫平描绘了声色激昂的《大明湖》;摄影艺术家秋麦的摄影长卷《长江万里图》用极具中国式的表达,凝望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记忆,把传统的山水长卷的观照和当下的城市现实结合起来了。有关地域文化的元叙事迅速奠定了本届双年展的底色——当代艺术的纷杂与破碎、浮夸与刺激在这里找到了慢下来的节奏,融入“和”的气质面貌与时空氛围中。
山东地域文化深沉朴厚,却也相对保守。如何通过双年展的国际范式和创新思维,激活山东艺术生态和艺术领域的创造动能,辐射更广阔的社会文化领域,是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积极思考的议题。“和”是一个万古不移的理念存在,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立足点,它的内容和条件是与时俱进的。正如总策展人范迪安所说的,“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品格和民族精神的独特表征,其涵义也一直在与时俱进,自始至终地保持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平衡。因此,历久弥新的“和”可以涵盖今天艺术创造创新中所需要的力量。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试图以艺术实现经典的理念转化,弥补创新的不足,从传统价值理念中生发出适应现代性构建的形态、性质和意义。总策展人张望表示,希望通过更多此类艺术活动为山东艺术家提供多元化的发展动力或开放渠道,为艺术家的创作注入新的动力或提供研究方向。而青年策展项目的落实亦可反映出主办方对创新思维的重视,7 组策展视角极具话题性,反映当下青年群体对世界、对时代、对生命、对生活的理解。
双年展能与城市或区域形成一种具有持续性和周期性的社会关系模式,进而推广为一种相对宽泛的城市文化事件。王春辰认为,双年展立足当代,以艺术展览的形式在这片土地上激发新的文化生机。它通过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性牵动更广泛的社会组织,灵活调动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了重塑与整合,从而对打通文化资源的脉络,推动创新价值的转换,构建社会、文化和艺术生态产生积极的作用,注入新的活力。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立足当下,在不断调整中探索人们的心理倾向,触及当下的生存现实与思想探寻,以艺术的方式提供符号及材料,向社会提出质疑,触发思考,带来观察世界的不同视角,利于当代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的沟通、交流与融合。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在兼顾国际性与地域性、全球视野与本土观照的过程中,带来了艺术表达的传统与当代之思。我们既可以在当下文化中回望传统,也可以在传统文化中解读当下,这样一个跨界、跨媒体、跨地域和国家的综合性展览,使观看者在快速与缓慢、宽度与深度之间,刷新有关艺术和现实的认识。
展厅中大体量、大尺幅的作品气息印证了此次双年展的当代性,而传统中国画、油画、版画与影像装置作品的并置,则体现出跨文化、跨媒介的当代艺术表达方式。例如,观看者能够明显看到从中国画中递变而来的水墨语言,最经典又最前沿的诉求隐藏在形式语言和媒介背后,令济南国际双年展充满了“和”之张力。
在此届双年展中,当代艺术的媒介形式与地域氛围中传统的表达方式在“和”的主题下打破了概念的边界,达成了传统内容与现代语言之间的和解,传统文化符号和艺术家的情感认同碰撞出的活力成为本次展览的独特魅力。当代艺术的形态被强烈的地域文化所牵引,潜移默化地推动艺术家投身于历史文化之中。例如,阿根廷艺术家雷安德罗•埃利希以超然楼为灵感,充分利用当代的媒介材料重现和转化这一极具传统文化色彩的建筑;安尼施•卡普尔的《镜面光辉》利用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改变了观众的感知和逻辑;伊曼纽尔•范德奥韦拉的《视频雕塑xx——世界第六感》以置换视觉的方式,引发对视觉图像制造与整合的思考;麦克亚瑟•比尼恩《手•作品》将独特的个人历史嵌入抽象绘画的形式,强调自我意识与自我发现。上述参展作品通过本土文化中和了当代艺术中尖锐、紧张的因素,赋予这场当代艺术展览独特的魅力。
同时,国际性和当代性的参与提供了新的创造坐标,带来无法置身事外的反思与超越。徐冰的《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通过树枝、报纸等不同材料重塑了中国古代名画,颠覆了对绘画语言的传统解读,传递出与众不同的艺术认知与感受。王绍强将影像视频《列宿垂象之二》与纸本水墨《亥时九川》并置而放,体现了一种东方哲学思想与自然观,以当代思维方式与创作视野介入传统文化情境的重构之中;高世强的《山水宣言2.0:云山六章》以中国的山水精神回应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宫林的《无去来处 动静等观》沉入寂静无声的禅意境界。以上作品把传统的文化理念转述成新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
传统风格的水墨作品通过特殊符号表达,与感知层面的思想和情感共同缔造了新的观看乐趣。例如,刘庆和的《深水》把思考的记忆碎片加以整合,以轻慢随意和郑重其事的矛盾表现,彰显对生命脆弱的观照;雷子人的《瀛洲》描绘了与古代濯足图相似的情景,在戏谑与调侃中触及了世俗与精神世界的矛盾;张志民的《庚子》以笔墨的苍茫描绘一个“庚子年”的轮回,用历史回应当下;宋丰光、张锦平的《巡天遥看一千河》以极富烂漫的诗意想象,呈现出一段精神与心灵的文化印记。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将深厚的文化传统与当代艺术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体系。同时,此次活动被认为是对山东艺术家生态的思维启动,在国际性的语境下提供了重新审视的机会。当代性是基于思考,而不是一种盲目的范式发展,是开放思维的模式探索,有利于在开放的事业中寻找新的联结点。
在疫情的背景下,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举办具有强烈的精神指向,以一种不妥协的态度,向世界证明中国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在艺术之外,向社会和观众传达一份积极克服困难、坚定面向未来的勇气。此次双年展以“和”的理念为媒介,通过创造力延伸出对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维度的思索。同时又观照现实,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以艺术特有的形式回应人类危机。
这一展览主题也得到了国际策展团队的认同。首尔市立美术馆总策展人高元硕认为,本届双年展传达出了“和”的深刻意蕴和普世审美,希望这能让世界更加美好。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汉斯•德•沃尔夫教授表示,虽然疫情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但它也创造了机会,“一种可以对抗疫情的新力量已经出现,那就是属于创作者的优越力量,它被称为Harmo-Power‘和动力’”。
艺术家们用满怀激情的视角研究大自然的沉寂,新的社会现实也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反思,宫岛达男《无数的生命》数字发光二极管计数器成为抽象的符号,作品中贯穿着连续、连接和永恒的精神;爱丽斯•汤姆林森的黑白摄影《回顾》关注人与场所的关系,探索环境、身份与归属的话题;王璜生的《呼吸》探讨“气”的物质运动形态,观照了疫情时代下人们不再自由呼吸的社会现实。
“和”的理念无所不在地充斥在艺术创造之中,这意味着“和动力”所达成的文化共识超越了现代性中颓废、反叛的呐喊声,而以尊重、理解和联结的态度面对人类共同的命运。“和”以包容天地的态度去思考人类,将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深层的精神模式,包含一切社会现实与宇宙秩序之间的联系。
作为文化立场和精神属性,“和动力”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解读空间和解读力度,遵从“和”的理念创造现实,缓慢而稳健地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这种价值观念的超越性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回应全球艺术发展的命题,更是一种以中国文化精神为核心内容,能够借助艺术语言,传递全世界认可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