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病虫害与综合防治路径

2021-12-04 16:24王云超马凤华姚晓华李洪奎李颖慧
现代农机 2021年4期
关键词:夜蛾黄芩苜蓿

王云超,马凤华,姚晓华,李洪奎,李颖慧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137000,吉林白城)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效果,更由于其临床抗菌性强、不产生抗药性备受大家的喜欢。随着黄芩种植面积的扩大,黄芩病虫害的问题日渐突出,致使黄芩产量变低,影响经济收效。为改善这一问题,就要利用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降低病虫害对黄芩生长的影响,提升种植产量。

1 不同病虫害的特征及危害

1.1 黄翅菜叶蜂

黄翅菜叶蜂主要危害十字花科的植物花类,该害虫属叶蜂科、膜翅目。黄芩在遭遇该虫时,其果荚易受到危害,且容易出现在高温干旱的地区,其危害至85%以上,从而造成黄芩产量下降,每年的减产在25万kg 以上,影响收成。

黄翅菜叶蜂为幼虫时喜食嫩叶,更伴有蛀荚的危害。黄芩叶片遭受危害即出现残缺的状态,一些初孵幼虫会从果荚正面向内部进攻,从而使果荚内部遭受损害。据统计,一只幼虫将会蛀害7~9 个果荚,而遭遇蛀害的果荚表现特征十分明显,会出现圆孔及变黑。

识别黄翅菜叶蜂可以根据其长度进行判断。成虫的长度为5~7 mm,且头部、后胸、背部两侧、触角均呈黑色;雄性基部有2 节为淡黄色,其余部分为橙色,翅膀由外向内逐渐透明,前缘部位有一带呈黑色,且与其翅膀的翅痣相连接;雌虫腹末有短小的黑色产卵器。而黄翅菜叶蜂幼虫体长3~5 mm,呈淡绿褐色,头部黑色,体蓝黑色,体表有许多小突起及褶皱,且有3 对胸足和8 对腹足。

1.2 苜蓿夜蛾

苜蓿夜蛾主要危害黄芩、棉花、大豆、蔬菜、甘薯、花生、苜蓿、甜菜、烟草、玉米等作物,它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杂食性害虫。该害虫会因为种植作物面积的增加而扩大对植物的危害,目前已成为危害黄芩的主要害虫。

苜蓿夜蛾为幼虫时,喜欢残害黄芩的嫩头,继而再危害整个叶片,它们会将叶片咬成残缺状或者将叶片一点点吃光[1]。

苜蓿夜蛾识别较为简单。它的前翅呈灰褐色且带有一丝丝青绿,成虫的体长大致在15 mm 左右;前翅上带有环纹,且环纹中央为一个棕色点,整体的外轮廓为黑褐色,并由中间向着上下不断过渡呈暗褐色;在外横线与亚缘线处有一条褐色的条带,且该条带不断向着翅膀延伸,出现一列黑色斑点;苜蓿夜蛾的后翅为淡色,并在其外缘部位有一处黑色的宽带,且该宽带不断向着心脏部位延伸,呈现淡褐色斑纹,并在前端的褐色上有类似枕状条纹,整体边缘毛呈黄白相间的颜色。苜蓿夜蛾幼虫体长在30 mm 左右,它们的头是黄褐色的,且背上有许多褐色的斑点,体色随着幼虫的生长不断变化,但多数为黄绿色,背部还分布很多背线,气门线是黄绿色,前胸上还有很多细密的毛,腹部为黄色,胸及足为黄绿色。

苜蓿夜蛾危害黄芩,多是由于整体栽植过于密集,且呈粗放管理状态,致使田地间杂草丛生,招致苜蓿夜蛾。同时,多年生长的植株遭受苜蓿夜蛾危害率要高于一年生长的植株。这里还要强调的是,苜蓿夜蛾的天敌有很多种,如螳螂、绿僵菌、猎蝽、白僵菌等[2]。

1.3 斑须蝽

斑须蝽别名黄褐蝽、臭大姐,主要危害玉米、马铃薯、甜菜等作物,而在药材上喜欢侵害黄芩、枸杞、玄参、地黄等,它属于半翅目蝽科害虫。

斑须蝽的成虫及幼虫喜欢吸刺黄芩的嫩叶、嫩茎及嫩荚汁液,从而使黄芩的叶荚发育不全,这样就会造成黄芩种子品质的下降,从而使黄芩产量降低。当黄芩的茎叶遭受到侵害时,叶子会出现黄褐色的斑点,时间长一点会出现叶部的枯萎,甚至会出现叶片的卷曲,影响植株的生长,致使黄芩减产[3]。

斑须蝽成虫整体的体长在8~13 mm,体宽在5 mm 左右,体形为椭圆形,呈现黄褐色或紫色,且整体的前胸有白色及黑色的绒毛。斑须蝽的触角是黑白相间的,前翅会有一些淡红,腹部则是黄褐色,并有一些黑色的点排列。而幼虫体长在1.4~7 mm,一开始头、胸、足为淡淡的黑色,中后胸背板等长,且中胸背板后缘平直,幼虫成长后,其腹部逐渐变为黄褐色,小盾片开始逐步显露出来,而翅芽也会越发明显。

黄芩发生斑须蝽虫害,则是因为整体种植密度过大,且株行之间出现郁闭,造成通风效果不良。特别要注意的是斑须蝽喜欢活跃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这样的环境利于该害虫的繁殖与生长。

1.4 其他害虫

除上述3 类主要的害虫外,黄芩在生长的过程中也会遭受到其他害虫的影响,如小长蝽、苹斑芫菁、羽蛾、小菜蛾等,这些害虫为次要害虫,也应注意防范,防止影响黄芩的生长[4]。

2 综合防治

2.1 农业防治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特别是秋末冬初的季节,要做好落叶与杂草的清除工作,更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才能消灭越冬的幼虫,降低病虫害对黄芩种植与生长的影响;同时,在发现害虫时要及时捕捉,去除被毁坏的枝叶,做好集中销毁的工作。

2.2 物理防治

若发现一些成虫对黄芩进行毁坏,可以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对害虫进行捕杀,还可以利用自制的害虫趋化剂诱杀害虫。

2.3 生物防治

在发现害虫且为卵初期时,可以在田间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等,消灭害虫。若处于害虫卵盛期,可以利用Bt 制剂或除虫脲胶悬剂等,对害虫进行诱杀。这些药剂的整体药效时间长、成本低,有效防止害虫对黄芩生长的影响。

2.4 药剂防治

不断对黄芩生长的环境进行调研,从而找寻幼虫的最佳诱杀方式,特别是喷药诱杀,喷药可以对准植株的叶背及叶片,如甲维盐高氯乳、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乙酰甲胺磷乳油、阿维菌素乳油等,防止害虫对黄芩继续侵害,影响其产量[5]。

3 结语

要做好黄芩种植时的环境调研工作,了解不同害虫的生物及药剂防治方法,才能在黄芩种植过程中对害虫进行消杀,提升黄芩产量,为市场带去药性更强的中药原材料。

猜你喜欢
夜蛾黄芩苜蓿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冷藏条件对夜蛾黑卵蜂繁育的影响
UFLC法同时测定黄芩汤中3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又到苜蓿飘香的季节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苜蓿
苜蓿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