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通讯员 沈明
“谢谢工商联的支持和检察机关的耐心接待,通过释法说理,让我感受到了司法温度,也帮助我从这个牛角尖中走了出来,解了这个‘套’,我也能安心经营了。”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两三年之久,谢谢工商联的支持和检察机关的耐心接待,通过释法说理,让我感受到了司法温度,也帮助我从这个牛角尖中走了出来,解了这个‘套’,我也能安心经营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通过工商联转达给我们,化解您的心结、帮助您更好地经营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期望。”——这是一起转入信访渠道的民营企业维权案件,当事民营企业的所有司法程序都已走完,但仍想要维权。
上海市工商联依托与市检察院建立的合作机制,将企业司法诉求反馈至市检察院。市检察院在对案件深入分析研判的基础上,主动邀请企业家和律师代表走进检察机关,面对面倾听企业家诉求,零距离普政策、释法律、明情理,对企业家的疑惑逐一解答,促进矛盾纠纷化解,获得企业家理解。
近年来,上海市检察机关不断加强与工商联的沟通联系和协作配合,主动接受工商联民主监督,共同研究、合力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检察保障。
2019 年5 月,上海市检察院、上海市工商联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 进一步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明确市检察院和市工商联建立工作例会、联合调研、专业咨询研讨等15 项工作机制。
上海市检察院邀请民营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工作例会,共同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听取企业对妥善办理涉企案件、构建检企联络长效机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等方面的司法需求。这项机制,得到了工商联的高度认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结合上海市工商联提供的具体情况,全市检察机关及时汇总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第一时间向民营企业解读。
上海市工商联在第一时间向全市民营企业推送最高人民检察院汇编的《行政检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常用政策法规案例选编》和上海市检察院汇编的《上海市检察机关服务企业发展案例选编》,案例翔实,具有代表性,受到民营企业欢迎。
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的司法保障,围绕金融司法政策等主题,2020 年上海市检察院调研企业合规建设,探索在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时,发挥工商联作用。
在办理专业领域案件中,上海市检察院邀请民营企业家、企业技术骨干等参加案件研讨会、“75 号咖啡·法律沙龙”等活动,对民营企业普遍关切的问题开展研讨交流。
在沙龙活动中,比较受关注的是侵犯商业秘密罪。围绕《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对于修改侵犯商业秘密罪条款,根据双方不同的理解,从理论、实践的不同视角,对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修法背景、行为方式认定、入罪标准把握、企业合规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对检察机关更好地理解和适用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更为有力地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0年,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工商联统一部署,全市检察机关联合工商联开展“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258名民营企业家和经营者代表走进检察机关,倾听意见建议。
企业家们提出的建议基本包括妥善办理涉企案件,在依法严惩侵犯企业产权、生产经营权犯罪的同时,落实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构建检企联络长效机制,强化联系协作,通过设立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站等方式,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多形式、多渠道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以案释法作用,助力企业提升法治化经营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上海市工商联主席寿子琪向检察机关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表示感谢,并就市工商联与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配合、深化合作提出意见。
上海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盛勇强对企业家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市工商联长期以来对检察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检察机关切实担起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检察服务和法治保障,密切与工商联的协作配合,提升检商沟通交流的顺畅度,通过健全涉企来信来访办理机制等方式,不断提升便企质效。
在落实国家战略重点区域、科技创新集聚区推进企业家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市检察院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司法诉求受理等“一站式”司法服务。
浦东新区、静安区、虹口区、宝山区等区检察院与区工商联协作,排摸民营企业在保护上海“老品牌”、专利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法律需求,通过典型案例发布、主题沙龙、直播授课等形式,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相关保护机制。
“玉棠”牌食糖自20世纪90年代初问世以来,先后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名牌产品和上海畅销金品等称号,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都很高。
2017年4月起至案发,多名被告人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制造并销售了价值200万余元的假冒“玉棠”品牌白砂糖,侵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2019年虹口区检察院成功办理了“玉棠”案,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工商联关于开展涉非公有制经济控告申诉案件清理和监督活动的部署安排,上海市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梳理、反馈案件线索和信息,检察机关均及时跟进监督。
某区检察院受理的一起民营企业控告申诉案件,立案后指定专门检察官办理,与公安、法院沟通协调,依法导入诉讼程序。面对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对检察服务和法治保障的诉求,上海市检察机关持续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服务民营经济11条检察政策,制定涉企刑事案件办理工作指引,处理涉企案件前注重听取工商联的意见。与上海市工商联积极沟通联系,进一步找准压实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将企业合规建设与落实“少捕”“少押”“慎诉”司法理念等工作结合起来,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时,探索发挥工商联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对涉案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推动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时代,民营经济面临新机遇新发展新挑战,上海市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密切与工商联的协作配合,深化已有的各项检察方案,完善检企互动机制,提升检商沟通交流的顺畅度,不断提升便企质效,以更实、更准、更优的检察举措更好促进该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