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卜慧洁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儿童比作一块天然大理石,如果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个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作为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教育机构,承担着与家长配合、与家长共同教育幼儿的任务。因此,幼儿园应不断实践并探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养水平,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熟悉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及发展需求,掌握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专业学习,拓展教育视野,才能引导家长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还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家园共育的两大主体,必须形成教育合力,综合发挥效能。当前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家长在教师的带动和引导下,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家长的个别教育优势,共同培养幼儿;二是幼儿园发挥群体和专业优势,让家长在幼儿园的帮助和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能,以更好地教养幼儿。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多种多样,但这些活动仅停留在表面。幼儿园组织的很多活动都由教师主导,过于注重活动形式,而忽视了幼儿的需求和活动效果。例如,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一般是用组织亲子活动、开展家长课堂等方式,这些活动从策划到实施,体现了幼儿园的主体性,而家长则是被动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使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流于表面,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教师在对家长进行指导时,通常是反映问题较多,提出的可行性建议和解决方案较少。家长对于教师反馈的问题也很重视,愿意尝试积极解决,但由于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又缺乏专业的教育能力,自然缺乏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抛出问题时往往缺乏针对性,无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开展不到位。
幼儿园应充分重视并挖掘家长资源,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教师也应将自身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与家长共同分享,将两方面的教育经验和理念相互融合,实现家园良性沟通,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出现的问题。
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规律和家庭教育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幼儿园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如对于小班幼儿,家长关心的主要是幼儿入园适应问题、在园表现以及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等问题,建议家长通过给幼儿讲故事、看绘本、看动画片等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理意识。对于中班幼儿家长来说,家庭教育指导应偏向于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规矩习惯等方面的引导。大班幼儿家长比较关注 “幼小衔接”问题,教师则应该从多方面对家长进行正确引导,避免焦虑的家长将小学化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强加给幼儿,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应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家长需求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围绕园内课程内容开展拓展性主题活动。通过参与主题课程,让家长与幼儿共同接受教育,在游戏化的环境中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