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婉,刘蔚
(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展现的实用价值和独特魅力让世界看到中医药强大的生命力。中医自信不仅来自疗效的自信,也来自文化自信,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医药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医就是要体会传统中医文化的核心精神,把握中医文化的根和脉。学术界近年来对中医理论进行哲学反思,如从“元气论的本体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阴阳五行学说的方法论”“时空观”等视角开展研究,尤其是关于中医身体观的讨论较多。在西方身体观热潮的影响下,从中医学视域对身体进行哲学审视推进了中医身体观的理论建构,同时也反映了中医哲学从本体论向生成论的转向。从根本上说,中医学作为一门“人学”,是对人体生命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因而中医文化从本质上体现了“生”的文化,是对生生之理、生生之德的崇尚,是生生之具、生生之法的临床运用,是追求生生之效的健康医学理念的实践。文章以中医生命哲学为主线,深入剖析中医文化的根和魂,旨在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中医文化,加强中医自信,提升中医话语权。
中医生命观的哲学智慧在于它以天人合一为生命模式和基本原则,从本体论层面对生命本质进行把握。
中医认为人的生命在万物之中最为宝贵,因而非常重视对生命的养护。中医生生之道以探讨怎样维护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为宗旨和使命。《易传》以“生生”为大自然的基本存在方式,揭示世间万物生成、发展、演变、消亡的原理,“生生”就是不断创造、生长、化育的生成演化过程。同时,“生”表现为天地运行的规律和秩序。《系辞上》中指出,“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乾坤之道即一阴一阳之道,天地的生生不息、大化流行,具有生化万物的功能,所谓“盈天地间只是一个大生”。天地以“生物”为心,以“生生”为大德。
古人通过“类比”思维认为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身亦是一个小天地,无处不与天地相合。“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生有形”[1]245。天道生生,天地万物才有“大生”“广生”,人才能利用厚生。在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范式中,人感天地之气而生,天地生生之气与人体内的生生之气息息相通,气的盛衰决定了人的生长壮老已,因而人的生命和自然是统一的运动过程。“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也”[1]240。天与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受到天地运化规律的影响和制约,“从之则治,逆之则乱”[1]20,因而须顺应天地运化规律,顺四时而适寒暑。刘完素指出:“夫一身之气,皆随四时五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矣。”[2]25人在与天地的“和合”之中生息,人体之气机,无不应天地之气升降而升降。中医临床诊治理念以顺应自然的生命观为基础,形成了整体主义、系统论的健康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理念则主张效法自然、生活起居顺应四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融相通,强调人要顺应天地变化之道。
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建构下,中医认为人应与天地合一,天人是同构、同体,不可分割,因而中医学在理论结构、功能要素、基本属性方面都有着系统论特色。天地人三才互通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根本,在“天地人”系统中,“人最为天下贵”,因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能顺应天地流布化行的规律,能把握和运用“生生”的法则,也最能体现自然界的“生生之德”。中医言天验人,人与天地相参,强调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张介宾说:“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类经图翼·自序》)为医之道要“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只有遵循和顺应天人合一的规律,才能把握生命的奥秘,才能珍爱生命,因而敬畏生命、保全形体是天道。医乃仁术,治病救人是医者履行“宝命全形”的天职,也是医者的“生生之德”的体现。
中医从动力系统的层次上理解生命、理解健康,“气—阴阳—五行”的生命运动演化法则,揭示了生命生长壮老已的基本规律。
中国传统哲学的气一元论,认为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中医不仅认为气是人生命的本原,更是将气作为生命系统的动力所在。人的生命和宇宙大生命一体同构,具有整体性、互动性的特征。天与人构成一个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的动态系统,这个动态系统中充满了活泼的、运动不息的气,即“生生”之气。气的升降出入,在自然界表现为生、长、化、收、藏的季节更迭变化,对人的生理和病理也有着重要影响。故中医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强调人体生命规律与自然节律间的内在联系。气不仅使人体与外界环境交流沟通,在人体内部,人体脏腑身形、精血津液也依赖气的“聚散交感”“升降出入”来实现,“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1]776。因而人的生命活动机理最首要条件是“气”,永不停息的气化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通过气的运动,形神、身心协调相合,气血运行、脏腑肢节联络、上下内外沟通一一得到实现。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真气、卫气、元气、胃气、营气,同时还是人体的某一生理功能,如固护体表、抗御外邪。精、血、津液由气的作用而化生,因而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发挥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所在。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中医通过阴阳学说揭示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规律,认为人体的一切形质结构分为相互对应的阴阳两部分,人的生理功能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阴阳学说阐释了人的形体结构、生理功能,分析病理变化和病因病机,以确定治疗法则和方法,指导疾病诊治,因而成为“医学之要”。阴阳的调节功能是生命自我调节实现内外稳定的关键,从“阴阳自和,病必自愈”“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1]28可见阴阳调和对生命机体的重要作用。疾病的产生则是由于阴阳一方偏胜或偏衰,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张介宾认为,“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偏则气乖而杀物”[3]440。中医的治疗便是使阴阳偏盛或偏衰的身体异常复归于协调平衡的健康状态,由“阴阳失调”转向“以平为期”,通过阴阳双方的平衡协调实现健康长寿。
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的细化,中医通过五行的特性和生克规律阐释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具体描述了生命作为有序、动态、关系的功能性系统如何与天地、与自身相互作用,因而五行学说使中医天人合一理论变得更完善。中医学将人的器官、形体、情志和声音取象比类,“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1]918。中医运用象数思维将五脏、五腑、五志、五神与五行以及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与五行之间的功能关系、动态属性进行类比、类推,将自然界现象与人体的五脏系统联系起来,成为内在功能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统一、相互感应的五行系统。五行之间动态而有序的相生相克的变化,维持着生命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五行相乘相侮的复杂关系则说明了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病理变化,解释了人体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如何失常以及如何重建平衡的机制。
综上可见,气、阴阳、五行的相互协调和平衡,五脏六腑、经络腧穴、身形官窍的相互作用,反映了中医生命观注重动态平衡和联系的整体性。
中医主张身体是“形—气—神”的合一,是人体生命系统的生生演化的物质基础。梁漱溟先生指出,中西医的区别在于“西医是身体观,中医是生命观”,但生命观和身体观并非对立观念。医学本身就是对人的生命奥秘的探寻、对身体奥秘的探寻。中医的身体观是生命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医学理论建构的哲学基础,中医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身体文化。有学者认为,研究身体健康问题、为身体提供医学人文关怀是医学永恒的使命[4]。中医生命哲学的身体观具有以下维度。
气是人体形与神的根本。“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1]352。喻嘉言认为,“天积气耳,地积形耳,人气以成形耳。惟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5]6。人的身心整体是一气所化,形气相感,因此孙思邈说:“人者禀受天地中和之气。”体内的气息更是与心意、情志的精神性、心理性内容息息相关。因而,古代医家及哲学家们都强调“治气”和“养气”的功夫,主张通过调治血气,使气清通,形气互化互养。中医对生命现象、生理病理的解释,是一种动态的机体论、关系论和过程论,且在这三个层次之间的相通、相应中,气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气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和转换的中介。
人的生命活动不能脱离身体这一形质,身体是生命依存的载体。中医的身体包括脏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形体结构,也包括循行于脏腑之内的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以及经络腧穴。具体来说,五脏藏于身体内,六腑相为络属,经络贯穿其间以运行气血,周身上下、内外有机的联系使身体成为动态和谐的整体。中医对身体的认识不同于西医,中医学的躯体构造深受中医重象轻形思维的影响,主张从天道自然规律的认知拓展到人体脏腑形骸的生理功能,如台湾学者李建民所说:“古人论医理与人身虽自成体系,但其认识的背景知识是天学。所谓大宇宙、小宇宙之间的类比便是此理。”[6]51中医的身体观以心为中央,五脏分别与五官、五体、四肢、百骸相应,内外器官之间错综联系及互动,从身体的外部表现能掌握身体内部的病变和异常,即“有诸内必形诸外”,强调身体的内外相感。
《黄帝内经》指出:“何者为神? ……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1]878中医将血气功能活动称为神。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及生命活力的旺盛,便是因为神寓于其中并赋予活力。《黄帝内经》开篇说,“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1]12。中医的身体认知是在气一元论前提下的形神统一论、身心统一论。在形神关系上以形为体、以神为用,主张形具而神生,如张介宾提出“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形神相依,形生则神生,形存则神存。中医强调躯体器官与精神心理层面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五脏五志”说、“内伤七情”说。形是神之舍,但中医更强调“神”的统摄性和主宰性,这种主宰作用,尤其体现在心神对脏腑的主导作用上。根据中医的五脏藏神理论,人的精神活动分属五脏,但最终统一于心神,“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1]58。“心”具有整合形神之机能,神静心和则自安于内,如果心神不能清净,则会形神不安、疾病缠身。
中医通过“究天人之际”从本体论、宇宙论、身体观层面对生命、对人体进行观照,最终从医学观上理解生命、健康和疾病,这是对生生之理、生生之法、生生之具的实践运用。
医学目的是为了人的健康,这也是医学的价值。中医医学模式的最大特点不是以“病”为核心,而是以“人”为核心。东西方医学经历了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模式、机械论模式和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技术和健康理念的发展,现代医学又提出了精准医学模式、循证医学模式、转化医学模式、全科医学模式、整合医学模式等。不管未来究竟哪种医学模式会领跑,都应以人的健康能力和自我痊愈能力为本。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中,医学完全技术化,人体自然环境人工化,虽创造了一个个医学奇迹,但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出现“超级细菌”“耐药性癌细胞”,人体免疫力的下降、抗病能力退化等问题。这样的医学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被不恰当使用。中医的生生之道,着眼点不在疾病,从医术境界上来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千金要方·论诊候》),只有下医才以病为中心。中医提倡调和、发展人的生生之气,医未病之病、欲病之病,帮助病人实现自我的健康和痊愈。中医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运用阴阳五行象数理论,创造了健康医学思维的范式,为未来医学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中医学强调形神俱养,充分尊重和依靠人体自身能量平衡和自我健康能力,讲求人的生生之气通变,维护和提升人体健康。《素问·六微旨大论》曰: “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1]376中医在治疗时讲求因势利导,顺应天地四时、阴阳消长之势,顺应身体的正邪之间的交争,顺应病势和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另一方面,历代医家的养生方法均以顺应自然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1]652。可见中医讲求顺势因时,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尊重人体的自身变化。
中医认为正是生命体内的阴阳更替、五行往复的运动使人体维持相对平衡,得以生存,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的生命机制只有表现为“阴阳和”“阴平阳秘”“五行生克制化”,阴阳五行相对平衡才意味着健康,即所谓“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1]328。时气失常、情志过激、饮食失节、劳逸失度则是人的生命过程平衡状态被打破。
中医学养生理论的精髓在于形神相合,“神”能驭“形”。张介宾说:“人身血气为本,精神为用,合是四者以奉生,而性命周全矣。”中医非常注重治神、守神、精神养生,强调形与神俱。黄帝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1]16长养形体是生命之气的根本,形体养护则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如饮食有节、按时作息等。张湛曾在《养生集叙》中提出养性“十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中医从身心、精气、形神三个层面来谈养生的具体方法,这也是养生的三重境界:首先,饮食有节,谨和五味,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为养身之法,是养生的初级阶段;其次,少欲以敛精,服食以养气,导引按跷,为养气之法,是养生的中级阶段;最后,和喜怒,安居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养神之法,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故王冰认为养生防病“外不劳形,内无思想,故形体不敝,精神保全,神守不离,故年登百数,此盖全性之所致尔”[1]8,通过清净养神、淡泊宁静来舒缓精神和调养情趣,达到养生健体的作用。
中医重视养生保健、强调预防疾病、崇尚“治未病”的健康医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平为期”的医疗模式,主张激发人体的生生之气以扶正祛邪治疗疾病。从上述可看出,中医医学观包括诊疗观、养生观、预防观等,渗透了中医对生命本身乃至整个宇宙时空的理解。把握中医对生命认识的特质,应强调本体论、宇宙论、身体观和医学观层面的相贯通。在本体论层面,人的生命与天地同体同构;在宇宙论层面,人的生命活动遵循与“气—阴阳—五行”相应的生命规律;在身体观层面,中医学身体是身心合一、形神合一的身体。正因为中医生命观强调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形神一体、内外交感,以整体论思维方式认识生命和治疗疾病,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医学观。中医生命观与现代以“人”为中心的健康医学模式相契合,与现代大医学大卫生背景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需要相适应。随着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质量、更多元化的要求,中医生命哲学对人们的生命健康维护和提高健康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文章也是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坚持中医思维、牢牢把握中医药文化的根与魂、传承和创新中医药的有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