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鸭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

2021-12-04 09:34周广驰
畜禽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鸭舍浆膜雏鸭

周广驰

(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聊城 252000)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家禽养殖,使养鸭业得到了迅速的增加,并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当前我国的养鸭业成本逐步降低,对家禽市场的发展有较大地帮助,由于集约化养殖下的肉鸭数量、养鸭密度均与传统养殖存在较大差异,使得鸭病的危害性更强,爆发后对养殖户的经济造成较大损失,同时对养鸭市场的稳定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养殖的安全性,避免鸭病大范围暴发,需要对规模化养鸭存在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1 常见疾病类型及发病原因

1.1 浆膜炎

鸭疫巴氏杆菌是浆膜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浆膜炎的发病季节性特点不强,但存在春秋两季集中发病的特点,浆膜炎的传染性强,主要集中在8周龄以前的雏鸭中,雏鸭一旦出现浆膜炎,死亡率可达30%[1]。浆膜炎的主要发病原因,除感染外养鸭密度过大导致鸭舍空间紧张,也是导致浆膜炎发病及大量感染的原因。一些养殖户为了降低鸭舍的清洁频率,利用稻壳等铺设鸭舍,无法做到及时清理,也会增加细菌的增殖,导致感染概率提高。

1.2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在养鸭业中的发病率较高,主要由幼鸭口、伤口感染以及蛋壳感染等原因导致发病。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鸭舍卫生不达标,无法做到定期消毒及通风,对于存在伤口的幼鸭无法做到有效处置,同时养鸭密度过大也是造成大肠杆菌病的主缘原因[2]。如存在蛋壳感染,雏鸭刚出生就会感染大肠杆菌病,造成大量雏鸭死亡。

1.3 鸭霍乱

鸭霍乱是危害性最强、最为常见的养鸭疾病,鸭霍乱主要发生在4周龄的鸭群中,患病鸭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多杀性巴氏杆菌,排泄物随水源、饲料乃至器皿中传播至整个鸭场,造成鸭群大规模感染和死亡。外界和自然界中存在霍乱的概率也较高,如肉鸭误食携带病毒的昆虫等,也会增加其霍乱感染及传播的概率[3]。

2 不同疾病症状表现

2.1 浆膜炎

浆膜炎属于急性发作类型,肉鸭多出现失眠、 缩脖或喙触地面表现,同时出现不愿走动、打滑等,严重时病鸭出现仰卧、双腿滑动表现。晚期肉鸭出现眼部浆液或黏性分泌物,羽毛脱落。最终出现头颈歪斜、死亡。对病鸭进行解剖观察后发现,发病后肉鸭的心包膜出现增厚、混浊表现,肝脏纤维素性薄膜生成,可轻易剥离,需要通过病原菌鉴定才能有效观察与区分症状[4]。

2.2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多存在于2~6周龄的鸭群中,其症状与浆膜炎病鸭相似,因此从外观与传统方面无法做到有效区分,需要通过病菌分离才能取得显著的区分与观察,大肠杆菌病的神经性症状较少,因此更加难以被发现。

2.3 鸭霍乱

病鸭在出现鸭霍乱后,存在较为严重的精神萎靡、消化不良、呼吸困难症状,由于肉鸭的喉头处存在大量黏液,使肉鸭的吞咽受到影响,导致其出现“摇头”表现,患病后肉鸭的粪便处于灰白色,偶尔出现便血,患病后肉鸭的死亡速度较快,对肉鸭进行解剖后可以观察到肝脏肿大、坏死灶[5]。

3 疾病防治措施

3.1 改善鸭舍卫生环境

针对规模化养鸭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后发现,大部分疾病发生,与鸭舍卫生环境差、清洁消毒不及时,养鸭密度过大有关。为减少疾病的发生,需要保持和控制鸭舍的环境卫生,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养殖标准设置鸭舍的养鸭密度,加强卫生环境意识,针对不同阶段的鸭进行分开养殖,育雏室需定期清洁消毒、利用高压水流对鸭舍的地面(网面)、饲料盘、水槽进行冲洗,封闭室内门窗后利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对使用垫草的鸭舍,应做到定期频繁更换垫草,以减少潮湿垫草产生病菌的概率[6]。

3.2 疾病的防治用药

应积极为雏鸭及不同日龄的肉鸭开展疫苗预防与抗生素治疗,研究证实大部分疾病通过使用丁胺卡那霉素、头孢类、阿莫西林、新霉素等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后可产生较好的治疗作用,还可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开展药敏实验,确认高敏感药物后进行治疗,以减少用药剂量与病鸭的治疗压力。其次,可利用蜂胶灭活疫苗、油乳剂疫苗、氢氧化铝胶疫苗等进行疾病的预防,尤其针对鸭霍乱的预防效果显著。同时由于药物、疫苗存在较为严重的地域性,使疫苗与药物的使用便捷性受到影响,且注射部位长时间用药后会出现肉芽肿,养殖户不可完全将肉鸭的抗病、治疗寄托在药物中,如长期使用药物,肉鸭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因此对肉鸭的治疗用药需要格外重视。可见预防疾病是保障肉鸭正常生长,稳定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7]。

3.3 设置科学的鸭群分舍

不同日龄的鸭群在日常活动中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差异性较强,使得不同日龄的鸭群混养条件下,对抗病的压力增加,也使不同日龄鸭群在饲养过程中出现的感染风险增加。利用科学的分舍方式,将不同日龄的鸭群进行分开饲养,能够有效减少幼鸭感染细菌,对鸭舍的消毒、维持较好的养殖环境有较大帮助。积极调整鸭舍的养鸭密度,避免小面积、高密度养殖,在减少疾病发生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同鸭舍内感染的数量,减少经济损失。一旦暴发疾病,则需要将患病鸭及其同鸭舍、附近鸭舍的肉鸭隔离治疗、观察,对已经死亡的病鸭进行解剖观察后,利用焚毁、深埋方式处理,避免病菌扩散,同时对鸭舍进行清洁和利用有效方式消毒,控制疫情发展,避免经济损失进一步扩大。

4 结语

规模化养鸭已经成为我国肉鸭养殖较为常见的类型,也是未来我国肉鸭养殖的发展方向,规模化养鸭能够有效缩减成本,改善肉鸭品质,提高养殖安全及经济效益。但规模化养鸭模式下,肉鸭常见的疾病类型较多,一旦暴发疫情,则会影响鸭场的养殖安全与经济效益,甚至导致养殖户遭受严重经济损失,增加市场的安全性风险。规模化养鸭的疾病防治是目前家禽养殖行业十分关注的问题。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浆膜炎、大肠杆菌病、鸭霍乱等,均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感染,造成肉鸭死亡,且上述疾病在不同日龄的肉鸭中均有发病,使得在养殖全阶段,都需要进行积极的疾病防治。通过积极的疫苗干预、鸭舍设置、鸭舍消毒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规模化养鸭出现的疾病,通过改善鸭舍卫生环境、积极用药与设置科学的鸭群分舍,能够降低规模化养鸭疾病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鸭舍浆膜雏鸭
蛋鸭养殖春夏季节管理技术
淀粉/聚丙烯酸酯共混浆膜的吸湿放湿性能探讨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安徽某地鸭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对浆膜炎预防效果的评估
夏养肉鸭注意三要点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最美的童年在乡下
豫南地区规模化养鸭 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