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
(长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徽长丰231100)
我国松树种植数量巨大,但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长,在创造了可观经济收益的同时,更受到一些常见松树病害的侵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病原的进化与变异,从而产生新的病害,对我国的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松落针病(Pine needle cast)又名松苗落针病,松林落针病,是世界性的常见病害,分布在欧、美、亚洲许多国家。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如辽宁、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安徽和广西等。松落针病主要危害油松、樟子松、红松、白皮松、华山松、马尾松、新疆五针松、赤松、黑松、黄山松、大别山五针松、海南五针松、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乔松、湿地松、火炬松等二针松和五针松,通常侵害2年生针叶,有时1年生的亦被害。笔者针对该病,从病原、传播途径、发病症状以及防治对策方面进行专业的探析,旨在为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通常认为松落针病是指由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星裂菌目斑痣盘菌科的散斑壳属(Lophodermium)真菌性病原引起。20世纪70、80年代,Minter认为欧洲各种松树针叶上至少存在4种散斑壳,它们在形态学和生态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而把着生于松树上的其他种当作一类无致病性的腐生菌。其中扰乱散斑壳(Lophodermium seditiosum Minter,Staley et Miller)是引致落针病的主要病原。
扰乱散斑壳菌的子囊盘长椭圆形,表面灰色,遇湿显黑色。周边线明显,稍突出松针表面。自子囊盘中间作纵切标本片时,可见子囊盘为全表皮下生。基壁线为黑色。子囊盘顶部开口处有唇状细胞结构,多无色,有时为灰色。子囊圆筒形,大小为(120~170)μm×(9~13)μm。子囊孢子线形,单胞,无色,大小为(83~120)μm×(2~3)μm。侧丝较直,顶端膨大不明显,有时弯曲,大小为(138~145)μm×2 μm。无性型为Lophodermium rostrupii Minter,分生孢子短杆状,无色,单胞。
松落针病病菌大多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落地针叶上越冬,有的在树上针叶上越冬,次年3—4月间形成子囊果并发育成熟,4—5月产生子囊孢子。遇雨或潮湿条件,子囊果吸水膨胀放射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从气孔侵入,潜育期30~60 d以上。一般侵染2年生针叶,后期可侵染当年生针叶。多数无再次侵染。
子囊孢子飞散和侵入的最适日均温25℃,相对湿度90%以上。在子囊孢子放射期,如持续阴雨,降水量又大,则抑制孢子飞散。但在干旱条件下,虽然子囊孢子成熟,子囊盘也不开裂放散子囊孢子,而且开裂但还未放散子囊孢子的子囊盘又会闭合起来。因而延长子囊孢子的放散和侵染时间。
松落针病的发生与坡向关系不明显,坡位、树种的组成、林分密度和郁闭度与松落针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一般坡下腹位发病较重,上坡明显发病较轻;人工纯林病害的发生程度最重,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混交林的发病程度较低;林分密度越大发病越重;郁闭度越大发生越重,反之则轻。
病害的发生和土壤类型也有一定的关系。石质棕色森林土壤类型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均高于暗棕色森林土壤类型。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和钙、镁元素含量均随着病重而呈现减少趋势,速效氮表现最明显。随着土壤pH逐渐降低,酸性增加,松落针病的发病程度逐渐加重。
幼林发病率高,易成灾,20年生以上大树较少发病。一般郁闭度大的林分较郁闭度小的、林冠下部针叶较中上部针叶、林内立木较林缘木、孤立木、被压木较生长旺盛木、高海拔较低海拔、高山迎风面比背风面往往发病重。林相被破坏、林地干旱、土壤瘠薄、病虫害严重、抚育管理不善,常发病严重。地势低洼、苗木过密、通风不良的圃地,发病亦重。
松落针病在苗圃和幼林中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苗圃可因该病的流行而毁产。常见的落针病有以下2种:
发生在苗圃中1~3年生幼苗的松针上。1年生幼苗病时,绿色松针上出现退绿斑点,逐渐扩大变黄色至黄褐色,有时发展成段斑,斑上常流出少量松脂。8月中、下旬,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状的突起,为分生孢子器。次年春,病针变枯黄色,并继续产生小黑点状的分生孢子器,7月中、下旬再产生黑色长椭圆形的子囊盘,表面灰黑色,湿后变黑色,有明显的周边线,稍突出于松针表面,成熟后沿子囊盘的长轴生一裂缝。松针上无黑线纹,但湿润后常有隐约可见的极淡的褐色横线纹,以此可与另一种落针病相区别。2~3年生松针病后,常出现紫红色或红色条斑,越冬后枯黄,不久便脱落,顶芽枯死而流脂,有时全苗枯死。病害的流行与空气湿度高有密切关系,在低洼积水或土壤板结的苗床上易发病且重,密集的苗木在多雨季节中病重。病菌以菌丝在松针中越冬,或在落针上以子囊盘越冬,次年8月下旬产生子囊孢子,释放后成为侵染松针的接种体。
多发生在人工幼林及天然松林中,为害2~3年生松针和衰弱的松针。先自树冠里层和下部松针发病,逐渐向上向外侧蔓延。松针病初产生褐色点斑,中心部常有松脂,扩大后成段斑,病斑相连时松针枯黄,并产生黑色横线纹,不久在枯针上产生小黑点状的分生孢子器,此时病针开始脱落,落在侧枝或地面上,次年产生黑色椭圆形子囊盘。
引起松针病害的真菌大多具较强的寄生性,加之松树针叶系多年存活,表面有蜡质、光滑不易附着杀菌物质等,因此要根据病害的发生特点,综合多方面途径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严格检疫,发现病苗要及时烧毁或深埋,防止病害蔓延。严控病苗外运和上山造林。
对苗期的落针病,应以育苗管理措施为主。对苗圃内和周围大树修枝,将染病枝叶运出处理;向苗木喷药时也向大树喷药;拔草、间苗和苗木换床时,剔除弱苗和病苗,并运出处理;育苗或换床时作到不重茬;及时撤防寒土,撤土后浇水;增施有机肥料,提高苗木抗病能力。
于子囊孢子飞散传染期间,进行放烟、喷雾、喷粉等的药剂防治。可使用安林1号、五氯酚钠、百菌清、硫磺等烟剂,或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铵、代森锌的200~1 000倍液,其中以用7.5 kg/hm2硫黄烟剂和代森铵液200~300倍液效果为好。
目前在少数松针病害上已发现一些有防病作用的益菌。辽宁省曾利用引进贵州马尾松针叶上分离到的假单胞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对红松落针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2种抗生细菌对病菌子囊孢子溶菌率分别达76.47%和77.94%,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在安徽省发现散斑壳菌的重寄生菌散斑壳枝孢(Cladosporium lophdermii),该菌能溶解散斑壳菌的子囊盘,但能否用于松落针病的生物防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针叶表面形态与抗病性关系的研究表明,在林地中表现抗性的优势树与连续多年发病树的针叶气孔形态有明显差异.这为选择抗性树种提供了依据。在对大面积发病林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表型综合判别,选出抗病优势树种,再通过接种试验,重复测定,培育抗病无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