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东 孙宁成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高校辅导员制度也不断变革,辅导员队伍逐渐形成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职与兼职结合的架构。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逐渐成为很多高校学生工作的有利举措。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愈发凸显,吸引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担任高校辅导员是新时代高校的使命和内在要求。高等教育没有一流的教育和管理人才,也很难培养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流人才。因此,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以人为本,研究兼职辅导员当前工作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构建兼职辅导员职业发展长效机制,对于未来辅导员队伍的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最大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辅导员入职门槛一般也要求研究生学历及以上,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教学分工日益明确,高校在兼职辅导员队伍的组建上,逐渐倾向于在校研究生群体。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篇名”为检索项,检索关键词“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共有53 篇,其中期刊论文47 篇,硕士论文6 篇。不少研究者对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以下简称研究生兼辅)工作和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主要从研究生兼辅产生背景、优劣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生朋辈角色明显、热情高,同时有利于研究生自身成长;但工作经验能力不足,具体角色定位模糊易冲突,以及自身协调学业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具体改进建议和措施方面,不少研究者主要集中于研究生兼辅的选拔、培训机制和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等层面,提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总体上,研究内容主要基于高校管理层面,但忽视了研究生兼辅另一种角色:学生,他们是高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一类特殊群体。关注研究生兼辅的特殊双重身份,就是要结合研究生兼辅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与工作岗位所赋予的特殊职责和要求,一方面研究生兼辅的政治思想状况和未来职业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聚焦点;另一方面研究生兼辅职业认知和角色定位等,直接关系未来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职业素养水平。这使得以职业发展视角,研究研究生兼辅实际工作状况、职业规划状况等就显得尤为必要,而目前尚无相关研究。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问卷调查对象是N 大学全部27 名研究生兼辅,有效问卷26 份,有效率达到96%,调查问卷中的部分题目采用李克特(Likert)法。问卷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政治面貌、任职年限、所学专业类型、学生干部任职情况;第二部分是当前工作状况,包括担任兼辅动机、培训指导、工作职责、工作量、工作方式、工作待遇等情况;第三部分是职业认知体验和规划,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感、职业认知、未来职业规划等内容。个案访谈对象是部分研究生兼辅成员。
被调查对象中女生比例超过80%,以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为主,无博士研究生学历;所学专业与辅导员职业相关的专业(教育、心理、管理和思政类)的人数超过一半;高达96%人员有一年及以上学生干部任职经历,其中10 人还担任校院学生组织主要负责人;超过80%人员曾经有过研究生助管或助教经历,近85%人员担任兼辅岗位一年以上,说明成员整体上具备了一定的学生工作能力。
从事兼辅动机方面,近85%人员关注内职业生涯发展要素,选择“职业发展”和“实践锻炼”,只有4 人关注外职业生涯因素;学院指导方式,以平时工作具体指导和定期工作交流反馈指导为主,两者兼备的占据57%,超过92%人员反映和指导老师关系比较好或非常好;50%人员的工作分工由学院直接安排,34%由双方协商确认,只有16%是个体主动取得;近80%人员认为工作开展上有部分自主权,这说明大部分兼辅实际工作与专职辅导员相差较大,这也与其较强的职业动机形成鲜明对比。
据调查,该校兼辅工作几乎覆盖了辅导员所有职责内容,近90%人员协助专职辅导员开展年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年级人数上差异性较大,从120 人到600 多人不等;近90%的人平均每周工作18 小时以上,65%超过24 小时,按照每天8 小时工作换算,已经相当于3 个工作日;近80%认为在工作、生活和学业协调方面有一定压力,其中3 人认为压力很大。
据调查,近六成人员工作津贴来源于学校统一发放的标准,这部分人员中36%对于工资津贴不太满意,甚至不满意。据了解,该校兼辅工资津贴统一以所在省最低标准(12 元/小时)、每周工作25 小时标准工作时间测算,而不少对象工作时间在30 小时以上,已经超过标准时间。若成员有相应指导学院补贴,满意度也随之提高,说明工作津贴对于工作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据调查,成员对于岗位上的培训和成长需求多,包括职业宏观层面的职业工作理论体系,职业技巧方面的突发事件处理和心理咨询方法等。访谈中发现,N 大学相应管理部门不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包括理论培训、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对于学校培训工作,所有对象选择了满意及以上,有30%选择了很满意,说明成员对于最核心的培训内容把握较准,满意度较高。
据调查,只有15%成员认同辅导员的重要地位,定位较准确。过50%以上人员定位为辅导员助手,而研究生助管也是辅导员助手,说明部分兼辅人员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特性不明显。进一步发现,这其中65%人员工作上没有自主权,这说明自我定位与工作实际自主权有紧密关系。
据统计,所有成员兼辅工作时间均在一年以上,工作都较为满意。但仅有27%人员表示会将辅导员作为未来职业选择。据调查,选择辅导员职业的因素比较多样,主要集中在“高校工作环境”“自由时间多”“学生成长帮助”上,包含了职业规划发展的“内”和“外”职业生涯要素,说明成员职业规划意识较为理性和全面。在不选择因素上,主要集中在“辅导员职业因素待遇不高”“工作时间界线模糊”等“外职业生涯”要素,而职业专业性发展、工作价值等“内职业生涯”要素较少考虑。访谈中发现,部分调查对象对辅导员角色和职业核心素养要求不甚清晰。
2006 年9 月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第三条对“辅导员”概念做了详细的界定,即“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对辅导员工作职责和内容也作了明确说明和要求,但是这主要适用于专职辅导员,并不完全适用于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界定“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概念内涵就成为关键的第一步。
“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概念内涵界定先要考虑研究生群体特征,特别是职业发展特征。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对于未来职业发展充满期待,对于自我实现和服务社会有着迫切的需求。调查中发现,部分研究生兼辅在经历一年的实习锻炼综合考察后,享有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同时也在工作中得到专业人员精心指导、培养。这部分兼辅更倾向于定位自身角色为“辅导员”,其未来选择辅导员职业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自身定位为“辅导员助手”或“高年级学长”的比例,说明研究生兼辅自身定位影响着职业认同,而职业认同是职业规划的重要影响因素。
“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概念内涵界定还需围绕研究生兼辅岗位的定位和作用。一般认为,“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是研究生“三助一辅”实践锻炼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制度是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发挥大学朋辈教育、加强师生沟通的有效平台,更是专职辅导员队伍培养的孵化器。培养一批明晰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路径,清晰辅导员职业价值,内在认同辅导员职业意义的研究生兼辅具有战略意义,这从源头上解决了高校专职辅导员后备军的培养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概念和角色定位是:作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协助专职辅导员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师生沟通、朋辈教育、创新服务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是辅导员队伍的后备军。
依据“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概念和角色定位,研究生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工作职责、界限和要求逐渐清晰,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管理制度体系。
1.改进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参考专职辅导员招募要求,增加心理普查、班级活动开展和试用考核等制度,提升招聘研究生兼辅的专业性和管理的科学性;明确校院管理职责和分工,学校管理部门侧重于政策制定、理论培训和统筹调配,学院侧重实务培训和具体指导,建立工作案例库,实施总结和反馈等;在广泛调研基础上逐渐建立动态灵活的兼辅工作补贴和工作量考核制度。
2.建立职业生涯辅导制度。以研究生兼辅技能大赛、工作坊和课题研究项目等为驱动,搭建校院研究生兼辅辅导工作平台;建立多工作案例分析交流分享机制,以名师一对一等形式,指导研究生兼辅形成个性化辅导方案;在后期正式招聘环节,可根据现实表现,提供诸如招聘辅导员政策倾斜、就业指导服务和推荐等支持。
3.完善内外支持系统。目前,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存在一些壁垒,部分实践岗位锻炼与课程学习、导师项目相冲突,可尝试建立部分专业研究生培养与研究生兼辅工作的互通机制,建立相应实践学分认定,实现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协同运行;对于部分理工科高校和没有研究生培养的高等院校,可以在省市级层面,建立各高校研究生兼辅工作的互动交流机制,这也有利于各高校人才互动、工作经验分享;建立研究生兼辅指导和培养奖励机制,为培养指导兼辅的相关人员给予工作认定和奖励激励。
每个个体在新的职业环境里,都需要经历一个学习、调整、适应和再学习这样反复循环递进的过程。针对辅导员职业综合性和专业性兼具的特点,研究生兼辅要积极参与各项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专业技能培训,突破思维局限和本专业局限,扩展学习范围,培养成长型心态;积极与导师、指导教师和专职辅导员沟通,依据个人专业背景,兼顾专业学习和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探索建立个人工作提升计划;个体都具有个性化特征和气质性格,可根据自身优势和气质性格特点,利用专长,发挥自身潜力,提升职业核心素养,逐渐建立职业自信和职业认同;对突发事件处理、经典案例及时总结反馈,调整工作方法,不断获得个人生涯成长,提升职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