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由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并邀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省茧丝绸协会、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站、昆明市农业科学院、曲靖市经作站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在蒙自市草坝镇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选育的果叶兼用桑树新品种“云桑7号”进行了现场鉴定评审。专家组一行在实验桑园现场考察了“云桑7号”的生长状况,并听取了选育团队就该品种的选育背景、选育目标、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征及特性、品质鉴定及产量分析和区域试验结果等进行的汇报。专家组认真审阅了试验数据资料,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质询和讨论后,同意该品种通过现场鉴定评审。
“云桑7号”是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资助下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为果叶兼用桑树品种,属白桑种。主要农艺性状为:叶长24.0~28.0 cm,叶幅20.0~24.0 cm,节间距3.0~4.0 cm,果大肉厚浆多,果长2.5~4.5 cm,果横径 1.5~2.5 cm,单芽平均座果4~6粒,最大单果可达12 g;椹果成熟黑色,光泽度较强;耐剪伐,植株生长势旺盛,生长迅速,发条力强,侧枝较多;在蒙自市的发芽期为1月上旬,开叶期为1月中旬至1月下旬,桑果成熟期为3月中下旬,比“粤葚大十”稍晚,但是早于“云桑2号”,其无明显的顶端优势,结果较多,产果量高于“云桑2号”。此外,该品种成熟的果实形状大外观好,商品价值高;鲜果的品质优,水分、灰分、总糖、总酸、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适中,花青素和氨基酸总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