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我们党依据新的历史条件审时度势,对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进一步规划发展提出的新定位,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方向,并且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支撑。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和高校党员队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党支部建设中最基础的一环,是高校教育事业、管理党员队伍、布置教学任务、规范高效党组织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依据党组织对高校教师党支部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在加强夯实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基础上,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升其自身的组织力。为高校完成以德育人的教学目标、增强党组织自身的生命活力、贯彻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功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构建校风严谨端正的校园文化提供重要组织保障。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最基层的单位,最基本的党组织,它首先服务于高校,服从于党,其自身的政治属性特点决定了它的工作围绕着政治功能开展。政治建设其重要性无需多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意在指明政治建设是新时代的支部工作首要任务,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其他各个方面建设。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基础,“政治建设”的首要位置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一定要搞清支部建设的中心思想是围绕政治建设开展。
1.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发展要谨遵培养“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思想意旨。不断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指导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实际工作,始终追随党的高度和水准,保持自身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并且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政治引领与师生建设支部的初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支部组织力的提升注入不竭动力。
2.要着力把政治学习落实到位。政治学习不可一蹴而就,一味地追求突出政治功能是片面的。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与现实情况相结合,根据师生的思想高度量身而订,从而更好地激发广大师生投入建设支部的热情。作为当代的党员教师应适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支部应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进行党的属性锻炼,制定学习时间,在党支部活动中,赛出风采、做好表率、跟随党心、始终树立好先锋形象,彰显教师党员光辉的使命感和强大的正能量。
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而提升组织力。无论是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还是支部组织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党的全方位领导,它们都是党在高校教育中孕育的一粒种子,从萌芽到成长都需要党孜孜不倦的哺育、滋润、看护。党员教师要真正做到与学生群体相亲相爱、深入学生群体内部与学生打成一片,倾听心声、诉求,做好真正的“带头人”,开展多元活动,贯穿日常教学,充分唤起高校师生的积极主动性,以更好地沿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前行,真正确保以政治功能引领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
制度建设是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中敲门砖般的存在。一套监督有力、相互服务、标准规范的党建工作制度对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以及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制度建设保障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的提升和改善。在高校教师党员、学生群体的共同努力下,一同摸索适用于学习、生活、实践的党建工作制度。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建设离不开制度建设的完善与落实,只有这样,高校教师党支部才能物尽其用发挥其最大作用。
1.共建相互帮服机制。高校党支部的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缺一不可。一方面教师党支部建设应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确保学生拥有最好的教育、最舒适的学习环境、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党支部又是服务型组织,经常了解教师情绪、生活诉求,用以支部制度优势,及时解决问题。支部互相帮助的服务机制严格贯彻了我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校教师党支部虽是最基本的单位,但我们都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由小见大,细节决定成败,完成好教师支部的帮服工作只是提升组织力的第一步。
2.逐步构建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教师党支部评价考核是根据一段时间内教师党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的总结,同时也是确保支部工作活动顺利开展、有效进行的重要力量。制定评价考核体系时,要注重严谨性,严格遵守党章开展工作目标,同时也要兼顾全面整体性,考核指标不再是单一的工作业绩,也要把教师的个人品德作风纳入考量范围。通过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严格地指导监督,逐步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党支部科学发展。对于教师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督促解决,定期或随时进行考核检验,对于表现出众的,应及时表扬鼓励,使考核评价体系真正落实到服务群众、支部建设中,同时也鼓励了教师党员的主观积极性,制造了党建正能量的工作氛围,促进了教师党支部组织力的提升。
3.推进标准规范化设置机制。在日常支部管理中,党支部的设置标准规范对落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十分必要,如何科学地优化教师党支部设置也是一项重要课题。一是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科优缺点的前提下,分配5到10人为一个单位组织,关起门来把自家的情况弄清,制定相对应的对策解决自身问题,保障党员在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严格按照党章规定,扎实推进定期开会制度,在支部的带领下定期对党员进行爱国培训、党建关怀等专项培训工作。三是引导教师党员终身学习,以身作则是党支部标准规范化设置的内在动力,利用自身优势深入群众工作更是尤为重要,进而由内到外地提升组织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鲜明地体现了党支部的责任主体制,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也赋予了党支部创新的任务。创新不是一味想当然地追求未知,而是要在继承精华的基础上,共携新的优势一并前行探索。创新教师党支部工作形式,使党员工作效率又快又准,并且真正让党员把党支部当作家一般的存在,让党员拥有心灵的栖息地,情感的寄托处,在工作中体验生活真谛。
1.注重沟通互动。当今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互联网信息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建工作也要作出相应改变,不可以只是单一的灌输式,而应该是双向沟通互动式工作,集思广益,为探索更合理的工作模式共同努力。此时“带头人”的作用显得极为突出,在党员工作中,应秉承着党性觉悟,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懂得管理方法,唤起党员工作热情,在科学合理工作中,改进工作方法,探索工作新模式。
2.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一是教师支部可以适当开展党日主题活动,教师结合专业领域特点,有效地对党日活动内容、形式进行策划,带动党组织学习兴趣,激发党员活力。二是组织党课视频比赛、情景模拟演练、党日设计大赛等充实业余时间并提升组织力,引导党员团结一心参赛,带动支部活动内容和形式创新。三是为党员提供品牌建设平台展示自身,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开展教师学科特色活动,从内满足党支部发展的创新性需求。通过创新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真正使得教师党支部的优势落到实处,推动高校发展。
3.焕活多元活动载体。充分发挥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媒体传播途径对党员的新鲜吸引力,通过创新党支部信息化平台、建立支部微信工作群、创建党建微信公众号、注册申请党建微博账号等方式全方位覆盖工作。通过多元信息化的载体,使得教师党支部的工作更加精准、快速、有效,一改以往命令式的传达通知。教师党员可以凭借多元的载体自行学习、交流经验、分享资料,为更好地进行党支部工作管理提供广泛的思路,从而促进组织力的提升。
透过历史的镜子,我们清楚党的组织力在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指基层党组织为完成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实现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而组织凝聚动员影响基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能力。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党支部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领导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对党组织力的影响巨大。由此可见,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对高校党组织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不仅影响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而且影响党组织功能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做过这样的表述,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因此,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牢固地基。
总之,对于高校教师党支部来说,从支部部门实际出发,结合教师学科、专业领域等实际,从巩固政治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党支部模式等方面的革新入手,提升组织力,教师党支部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得到大幅提升。教师党支部沿着党的路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切实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大学发展壮大,贡献了高校党组织工作管理的新思路,为高校与时俱进的成长焕活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