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人民政府,四川 青川 628100; 2.广元市青川县竹园镇人民政府,四川 青川 628100)
牛布病属于人畜共患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布鲁氏杆菌。该病危害性较大,传染性较强,患病公牛会出现睾丸炎,关节炎,配种能力明显下降,患病母牛会出现流产、死胎等现象,人感染布鲁氏杆菌后,会出现低热、多汗、疲惫、关节疼痛等多种症状,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损失,影响畜牧业稳定生产与发展,因此,分析牛布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川县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下辖12个镇、8个乡,常住人口15.6万余人,总面积3 216 km2,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迟、夏短、秋凉、冬长,立体气候明显。青川县有着丰富的资源,为肉牛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近年来,青川县政府大力扶持肉牛养殖业发展,积极出台相关扶持、优惠政策,推动了肉牛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当前,肉牛养殖已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极大地推动了青川农业的高质、高效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促进了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但是,当前青川县在肉牛养殖中也呈现出诸多的问题,如:饲养管理不到位、疫病防控不及时,由此增加了疫病发病率,布病就是其中之一,严重危害牛和人的健康,影响养殖效益。为推动青川县肉牛养殖业良好发展,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养殖场户应高度重视布病防治工作[1]。
布鲁氏杆菌属绝对嗜氧性细菌,近似球杆状,在低温干燥环境下,病菌存活能力极强,60℃环境下30 min即可将病菌杀灭。布鲁氏杆菌对来苏儿、新吉尔灭等消毒药剂均敏感,链霉素、土霉素以及四环素等药物都能够有效杀灭布鲁氏杆菌,因此在治疗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布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牛,相比较而言,成年母牛发病率高于公牛和犊牛。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牛、带菌牛。健康牛直接接触病牛和带菌牛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即可导致患病;或者间接接触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槽具等,亦可导致感染发病。病菌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多种方式传播。此外,该病还会发生于人、羊、猪等多种动物,所以要高度重视防治工作[2]。
牛布病潜伏期短的为2周,长的为6个月,不同病牛所表现出的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母牛患病后以流产症状为主,母牛流产前乳房胀大、阴唇红肿、阴道黏膜红肿并有结节,颜色为红色,呈米粒状,阴道持续流出灰色黏性分泌物,最终流产。母牛流产后会出现胎衣滞留,并排出大量棕红色分泌物,恶臭味熏天,此症状会持续1~2周。其次,流产后的胎儿大多死亡。再次,患有布病的公牛,会出现阴茎红肿症状,同时伴有睾丸炎及附睾炎,睾丸肿胀有痛感,体温升高。最后,个别牛感染布鲁氏杆菌后会出现关节炎症状,前肢水肿并发滑膜炎,后肢肿胀,全身淋巴结发炎。
目前,牛布病的临床诊断可采用下述方法。首先,结合患病牛的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的诊断,如:母牛流产、死胎;公牛睾丸炎、附睾炎等。其次,可采用血清学诊断技术,无菌环境下采集病牛血清然后进行稀释,蒸馏水和牛血清比例为100:1,然后进行试验凝集试验,如有50%以上凝集显现可确诊。最后,采用细菌学诊断技术,选取病死母牛胎衣、脾脏及肝脏等病变组织制作成膜片然后染色,使用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有大量近似球杆状的病原体且颜色为红色即可确诊。
目前,临床上对于患有布病的牛不允许治疗,应及时扑杀患病牛。但是,针对价值较高且有治疗意义的病牛,应及时进行隔离诊治,然后对症下药。首先,针对流产继发子宫内膜炎的病牛,可使用0.02%呋喃西林溶液冲洗病牛子宫和阴道,早晚各1次,连续冲洗3 d。阴道无分泌物流出后使用1%高锰酸钾溶液继续清洗,早晚各1次,连续清洗2 d,加快排出残留分泌物。其次,患病牛应补充充足的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口服补液盐,提高病牛体质。再次,肌注600万IU青霉素、400万IU链霉素,早晚各1次,有效预防继发感染。接着,可配合中草药治疗:25 g连翘+25 g白芍+25 g双花+25 g熟地+25 g当归+25 g白术+25 g川芎+30 g黄岑+50 g益母草,将上述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开水冲调,温后灌服给病牛即可,1次/d,连续服用7 d。最后,针对病牛的流产物、分泌物、排泄物及胎衣,要做好消毒及无害化处理工作,有效杀灭传染源[3]。
布病高发背景下,青川县政府部门要积极做好布病防控宣传工作,成立专门的布病宣传队伍,定时定期地深入养殖场户、屠宰企业宣传和布病防控相关的知识,促使其充分意识到布病的危害性,提高防控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广播、广告、抖音、微信等多种形式落实布病防控宣传工作,掌握布病防控专业化、规范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布病防控科学化水平。
布病传染性较强,危害性较大,但个别牛患病后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极易被忽视,最终导致布病的大面积传播和扩散。所以养殖场户要定期做好对牛群的健康检疫工作,制定科学的检疫计划,选择春秋两季及时进行健康检疫,疫病高发区应适当增加检疫频率和密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牛,实现对布病的有效控制。
肉牛养殖中,应遵循自繁自养的原则,避免疫病的传入,培育健康的牛群。如必须要引种,则要提前做好调查工作,避免从疫区引种,禁止在疫病高发期引种。同时要对引种牛场和牛进行健康检疫,查看疫苗接种情况,保证疫苗接种齐全。引种后的牛应隔离饲养1~2个月,在这期间应密切留意其健康状况,确保无异常的情况下方可合群饲养,以此来避免疫病的传入,保障牛群健康生长[4]。
做好消毒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杀菌灭毒效果,为牛群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降低布病发病率。①养殖场户应结合养殖规模、数量、布病流行特征、规律,制定科学可行的消毒方案和计划,将消毒工作落到实处。②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消毒药剂,如:来苏儿、石灰乳、高锰酸钾、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要轮换使用消毒药物,避免产生耐药性。③要合理控制好消毒剂使用剂量及使用方法,确保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④要保证消毒的全面性,对圈舍、墙面、地面、水槽、料槽、周边环境、进出入人员和车辆等进行全面的消毒,不留死角,为牛群生长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避免疫病的发生。
接种免疫疫苗是快速、有效预防布病的重要措施,广大养殖场户要充分意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落实免疫接种工作。要从正规渠道、途径采购疫苗,保证疫苗质量,当前布病疫苗主要以A19株和S2株为主,两者均属于弱菌株,安全性高,防控效果好。要合理控制好免疫接种剂量,以布氏菌病活疫苗(A19株)为例,采用皮下注射法接种于3~8月龄牛,每头接种1份,免疫有效期为72个月。以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为例,采用口服法免疫,每头5份,免疫有效期为24个月,为保证免疫有效性,牛群应每年口服1次。
养殖场户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做到科学饲养,精心护理。首先,要喂食营养均衡、适口性好的饲料、草料,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中草药等,满足牛群生长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其抵抗力,禁止喂食腐烂变质和冰冻饲料,降低发病率。其次,要保证圈舍光照和通风正常,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及时做好防寒、保暖、避暑工作,避免产生应激反应,及时清理粪便污水,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保证环境干燥、卫生、清洁。再次,要合理控制好饲养密度,避免出现过度拥挤的现象,要保证牛群每天有适量的运动,可采取放牧+舍饲的方式,提高牛群抵抗力,降低布病发病率。要强化检疫筛查工作,针对检测筛查中所发现的阳性牛,应及时进行隔离处理,上报相关部门,并严格按照要求处理病牛。针对妊娠期的牛,可肌注60 mg孕酮等药物,加快病死胎儿的排出,避免产生更大的危害。针对无治疗意义的牛,应及时进行扑杀处理,对被污染的饲料、草料、垫草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疫病的传播和扩散[5]。此外,养殖场户自身要提高防疫意识,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勤洗手、勤消毒,穿戴专门的防护衣物,避免感染布病,如发现有持续低热、全身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布病是人畜共患病,属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传染性极强、危害性极大,严重威胁牛群及人员健康。青川县有着悠久的肉牛养殖历史,针对近年来高发的牛疫病,养殖场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落实防控工作。通过分析牛布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并探讨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旨在降低牛布病发病率,提高肉牛养殖效益,推动肉牛养殖业稳定发展,促进畜牧经济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