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劳动情感教育——以“爱劳动”一课教学为例

2021-12-04 05:21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洪艳艳
亚太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劳动情感音乐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 洪艳艳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与德育又是一对好搭档,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要把美育作为目标,以审美为核心,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生动的音乐形象促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联想,在思想上发生共鸣,怡情养性,潜移默化地接受高尚情操和优良道德品质的教育,自然和谐地体现与德育的结合渗透。

劳动教育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不是很凸显,甚至有时被置于遗忘的角落。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劳”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对劳动教育做了详细指示,且明确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首要指引,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均衡发展,做到“五育”并举。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优良的劳动习惯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下教育不可忽略的教学任务。

小学低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起始年段,是学生各种思想意识和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音乐教学中的“劳动教育”,不是劳动技能的传授,也不是劳动实践的现场体验。而是利用音乐学科特有的优势,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多元丰富的教学策略,选好教材,用对教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各种律动、游戏、创编、合作、表演等自然体验和实践活动中,感受劳动的快乐,领悟劳动的重要性。本文以“爱劳动”为例,浅析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劳动情感教育。

一、优化情绪创氛围,激发劳动的热情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情感的激发和表达。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幼小衔接时期,情感上容易兴奋且直接显山露水,对熟悉的人或集体也易产生感情和依赖,显示出他们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幼童形象。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低段学生的这些特点,用富有激情的情绪唤起学生的良好情绪,与学生进行和谐积极的双向情绪交流,以真切富有感染力的情绪,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爱劳动”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让学生聆听音乐进教室,引导学生边跟着歌曲《大家来劳动》哼唱,边做适当的表演动作有序进入教室,入座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针对这首歌曲进行声情并茂的演唱和律动表演。特别是在每句“嗨哟加把劲儿哟”和“嗨哟”“嗬嗬”等衬词的演唱上,教师特意强调情绪的饱满度和适当的力度,以自身充满激情的带唱情绪和投入的表情动作感染激发学生,并和学生交流神情、互动对比动作,用真实流露的激昂情绪带动学生投入积极劳动中,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把这种激情澎湃而又带有足够生活色彩的“劳动号子”带入平时的劳动中,可以一边劳动一边哼唱,为自己的劳动助威鼓劲儿,让劳动更加卖力积极,心情更畅快,从而生发对劳动的热爱。

二、形象模仿助激趣,体验劳动的乐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总喜欢怀揣着一颗好奇心去体验一些有趣奇特好玩的事物。教师应重视幼童的这些心理特征,用心引导,充分解放学生的肢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游戏、趣味模仿等让学生运用体态律动体验生活中劳动的场景和动作,发挥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获得劳动的快乐。

例如,在“爱劳动”一课教学中的导入环节,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模仿生活中劳动的样子和动作,以“我做你猜”的游戏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稚气而又形象逼真的动作不时赢得同学的掌声。在模仿表演完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根据所做的一些动作写出相应的节奏,如擦玻璃的节奏“XX XX∣XX X‖”,扫地的节奏“X—∣X X‖”,洗衣服的节奏“X X∣X X‖”,并为这些动作节奏配上适宜的声响。如此,让学生通过模仿体验生活中各种劳动的不同节奏特点,探索劳动的声响效果,让学生在感受劳动乐趣的同时获得劳动的成就感。

三、创编合作促交流,体会劳动的珍贵

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处于薄弱期,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抓住这些特点,创设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作协力,提供宽阔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合作实践。在“爱劳动”一课的歌曲《粉刷匠》的演唱艺术处理中,依据低段学生的学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两种简单的二声部创编合作表演体验。一种是节奏与演唱的二部配合,运用前面导入环节学生编写的扫地节奏“X—∣X X‖”为歌曲伴奏,可以是拍手,也可以把立体四方木椅子当作打击乐器,拍击出“咚—∣咚 咚‖”的声响,营造出集体劳动的浩荡声势氛围。另一种是衬词的叠加附和,歌曲前半部分运用“嗨 哟∣嗨 哟‖”,后半部分运用“嗨 哟哟∣嗨 哟哟‖”的衬词说唱伴奏,烘托出集体劳动的热闹场面。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以上简单的二声部创编合作表演,不仅树立了低段学生的声部意识,还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劳动的力量和合作劳动的收获,体会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和集体劳动创造的珍贵。

四、用心演绎现真情,深化劳动的情感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教育以它情感审美的特质充盈着孩子们的心灵。小学低段的学生情感纯真直接,容易展露内心真实的感受,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音乐的这一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引导学生通过真切的情感表达,从而获得思想感悟的提升。

在“爱劳动”一课中,学生对劳动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受后,需要情感的内化和升华。教师可在歌曲《粉刷匠》演唱后,用心创设意境,让学生先说说对劳动的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哪些好处,再引导学生运用深情亲切的情感演唱《不再麻烦好妈妈》,进行情感的逐层递进勃发,让学生在涵盖劳动意义和情感抒发小结式的演唱表演中,懂得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明白父母的辛劳,为长辈分忧,在情感上得到升华共鸣,懂得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

五、拓展激励增动力,弘扬爱劳动的美德

教育不局限于课堂,音乐教育不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演展现所学的知识,还应课内外结合,联系生活、服务生活,延续教与学优良的精神和品质。音乐来源于劳动,也服务于劳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劳动感知、情感体验运用于生活,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实践,才能有更强烈、深刻的感悟。特别是低段的学生,学习的稳定性较弱,更需要不断加以延伸、提示和巩固。

教师可以根据此课教学内容,结合音乐学科特色,布置课后音乐劳动实践作业。如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创编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中的“自己 呀”,要求学生亲自帮助长辈做其他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自己的事务,家长给予适当的点评,学生在下节课的课上进行交流汇报展现。还可以布置自制趣味简单的打击乐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进行亲子互动协作。通过亲历自主、合作的动手劳作实践,学生能更加理解劳动的含义,更加珍惜劳动的成果。

学生有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师应给予适当鼓励性的奖励。笔者以学校德育评价为依托,为演唱表演好的学生奖励博艺娃贴贴纸;为乐于替父母分忧,勤于劳动的学生奖励美德娃贴贴纸,鼓励他们勤学多获,勤劳多得,日积月累积攒更多的奖励,还可以参评年段及校级的博艺娃和美德娃的评选。此激励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帮助学生养成坚持劳动的好习惯。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劳动教育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音乐教育渗透劳动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如何更好地结合融入,还需我们不断探索、尝试和思考。目前,仅限于教材的劳动主题歌曲还不够,音乐教师应当多进行校本研讨,多编写劳动童谣,多创作儿童劳动歌曲,助力学科推进劳动教育,实现音乐课程“立德树人”之重要目标。

猜你喜欢
劳动情感音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