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惠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教育体育局
◆李 峥 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
磨刀不误砍柴工,走好第一步对于课题研究的进度和质量至关重要。《基于STEAM教育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正是抓住这一关键期,以自学、沙龙等形式组织组员认真进行文献搜索和学习,交流分享心得,以此来吹响课题研究的集结号。
主持人:各位知道,加强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基础。前期我们已将推荐的相关资料以及研讨的话题发在群里,供大家自主学习和思考。本次沙龙,我们将对此一一展开讨论。首先,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STEAM课程的理解。
师1:STEAM具体由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组成,分别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和Maths(数学),属于典型的跨学科教育。鼓励幼儿发现并运用学科领域、主题之间与真实世界的相互联系, 旨在提升幼儿跨学科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师2:通过学习,我了解到STEAM在美国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我们可以借鉴。如美国教育学博士——穆莫教授所主张的“有目的地教、为理解而教、鼓励探究和提供真实的情境”四种关键教育实践,让我们走出了幼儿阶段开展STEAM教育困难的片面认识。
师3:我的理解是,从广义上来说,凡属此五个学科领域的教育皆可称为STEAM教育;从狭义上来说,则是寻求五者间的相互联系与整合,将五个学科领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课程、开展教育。这和我们幼儿园一直开展的主题活动,还有研究性游戏是相通的。
主持人:是的,STEAM教育也不意味着要在幼儿园开设工程、技术教育,因为幼儿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个完整的体验,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往往不能通过单一学科的知识来解决。
师4:我理解STEAM教育所具有的整合性特点,就是注重学科、幼儿个体与生活经验的各种联系,将知识经验的获取、方法与工具的应用融为一体。
主持人小结:这样分析,感觉这和我们园开展的研究性游戏很有相似之处。孩子们在游戏情境中,自发地发现问题,在老师所给予的宽松环境下通过运用观察、调查、商讨、摸索等方法一步步地自主解决问题,并将习得的方法迁移到其他活动中。
主持人提问:各位请谈谈 STEAM课程,和我们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有哪些契合点呢?
师1:STEAM教育是一种新型跨学科教育,以各种项目的推进与完成为载体,强调整合性和情境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等文件也都突出强调领域之间的渗透、整合,注重儿童发展的整体性。
师2:STEAM教育与《指南》有着诸多契合点,至少有四点:
一是都着眼于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及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
二是都强调学习内容的整合,实现全人教育和迁移性学习。
三是都鼓励直接经验、动手操作,以儿童的兴趣为导向,在主动的活动参与中不断运用、重组和建构知识。
四是尊重个体差异,体现全纳的教育思想,实现差异性学习。
师3:通过学习,我知道了STEAM课程是以“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长于合作、善于表达、敢于创造”为课程培养目标,秉持“基于问题、围绕问题、关注过程”的课程实施原则,让儿童真正参与到真实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过程中,借此培养儿童多维度的素养,这些都非常契合《指南》精神 。
主持人:结合大家的发言,我们发现STEAM教育与《指南》追求的方向也是一致的。由此,我们找到了让《指南》落地生根的又一个抓手。现在谈第三个问题,在STEAM课程理念下,如何找准契合点,支持大班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呢?
师1:大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今后,我们要注意让幼儿在实际问题中、具体项目情境下进行探究,贴近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所期待的最终结果,帮助幼儿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
师2:我们可以多为幼儿创造探究的机会和可能,如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等,让幼儿产生问题意识,学会推理和判断,愿意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主持人:“科学探究活动”是包容性较强的综合性活动,它可以有效地融合不同领域的经验,满足儿童的多种需要,在STEAM课程理念下,我们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二是要注重幼儿的科学素养,做“真探究”,不能流于模仿;三是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让每位幼儿都参与其中,都能收获并分享探究活动的成果。
各位请谈谈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师3:我认为要抓住大班幼儿爱探究、爱挑战的年龄特点,支持、引导并鼓励幼儿的个别化、探究性学习,凸显生活性、探索性和操作性,如在进行《我的幼儿园》主题搭建活动中,应注意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自我检阅所搭建的作品与自己设计图纸的差异,在分类和归纳中找到所需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积木数量,在自评、互评和调整中提高思维能力。
师4:我觉得一方面要鼓励幼儿走出去,走进大自然或参观科学馆,发现身边的事物,另一方面班级里要提供并经常更换探索材料,激发和保护幼儿的探究热情,如当大部分孩子对“蚕宝宝”有兴趣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探究环境,并将内容告知家长,请家长配合记录孩子对该内容的已有经验。比如:在开展《蚕宝宝主题活动》探究起始阶段,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次关于“我知道”“我还想知道”的调查分析。了解幼儿对蚕的认知程度及兴趣方向,并根据幼儿兴趣方向梳理、调整预设的主题脉络。
师5:是的,我觉得要让孩子们发现世界、探索世界,从而享受世界,感受世界的美好。如我们在《鸟窝》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具体的工具,采用捆绑、连接、黏合等技术,让内心的想法变成现实。幼儿依次经历了想象与设计、思考与搭建、改良与精进的过程,并且始终聚焦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最终搭建出自己喜欢的“鸟窝”。
师6:我认为不仅仅要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幼儿对自然界事物的好奇,询问和探究“为什么”“还可以怎样”的过程。它是体验获取具体经验,面对自己的“产品——鸟窝”充满自信和快乐的过程。
师7:是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来自己可以这么能干,原来探究可以这么美。STEAM理念更多的是强调让孩子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嘴,并总结和运用经验。
主持人:今天,大家从最初的走近STEAM到现在的走进STEAM。通过今天的沙龙,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更有方向、更有抓手、也更有信心。自此,号角已经吹响,希望大家紧紧抓住契合点,帮助大班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深度参与、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课题组通过前期的系统学习,各成员会更加明确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具体路径,努力把理论认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深入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