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2021-12-04 02:18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潘小霞方树桔李晓芬
亚太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职业大学生专业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潘小霞 谭 伟 方树桔 李晓芬*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即个人对自身兴趣爱好、综合能力进行分析权衡后,根据个人职业倾向确定其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科学有效的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的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精神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在此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及课程质量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成了社会性问题,各大高校目前普遍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和重要性,积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该课程为各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确定目标定位,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正确的就业观,理性规划未来发展,提高自身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自开课以来,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和支持,但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计不合理

首先,尽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培养计划设置了统一的课程标准与学时数,但课程没办法很好地针对各个专业特点单独授课,在职业规划引导和就业指导上难以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其次,上课内容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导致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率低,师生互动少。最后,这门课的考核方式很难像其他专业课一样做到统一,基本上是以论文或报告的方式作为考评依据,学生应付了事,考核学生是否借助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能力评判标准不一。

(二)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指导学生面对就业形势,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有规划性的专业化、针对性学习。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角度出发,教师应具备多年的就业指导和教学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相关知识。但就目前教学情况而言,授课教师整体上呈现非专业性的特点,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教师较少,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或辅导员、班主任担任,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授课教师大多没有接受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很多授课教师没有经过相关生涯规划课程师资认证培训,欠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三)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各大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重视不够,对课程的顶层设计、教学软硬件设施投入和教学监督等方面做得不到位。其次,没有真正开展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教育,没有实质性的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或是没有将学生的职业规划纳入整体培养方案,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方面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及深入性。最后,受环境差异、家长及学生个人阅历局限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对以后步入社会的重要性。学生自我认知不够准确,上课积极性不高,意识、思维还停留在迷茫状态,自我角色还未转换,大多数学生自我认识不明确,不知道自己适合、想干、能干什么,缺乏明确性和科学性。求职时定位不清、好高骛远或是妄自菲薄,导致现实与目标之间脱节。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意识

首先,高校应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学生学习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结合就业形势、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不断审视学校层面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需求。其次,通过毕业生访谈、调查问卷、用人单位访谈等形式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并分析近几年各专业的就业状况,把握教学内容方向。最后,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校应从新生入校开始宣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启发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自身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合理确立就业方向,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二)科学设置课程模块

大学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专业,学生正处于适应期,主要任务是打牢基础,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进入自我探索阶段;大学二年级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修正,审视自我确立的目标的可能性,完善认知结构,学生处于定向期;大学三年级为冲刺期,课程设置主要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提供平台,包括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和职业实习实训;大学四年级为分化期,课程设置侧重点是与就业创业指导相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了解就业相关政策和求职技巧,提升就业综合能力。学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和各阶段学生需求不同,将课程再划分为若干模块,如低年级课程可划分为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创新创业、目标定位、职业兴趣、自我探索、沟通表达、礼仪素养等模块;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可划分为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历年各专业就业分析、决策、面试模拟、就业创业政策等模块。整合优质教师资源,每位教师专注于某一个模块的课程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教学优势。

(三)优化课程师资力量

首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必要保障,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应当向专业型发展,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教师中选拔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如学院领导、双创导师、辅导员、系主任)进行系统培训,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次,借助社会机构聘请资深HR、职业经理人、职业规划师开展讲座、沙龙等多种授课形式,借助学习、培训以及一系列实践渠道,提高教师职业规划素养和教学水平。

(四)创新课程教学方式

首先,采用分专业、分班级的小班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书、职场讲座和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地认识自己,清楚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其次,设置相应的情景模拟,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感悟学习过程,如在课程内容中设置模拟面试,体验招聘面试过程,通过模拟招聘了解面试的注意事项、面试的类型,进而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心理素质。再次,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回校作校友讲坛,分享求职经历经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求职过程和社会需求。最后,将课程教学安排与暑假、寒假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到相关用人单位实践,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五)优化课程考评方式

针对以往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学生为了修完学分往往应付了事,考核学生是否借助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能力评判标准不一的情况,设置平时考勤、模拟实践、分组讨论、分享体会、总结报告等模块进行考核,教师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做出针对性的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优点和缺点。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下,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制订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职业生涯及就业方向有一定的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且对高校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和就业率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猜你喜欢
职业大学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