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发展探究

2021-12-04 00:09:06高晓英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高晓英

(白城师范学院 图书馆,吉林 白城 137000)

随着5G 等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在加速前进。智慧图书馆就是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高新技术应运而生的新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于智慧图书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或定义。一般意义上来讲,智慧图书馆就是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运用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等智能化设备及技术来实现图书馆的高效互联服务,实现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引导读者智慧阅读,实现互动融合发展的图书馆发展新模式。

智慧化图书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有所不同,是一种升级和发展。在传统图书馆知识信息基础上,智慧图书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将知识信息进行整合,通过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实现绿色和数字化高效阅读,并为读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在提供智慧服务的过程中,同时要保证对信息资源的全面认知,保证信息准确传递,并让知识服务实现增值。数字化发展推动知识信息服务的快速变化,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科研、教学的核心智库,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智慧图书馆特点

(一)知识可以共享

智慧图书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将原有馆藏文献等知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文献、管理人员、读者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将信息的使用环节整体串联在一起。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实现共享,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知识信息服务过程中,最大程度地简化借阅服务流程,真正解决读者关心的问题,并帮助图书管理人员提供快捷的管理及解决方案,降低服务成本,真正做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二)服务更加高效

5G时代到来,信息技术及手段的快速发展催动了人们对高效服务的要求,传统图书馆纸质图书的管理难以满足现代人对于信息资料的新要求。而智慧图书馆通过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帮助,让图书馆简化操作流程,降低时间成本。近年来,各地高校图书馆都加快了馆藏建设,从场馆面积及基础设施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提升,但图书馆整体服务的信息量和运营压力也更大。借助互联网信息科技,高校图书馆实现智慧化转型,运用信息系统加强管理,通过智能的信息处理技术及处理方式,提高借阅服务速度及服务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同时也能够提升高校图书馆馆藏及信息资源的使用率,盘活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三)查阅更加便捷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设定及服务是为了打破原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读者能够在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服务下实现借阅服务。基于云计算等智慧信息技术,智慧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在智能化平台上实现高效率的管理和服务,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图书馆等平台更加便利地进行信息查阅和文献阅读等服务,使读者都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知识信息服务,使用方式更加便捷。

二、高校智慧图书馆发展现状

(一)高校智慧图书馆实现的服务

1.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及服务广泛应用

随着AI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地高校图书馆也纷纷引入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智能设备及技术,通过智能交互等技术手段,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加生动、便捷的阅读和服务体验。如通过AI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轻松进出阅读通道,免去单独扫描携带书籍的工作,在进入通道过程中,系统同步扫描携带书籍完成借阅。刷脸借书也成为智能服务的一大看点,智能设备自动识别人员面部信息,完成无感借阅。高校图书馆人工智能服务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传统图书馆借还书流程相对复杂,图书归还、上架等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图书盘点工作量巨大。通过智能机器人技术,能够让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智能。[1]运用机器人进行图书盘点及归置,可以合理利用晚上时间,盘点效率及准确率大大提高。智能机器人还可以在盘点后向图书管理员发放盘点数据等报表,让盘点工作变得高效智能,实现精准全自动盘点。

2.移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便利借阅渠道

互联网时代下,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碎片化阅读成为主要阅读形式。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被人们广泛接受,小程序、数字媒体等新技术也为传统图书馆的革新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图书馆变成了可以放在口袋里的“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逐渐成熟。

手机成为一部小型移动图书馆。通过数字化信息的采集,改变原有纸质化图书管理和服务的模式,实现电子数字资源及纸质资源一体化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读者可以通过一部手机畅享电子图书、音视频等资源。读者可以通过登录图书馆官方微信账号,进入服务平台,通过扫描图书上的条形码,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这本书的各种馆藏信息,还可以提供电子书版本及光盘内容下载,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进行线上阅读。这种简单高效的图书阅读和服务模式,更适应当代年轻人的图书借阅需求和阅读习惯。同时,通过大数据收集到的信息对读者阅读习惯等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化分析,能够更好地帮助图书馆来进行资源整合,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3.智慧图书馆采用高科技进行防疫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整个社会“严阵以待”。在高校正式复学后,图书馆作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场所,如何防控疫情显得尤为重要。而一些高科技设备恰好在此时给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重启后的高校图书馆,应用了热感成像测温仪检测入馆人员体温、紫外线图书消毒机对图书进行全方位消毒,这些高科技手段,使得图书馆的防疫工作全面到位。

(二)高校智慧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挑战

1.互联网信息化处理技术及设备的应用滞后

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存取、数据分析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信息来源广泛,数据类型多样化,数据采集技术水平也随之提高,带来的是数据所呈现出来的复杂性。高校智慧图书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将从传统图书馆向更加智能化的知识服务型智慧图书馆转变。[2]现有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能力较为有限,对于大体量数据的存取难以紧跟实际发展的需要,而数据分析技术也难以支撑现有数据结构的大量分析任务,出现了难以跟上大数据发展及时代发展需求的情况。对于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分层、分级处理及管理的需要,如何通过高通量计算机来实现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提供更加可靠、可预测的数据分析结果,成为高校智慧图书馆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此外,随着图书馆信息存储和计算规模的不断扩大化发展,高校图书馆需要更换高端、大规模计算机存储设备,这些设备需要具备存储大规模数据的硬件条件,同时具备处理复杂数据的智能技术,以及安全可靠的保密性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信息化处理技术及设备的应用给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2.图书管理服务人员应对高科技的技术处理能力不足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设定与发展需要应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及设备,同时也必须要运用新媒体理念来进行媒体宣传及服务,这就给现有图书管理服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图书管理人员大多只需具备基本的图书分类、简单数据处理等职业技能即可。但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决定了智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于学科背景知识的掌握要紧跟前沿知识热点,对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智慧图书馆运营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必须要熟练掌握。同时,由于新媒体等信息传播交流方式的兴起,图书管理服务人员也必须要掌握各类数据分析软件、音视频剪辑等核心技术,由此来加深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引导读者通过智慧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来满足其阅读需求。智慧图书馆其核心在于智能化技术的使用,而现有图书管理人员对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处理能力有所欠缺,这也给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高校智慧图书馆发展对策

(一)加快智慧图书馆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

现代化信息系统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技术支持,智慧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包含信息化设备及技术、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基础内容。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需求,在智慧布局的过程中,将智能设施、网络布局和现代化信息系统进行合理有机布局,在通过高新技术实现智慧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应用和升级。通过提升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支撑水平,来保证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硬件支持。

此外,智慧图书馆需要依托互联网及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进行纸质图书电子化转型及电子图书、数据库、工作人员及读者信息等综合信息整合的过程中,要保证所有元素都能够整合成一体,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利用成为大数据基础,为智慧图书馆未来的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提供决策性信息及数据支持。[3]智慧图书馆要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就必须要加快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互联网时代,读者的需求是瞬息万变的,只有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来对所获得的关键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并进行前瞻性预测才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二)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技能素质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推动发展,离不开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必须要加强智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首先,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征招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背景的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及大数据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的人参与到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使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真正发挥其作用。其次,还要针对现有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业务能力考核。高校之间可以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相互学习,选派人员到发达地区的智慧图书馆进行交流和学习,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现有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自我学习,鼓励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大数据背景下的技术水平。伴随着不断提高的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必须要进行定期的考核,不断引导他们改变原有图书管理工作理念,不断向智慧馆员发展,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不断发挥其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与智慧图书馆共同成长。

互联网大数据发展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必须在坚持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理念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转变服务理念,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优化资源与服务,实现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