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卫,王荣娟
(滨州学院 机场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已在贸易、旅游、文化交流等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尤其是物流业得到了一体化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发展深入,物流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物流企业也随着产业改革升级加紧国际化转变。2014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了我国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路径。[1]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加快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总体要求。[2]这对于我国培养物流方向人才来说,是很好的机会,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3年我国物流规模成为世界第一。[3]2019年,我国物流社会总额为298万亿元,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62.24亿吨,比上年增长4.8%,完成货物周转量194 044.5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4%,其中民航完成货邮运输量753.2万吨,比上年增长2.0%,完成货邮周转量263.20亿吨公里,增长0.3%。[4]与运输量巨大匹配的,是航空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截至2019年末,全国运输机场数量为238个,新增3个民用航空运输机场、4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5]
物流技术在物流整个流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如运输过程中的无人驾驶技术、仓储过程中的自动化仓库技术、配送过程中的无人配送技术等。整个物流环节自动化、机械化作业程度提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入推广普及阶段。未来,物流技术的提高和应用对于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迫切,航空物流亦如此。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航空物流的发展也增速明显。2015~2019年我国货邮周转量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底,我国民航完成货邮周转量263.20亿吨公里,其中国际货邮周转量为184.61亿吨公里。[5]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也增加了线下消费向线上消费的转移,从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进一步带动物流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航空物流业,尤其是国际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然而,根据阳光高考网站显示,我国现有招生物流工程专业高校120余所,其中开设航空物流特色方向的高校仅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滨州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沈阳航空大学等几所高校[6]。截至2017年底,全国航空物流方向毕业生约为五六百人,全国航空物流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因此,航空物流企业应主动与高校进行合作,加强协同育人深度的同时,也要加大协同育人力度,逆向推动高校增加航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同时,高校也要积极思考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培养适应高效物流发展要求的高质量航空物流专业人才。但航空物流类人才在校培养过程当中还有一些不足。
现代物流是集合仓储配送、生产制造、商贸流通和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的服务产业,其中航空物流更是集航空运输、报关、退税和信息于一身。[7]传统物流类专业培养过程中普遍理论知识传授比重大而实践能力训练不足,重专业基本能力培养而忽视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很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尤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人才提出更严格的专业综合素质要求。
目前国际上针对工科人才培养有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两大传统模式。[8]德国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企业实践,学校也是企业研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毕业后即可成为合格的工程岗位人才。美国模式强调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工程专业设置专业必修、选修类课程,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近期我国教育部推行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专业建设。[9]新工科的理想目标更新为培养适应新时代、新技术要求的现代化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因此,航空物流方向只关注培养人才基本专业能力是不够的,还应注重培养人才的复合能力,尤其要注重人才的实践、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是知识体系落实的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进行统筹安排,前后知识衔接恰当,知识布局结构合理,由浅入深,由易如难。但是我国航空物流大部分专业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只是将传统课程进行罗列安排,并未进行知识梳理与重新架构,导致很多课程内容是重复的,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反复出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界限明显,理论课程中缺少实践内容,导致学习内容枯燥;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又缺少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学完没有及时总结反馈,实践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布局,课程数量不在多而在精,对传统课程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每一门新课程。如民航概论、民航机场地面服务、机场运营管理等课程关于民航概述和机场分类等内容的重复讲述,容易造成学生在课程开始时就对课程内容失去兴趣。
课堂仍然是理论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效率的高低影响的不只是学生有没有打牢基础知识的地基,还会影响学生对课堂的敬畏、对知识的敬畏。高校课堂低头族已然是一个普遍现象。[10]除去学生本身的因素,高校课堂上教学方式落后也是重要的原因。目前高校授课中大多仍使用讲授式教学,航空物流类专业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上仍局限于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结合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兴趣。同时满足于仅仅使用教学课件,不会使用其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或仅用教学辅助软件完成课堂点名。2020年新冠疫情居家隔离期间进行的线上教学,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但在线下教学时要能达到灵活运用信息化工具辅助教学,还需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
因此,鉴于航空物流方向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亟须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讲课,转变为学生学业道路上的引领者,通过案例、任务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自我形成学习结论、总结规律,形成知识体系。学生一旦意识到学习是自身的任务,将能通过自我提高内驱力有效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之后没有有效的评价与反馈,也是课堂上呈现低效、沉闷等情况的原因。大多数教师上完课之后就默认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教师不知道自身的问题,也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课堂效果如何、学生究竟学到了多少并不关心。这种没有事后评价与总结、提升的课堂永远是低效的。尤其是新教师本身教学能力不足,如果不积极进行课堂评价,将难以快速提升教学水平。因此,应安排针对课堂的即时评价。
目前还缺少针对课堂效果的有效评价指标体系,教师无法快速利用有效的指标进行课堂效果即时评价。仅以课堂气氛或学生答题正确率来衡量,明显有失偏颇。高校课堂不仅仅是讲解理论知识的地方,而是传授知识、经验、方法以及引导思想的地方,所以行之有效的课堂评价指标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结合航空物流专业特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指标,其中可包括针对航空物流企业的案例分析、航空物流流程操作等。
专业教师队伍是保证各项教学计划落实的基本保障和专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相对缺少也致使高校航空物流专业师资的稀缺。同时,专业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是否合理,也会影响专业能否长远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持续性的任务,高校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资力度,引进专业人才,鼓励教师进修、访学,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同时应完善各项教学监督、检查规章制度,发挥教学专家的监督指导作用。[11]
如前所述,物流工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实训,对理论知识进行练习、巩固。但目前部分高校缺乏足够的实践场地,对口的实习企业也相对较少,实习质量也不高。校企合作仍然是以学校为主导,企业为辅助,同时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很难接触到企业核心岗位,只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训机会,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毕业之后很难直接满足工作能力要求,企业还需要花费时间、精力进行岗前培训,因此企业对就业学生质量反馈并不高。要想改变这种“毕业就不了业”的现象,就需要在校期间让学生掌握工作技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实际工作流程,对于以后进行学术研究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借鉴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的优势,同时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16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后,各大高校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应尽快将这些经验进行进一步总结,提炼出“中国模式”,并将“中国模式”在全国高校进行推广应用。
同时,利用实践资源,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设计毕业论文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机会,优秀的毕业论文里面蕴含了学生对理论和现实的思考,毕业论文的质量能够反映出学生所学是否扎实,知识面是否宽广、深入,思路是否灵活。目前很多高校对本科毕业论文要求不高,论文质量参差不齐,这样就使学生失去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实践锻炼机会。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航空物流专业也应向新工科专业交叉融合方向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仅以掌握航空物流专业知识为目标,而应融合航空物流、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国际贸易等专业,培养学生成为信息化、自动化、国际化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专业人才。如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现有的国际贸易类、专业英语类课程仅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对于国际货运具体运作流程不能熟练掌握,应用专业英语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更是欠缺。因此,对专业进行融合更是对专业所要求的能力进行融合培养,而不仅是将课程体系进行没有深度的扩展。
高校还应打破专业壁垒,积极寻找专业交叉融合发展突破口。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和消费者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使物流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快速发展,区块链、物联网、无人机、5PL等技术都在物流行业得到了研究与应用。因此,物流专业应积极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进行融合,为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培养人才。
结合新工科专业交叉融合建设,对人培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目前航空物流方向的人培目标设定仍以物流工程专业为主,无法满足航空运输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要求,应对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突出航空国际运输和智慧物流特点,提高外语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商务能力培养要求。还要突出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围绕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突出某一方面的培养,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比如结合高校自身优势专业进行专业融合,或根据学校发展定位打造工科新专业。
结合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利用各类学科竞赛平台,形成项目管理机制和学科竞赛融合的教学体制,使学生能够通过竞赛平台接触到企业运营流程,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可以将课程考核体系根据学科竞赛能力要求进行改革,实现课赛融合。“1+X”证书体系可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能力要求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并帮助学校构造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因此,结合学科竞赛,重构“课-赛-证”课程体系,打造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内容,将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分解,融入模块化课程内容中,形成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知识体系。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师应突破教材形式的束缚,将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使课堂教学避免简单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复述、讲解。首先,应对课程体系内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将几个课程都重复的知识点进行删减,同时对知识体系进行适当调整与补充,保证讲授的知识是行业前沿。其次,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构思,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实课堂,带动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只是课堂的旁观者。再次,应对课堂进行及时评价,教师间互评是快速有效的方法,也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线上作业、讨论、留言等方式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
随着创新创业要求的提高,完善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流动[9],加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利用企业兼职人员壮大学校师资队伍。同时,随着线上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课程思政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学校应针对具体能力提升,制订分层次、分批次的培训计划,利用校内和校外专家资源,带动学校教师能力快速提升。
航空物流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实训基地可根据航空物流流程对实训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以便于学生进行充分实践。学校应寻求与航空物流类企业的合作,充实人培模式。但目前多数高校的校企合作项目不够深入,仅提供学生去企业实习。校企双方对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实习效果如何、学校培养方案该如何调整也等没有深入的合作,因此导致实习质量并不理想。尤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学校不仅要寻求对口企业进行合作,更应关注积极投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航空物流企业,和它们进行深入合作。学校可与企业从共同制订人培方案、课程体系入手,将企业岗位工作要求融入课程目标中,同时针对本科生四年的学习时间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在校学习时间与企业实习时间。
学校还可借助教师科研项目向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教师的指导,参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利用学业导师引导机制,促进学生对学业、科研、生活等进行统筹安排,提升规划能力。利用参加学科竞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辅以双师型教师和企业等资源,形成多方合力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近几年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迅速,但高校人才培养存在滞后性,针对行业发展趋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应先于企业需求一步,否则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因此,社会、学校、企业应形成合力,为航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优越的学习环境、切实的人才需求引导以及实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