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丝思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校合作办公室,陕西西安 710075;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75)
2017-1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深化校企合作的制度框架。近年来,中国各省市都在推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这在很多高职院校进行了推广应用,成效显著。而对于高等院校与国有企业的校企合作,目前处于发展阶段,仍存在一些政策壁垒和难题需要讨论和攻克。在土地工程领域,陕西省已在校企合作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企业与省内知名高校搭建了合作研发平台,建立了校企共建学院,在推动土地工程行业技术发展的同时,做好了专业人才储备工作。
校企合作是建立在双方发挥自我优势,借助对方优势实现共赢的基础上进行的。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生态系统[1],找准双方合作契合点,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产学融合路子是重中之重,校企深度融合生态系统如图1 所示。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还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校企合作的长度、广度、深度、效度不高等问题[2],亟待各级部门研究和制定相应对策。
图1 校企深度融合生态系统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要求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3]。
以土地工程专业方向为例,科技型创新企业重技术研发、重人才培育,深知生产效益离不开先进的生产实践技术,提早谋划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借助高校的先进研发设备及人才团队深化土地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建立产业孵化园,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可能;高校借助企业快速发展的东风,引入资本投入,加速学校建设,将生产实践纳入学生培养方案,为学生寻求生产实践基地,努力培养出集学术水平与生产实践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土地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为推动学科发展,建立教学体系,企业与高校共同建立了土地工程学院,经双方努力新设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本科),标志着土地整治工程被正式纳入国民教育本科序列。201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员”正式列入国家职业,并标注为绿色职业。定义为:“从事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程勘测、规划、设计、监测、监管指导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此次修订,实现了土地类职业零的突破,土地工程行业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承认与支持。
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创新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落实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每位学生都拥有校内指导教师及企业导师各一名,导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加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实施,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完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学院的建立推动行业的进步。以前,从事土地工程工作的大多是学习土壤学、环境工程学、水利工程等各个专业的人员,而学院设立的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为土地工程行业培养了一批批专业型人才,为行业发展积蓄了人才力量。围绕“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地开展土地工程研究,真正推动土地工程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生态理论创新、提供成果示范、提高生态安全。为全面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有效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资产价值,全面实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推进退化及未利用土地综合整治的技术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满足国家层面的土地整治人才需求和技术研究需求,在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发、研发试验平台、产品开发等领域,建立长期且良好的科研运转模式。
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不同的土地需要不同的整治技术,单单靠技术人员摸索学习是不够的。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及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战略大背景下,又对土地工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土地整治方面的优势地位以及高校科学技术研究的资源优势,以健康、宜居人居环境建设为目标,立足解决土地工程与宜居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进一步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围绕土地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建设等开展研究,提出新技术、新方法。为科学地保护和利用土地、加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的美丽、和谐、舒适、可持续发展。
为快速与土地工程与人居环境前沿技术研发水平并轨,企业与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在此平台上,搭建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桥梁。高校到企业生产项目中实地考察取样,将研发成果落地转化;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到高校继续深造,学习研发方法及先进技术。双方互利共赢,不断将合作成果应用推广。
校企合作的扩大和推广势在必行,但随着合作的深入,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中国很多校企合作存在效率低、转化慢的问题[4],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省属国有企业,在与很多部属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工作机制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导致合作过程中存在无法解决的壁垒,如何更好地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企校双方深度融合,仍需要积极探索,更需要相关政策进一步支持。
高校科研人员侧重基础理论研究,而企业需要将理论技术快速地转化为生产效益,这就导致产学研落地转化的周期较长。如何将两者紧密结合,做到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无缝对接,仍需在合作机制上进一步探索与创新。
校企合作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责、权、利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相关政策制度基本都是建议性、指导性的,具体落实存在一定困难。同时,指导性文件中并没有对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奖惩机制、监督评价、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没有刚性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各方主体责任不明确,合作效率不高。
针对当前土地工程专业方向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矛盾点,提出建议对策。
相关政府发布政策文件,推动不同体制下的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各级政府需针对目前校企合作体制不同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相关办法,牵头与各级部门协调解决,提出适宜不同体制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及方案,鼓励各方融合发展,实现共赢。
校企双方应寻求合作契合点,统一合作目标。高校应加强对成果转化落地的鼓励和支持,企业应加强对技术研发、理论研究的鼓励和奖励。使得高校科研人员不仅仅埋头做研究,企业技术人员不仅仅抓生产,只有当技术与实践真正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点。
校企双方明确责任主体,刚性兑现各项目标。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可实施“订单式”合作方式,明确每一项合作中的实施任务及完成指标,当各方完成相应指标及任务后方可顺利实施下一任务。这样有利于提高合作的高效性,避免出现一方推脱、反复的局面。
总体来说,校企合作模式是适宜土地工程行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在摸索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根源,研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不断修正合作轨道,使之高效、快速发展,是校企合作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