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纸币的制版印刷技术与图像设计风格

2021-12-04 08:56朱庆礼喀什大学
艺术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交子印刷技术面额

□朱庆礼 喀什大学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并使用纸币的国家,其历史已逾千年。中国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交子”,最晚出现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四川,是民间自发的一种代替铁钱的流通货币。北宋天圣元年(1023 年)政府设置的益州交子务改由官办,天圣二年(1024 年)发行官交子,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由国家发行的纸币。中国古代纸币自北宋交子开始,发展到后来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更为精良的钱引,形制逐渐完善[1]。其后历代都有纸币发行,如南宋的会子、金代的交钞、元代的中统钞、明代的大明宝钞,以及清咸丰年间发行的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等。

作为一种价值符号,纸币的印刷制作和发行是一个国家维系国民经济运行的财政体系的核心,关系着国计民生。为防伪币出现而扰乱市场,历代统治者都会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印刷技术进行纸币的印刷制作。

一、中国古代纸币的制版印刷技术

发明雕版印刷术的条件在东汉时期已经成熟,隋、唐、五代时期得到初步发展和推广应用,至宋代迎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两宋的印刷事业,尤其是雕版印刷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官、私、坊三大刻书系统,在全国形成了几大刻书中心,刻书的风格和版式已经形成时代风格。尤其是北宋初年,刻书业以四川最为发达,而最早的纸币交子正是在北宋初年的四川出现的。私交子在出现的最初时期,采用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随着交子在市场上的流通逐渐得到认可,为保证券面印刷的稳定性和满足防伪需要,人们开始采用金属版和套色等复杂的印刷工艺。图1 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块纸币印版的印样,印版为铜质。《楮币谱》中记载的私交子“表里印记,隐秘题号,朱墨间错”。南宋李攸撰《宋朝事实》一书卷一五《财用》中,记述了宋真宗景德年间十六富商联保发行的交子,也是两面都有印记,有密码花押,朱墨间错。综合分析版面图像并结合文献可知,早期交子印刷就已开始采用统一的纸张、统一的版式、统一的图像,双面印刷,并采用黑红两色进行套印,由此可见,印刷技术要求之高。尤其是双面印刷,正背图案位置套印的精准度控制难度极高,是当时繁盛的刻书业都未采用的技术。而双色套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彩色印刷的滥觞,应为中国印刷史上的一大跨越。

图1 北宋交子印样

北宋崇宁四年(1105 年)官方发行的钱引与交子相比,在印刷工艺技术上有较大改进。“每张钱引用六颗印来印制,分三种颜色,这是多色印刷术的开始。第一颗印是敕字,第二颗是大料例,第三颗是年限,第四颗是背印,这四种印都是黑色的。第五颗是青面,用蓝色。第六颗是红团,用红色。”由此可以看出,钱引的三色套印用一颗一颗的印章在纸币规定的地方用不同的颜色套印上去,较之交子的印刷工艺要复杂得多,防伪性能得到提升。钱引的工艺技术在印刷技术上是一个较大的进步,直接启发了后来用红黑两色印刷的朱墨本印书的出现。

南宋会子的印版,目前为止只出土了一块,其他色版尚未面世,大概仍是用红、蓝、黑三色印刷。会子在技术上的一大革新进步是开始使用活字技术。图2 为南宋通行会子库印版的印样,从内容看应为主印版,左旁的号码“第壹佰拾料”中,“壹佰拾”三字是可以任意置换的活字。

图2 南宋通行会子印样

自金代开始,纸币的印刷中开始大量使用活字技术。图3为贞祐宝券的印版,从版面上可以看到,部分地方有方形的凹槽,这应是为了方便植入活字而做的特殊设计。

图3 贞祐宝券印

元代纸币也是双面印刷,由主版、合同印、官印等组成,采用双面、双色印刷,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见图4)。

图4 中统元宝交钞

明清两代的纸币印刷,在技术上沿用了历代成熟的旧有工艺,没有创新和突破,也没有采用当时最前沿的技术。至清咸丰年间发行“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时,西方近代印刷技术已经蓬勃兴起,中国的纸币印刷技术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二、中国古代纸币的版式设计和图像风格

北宋民间自发的私交子,因为缺少实物,我们所知不多。从图1——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块纸币印版的印样看,为竖长板形,上部刻铁钱图案,标明交子代替铁钱通行的属性,中部刻“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字样,下半部刻有建筑、包装好的货物及搬运货物的三个人物等图像。从印样来看,私交子应是脱胎自北宋刻书的版式设计,版面四周有边框,整版分为上、中、下三栏,每栏内分别安排图案、文字、图像等。整版设计规整大方,自上而下信息清晰明了、图像通俗易懂。

北宋崇宁四年(1105)官方发行的钱引,版面图像设计比早期的交子又有较大改进。“每张钱引用六颗印来印制……六颗印都饰以花纹,如敕字印上或饰以金鸡,或饰以金花,或饰以双龙,或饰以龙凤,每界不同。又如青面印则饰以花木动物景象……至于红团和背印则是图画故事。”钱引的图像开始采用更复杂的设计,有人物、花木、祥瑞图案等,防伪性能得到提升。

图2 为南宋通行会子印版的印样,与交子印样和文献中记载的钱引比较,图像设计有较大改进,上部赏格部分周围做围栏式花纹设计,下部为线条细密的山泉花纹图案,这种设计应是从防伪角度进行的特殊安排。图3 为出土于山西新绛县的金代贞祐宝券铜印版,四周为双线外栏,栏内遍施花纹,花纹内亦为双线栏,栏内花纹设计成连续纹样,线条规整繁复,里面为钞版名称、赏罚制度及押印等。图4 为元代中统元宝交钞伍佰文,币面四周的花纹为连续的缠枝纹,在面额下面有成串的金属货币的图像。

明朝200 余年间,只发行了一种钞票——大明宝钞。一贯宝钞的尺寸为高约一尺,宽约六寸,票面较大,其他小面额的票面较小。大小钞版面设计基本一样,四周为双线贯通的缠枝纹,花栏里上部为面额和钱贯图像,下部为赏格、年号等文字。其特别之处是,依据面额的不同,钱贯图像有不同的设计,如一贯钞的钱贯图像是十串钱的图像(见图5)。这种以图像直观显示面额的版面设计,使大明宝钞的版面更加规整,铜印版的图像纹理刻制分明,这是明代纸币的一大特点。

图5 大明通行宝钞一贯

清顺治年间纸币因为发行时间较短,其形制、币值、面额已无从得知,应是仿明朝旧制,大概与大明宝钞相似。咸丰三年开始发行以铜钱为单位的大清宝钞和以银两为单位的户部官票两种纸币,这两种纸币的形制也是仿大明宝钞,但面积较小,中间为满汉文字,四周为龙纹(见图6)。

图6 大清宝钞

中国的传统纸币顺应中国传统的文字行文习惯,自上而下行文、从右到左排列,在这种书写习惯下产生的纸币,形成竖式行文的竖版票形设计样式,设计庄重,气度宏大,显得端庄、凝重,这是中国传统纸币的显著特征和中华文化独有的内涵。在图像上,中国传统纸币多以想象中的神仙故事人物、程式化的景物及花卉等为内容,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绝少有与钞票发行背景相关的现实主义风格图像出现,图案纹饰也多为程式化表现的抽象内容。此外,在正背面加盖官印和检校印等也是中国传统纸币独有的特点。

三、古代纸币向近代纸币转换的前奏

清光绪以后发行的兑换券已经具有近代纸币的性质,是中国古代纸币向近现代纸币发展的转折和过渡时期的产物。光绪二十一年,北洋铁轨官路总局发行钞票,在英国伦敦印制,采用小面积横型设计,标中英两种文字,正面刻印图案为火车过桥,这是中国最早的新式钞票。光绪二十三年,清政府设中国通商银行,发行银两、银圆两种钞币。1905 年,中国通商银行从伦敦印制第二批三种面额新钞,票面设计正面是英文,背面是中文,这是中国通商银行仿外国银行的办法发行的纸币,也是我国近代银行发行兑换券的创始。

结语

纸币的印制发行关系着国计民生,就如现代各国印制发行的纸币,会采用最特殊优质的纸张颜料、最先进的制版印刷技术一样,中国古代纸币从出现肇始就迅速发展起来,并形成特有的印刷工艺体系和版式、图像设计理念。宋代以后的中国纸币,在技术和设计上基本保持了这样的稳定性,除了在印刷上日趋精美,鲜少有技术上的巨大革新,没能孕育出近代印刷科技的萌芽,这与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是一致的。

猜你喜欢
交子印刷技术面额
导电油墨及其印刷技术的研究进展
公园之美
清明?上河图(童话版)
真假交子
包装印刷中的数字印刷技术应用探讨
精明的四川人和“交子”
2016年10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6年9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5年8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5年6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