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梅
摘要:目的 针对当前在妇产科产妇护理过程中,产房助产护理引入对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筛选2019.4-2021.4期间进入我院待产的产妇共计100例。采取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将待产产妇随机分成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产妇。在针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上,普通组采取的是一般常规临床护理方案,在观察组产妇的护理上,采取的是产房助产护理方案。就两组产妇在经过不同护理方案后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结果的观察和比对。结果 相较于普通组而言,观察组产妇有更低的产后出血发生概率,而且观察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也有更低的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产妇在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护理结果比对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产妇临床护理上,引入产房助产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概率,也有助于降低早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概率,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产房助产护理;产妇产后出血;临床应用效果
在产妇完成生产后的2小时,产妇会有较高的产后出血发生可能。产后出血也是产妇在分娩后临床严重的并发症。对于产妇产后出血的成因,主要是源于产妇在完成生产后,子宫收缩发力,加上产妇自身凝血功能障碍,或是在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导致软产道出现裂伤等导致的现象。从临床症状表现来说,产妇产后出血主要体现为在完成胎儿生产后,产妇有持续阴道流血的情况出现,或是在完成生产后,产妇出现继发性贫血或是失血性休克等。可以说,在产妇完成生产后,由于产后出血的存在,往往会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妇产后出血在治疗上有较高的难度,不具备良好的雨后表现。所以在产妇临床护理上,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十分关键。
一、一般临床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临床资料
筛选2019.4-2021.4期间进入我院待产的产妇共计100例。采取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将待产产妇随机分成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产妇。
在普通组的50例产妇中,产妇的年龄为25-41岁不等,平均年龄30.18岁。产妇的孕周为38-42周,平均孕周40.09周。在观察组的50例产妇中,产妇的年龄为27-38岁不等,产妇平均年龄29.19岁。产妇孕周为39-42周,平均41.07周。通过对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比对,两组产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临床有可比价值,P>0.05。
(二)方法
在针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上,普通组采取的是一般常规临床护理方案,在观察组产妇的护理上,采取的是产房助产护理方案。
在普通组产妇的临床护理上,按照一般常规临床护理要求,从产妇入院开始就引导产妇完成相应的临床检查,告知产妇生产的相关注意事项,关注产妇的需求,尽可能满足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在产妇完成分娩后,做好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观察,一旦发现出血,立即为产妇提供针对性的救助措施。
在观察组产妇护理上,采取的是产房助产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前,为产妇做好一般常规临床护理。从产妇入院开始,助产护士就为产妇进行分娩的注意事项,以及在分娩过程中的配合要点。对于产妇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同时助产护士还要引导产妇完成各项检查,针对产妇出血做好预防措施。进入产房后,助产护士要密切观察产妇是否有宫缩情况发生,在过程中,助产护士要和产妇展开密切的沟通,转移产妇的注意力,尽可能让产妇保持放松的心情,以缓解生产的疼痛感。在过程中,助产护士还要耐心告知产妇正确的呼吸方法,帮助产妇进行腰骶部的按摩,尽可能让产妇保持舒适。在产妇完成分娩后,助产护士要做好产妇及婴儿的生命体征观察,若无异常,要尽早安排产妇和婴儿进行皮肤接触,告知产妇正确的婴儿喂养方式。若是经过观察,发现产妇存在产后出血的情况,则立即和主治医生进行沟通,确保产妇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若产妇宫缩乏力,则可以协助产妇进行子宫的按摩,尽快帮助产妇完成淤血的排除。若有必要,则要协助主治医生为产妇做好输血治疗,避免产妇由于失血过多发生休克。
二、结果
相较于普通组而言,观察组产妇有更低的产后出血发生概率,而且观察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也有更低的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产妇在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护理结果比对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三、讨论
产妇在分娩时,由于宫缩带来的疼痛,会导致产妇有较高的焦虑,加上产妇对婴儿健康的担心,为此在产妇分娩时,产妇会遭遇较强的心理应激刺激。在这种不情绪的影响下,会导致产妇的去甲肾上腺素被抑制,从而导致产妇有更慢的宫口扩张速度,导致产妇产程的延长,部分产妇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会有宫缩乏力的现象发生。为此重视产妇的护理十分关键。
产房助产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是针对产妇生产时提供的针对性临床护理方案。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引入产房助产护理,能够促使助产人员充分关注产妇的分娩情况,并为产妇提供针对性的优质临床护理服务,确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产妇成功完成分娩,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
四、总结
总之,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引入产房助产护理模式,能够降低产妇产后出血概率,降低早产儿以及胎儿窒息概率,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洁.产房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2):21.
[2]莫小慧.产房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滿意度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0):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