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和路径探讨

2021-12-03 12:04江丽李恺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路径探讨思政课教学现实困境

江丽 李恺

[摘    要]毛泽东诗词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以及无产阶级斗争的伟大史诗,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将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还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将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也面临亟须破解的现实困境,必须坚持“三个结合”,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精准选择与恰切应用相结合、线上交流与线下探索相结合,不断总结教学改革经验,有力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思政课教学:时代价值;现实困境;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1-0091-0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谈到“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利用好“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深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红二代”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引用、化用和妙用毛泽东诗词,拓宽了毛泽东诗词的文化意象和精神意境,为毛泽东诗词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不仅如此,毛泽东诗词在民间亦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中国诗词大会》连续六季开播,又重新点燃了广大群众对毛泽东诗词的热爱。作为一名一线的高校思政課教师,一面感于毛泽东诗词的大气磅礴和传递给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奋斗精神,一面感于新时代赋予我们青年教师和青年学子的使命和担当。在从教的过程中本人欣喜地发现00后大学生对毛泽东诗词不仅非常熟悉也是非常喜爱。正是基于此,提出将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为例,旨在精选毛泽东诗词融入“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中,以期提高“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一项满足学生需求并值得教师探索的好命题。

一、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诗词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展现了近半个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段血与火的艰难奋斗历程。立足新时代背景,将毛泽东诗词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精心选择、灵活运用、有的放矢地引入毛泽东诗词,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实效性和针对性,真正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和毕生难忘的课程。

(一)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毛泽东诗词深深扎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近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高度艺术概括,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将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坚定学生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着文化自信,是展现文化自信的鲜明代表。毛泽东创作的旧体诗词本身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其诗词无论就内容题材而言,还是从审美风格来说,都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毛泽东诗词博采众长,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又将鲜明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浸润其中,是对伟大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充分彰显,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鲜明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不同的场合多次直接或间接引用和阐释毛泽东诗词,据不完全统计,引用80余次,涉及诗词20余首,有的是对诗句原意的强化,有的是对诗句寓意的升华,有的则是对诗句内涵的拓展,准确精当,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正是基于毛泽东诗词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强烈的时代感和感召力,将其融入“概论”课教学中对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帮助他们了解我们党的奋斗史和成长史、激励他们勤奋好学报效祖国、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意义重大,因此非常值得对毛泽东诗词进行学习并反复加以研究。

(二)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不断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非易事,特别是理论性较强的“概论”课更是如此。如果在思政课教学中只强调教材知识的讲授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挫伤其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尝试将感性的诗词嵌入学理性较强的“概论”课,把与课程内容相关和学生较为熟悉的毛泽东诗词融入“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中并加以激情演绎,使其恰到好处地为教学内容服务,从而实现感性融入和理性讲授的完美结合。而且近些年来在国内毛泽东诗词研究学界,“一批专家学者开始深入研究‘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 的新气象,这是新时代毛泽东诗词研究新的生长点,也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彩点”。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主要从治国理政这一层面去展开,涉及主题众多,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到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到文化自信和人民立场,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生机到理解和把握“两个大局”等。有鉴于此,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对毛泽东诗词进行研读和活学活用,并主动将其融入“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而且毛泽东诗词与“概论”课教学在思想内容、精神主旨等方面存在诸多契合点,因此,将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深入探讨其内在价值意蕴是对新时代的有力回应,必将产生积极回响。

(三)有利于聚焦主体诉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新时代高质量思政课的实现关键在于聚焦主体诉求,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和改善教学效果。而且就思政课教学本身而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准和教学水平,更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的发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效度。调研中发现,00后大学生对毛泽东诗词不仅非常熟悉而且非常喜爱,他们对大多诗词篇章不仅能吟诵而且能品味,认为这是毛爷爷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应当传承下去。他们认为,毛爷爷诗词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和自信人生精神,应当发扬光大。他们还认为,毛爷爷敢于斗争、积极进取、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品格给新时代青年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此,在“概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精心挑选学生耳熟能详的毛泽东诗词,并加以激情演绎,使其能够恰到好处地为教学内容服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少几分畏难情绪,多几分亲近之感,让课堂氛围鲜活起来、生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格局,培育积极健康的身心品质,增强勇于担当的主体精神,使其在毛爷爷诗词的长期浸润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增强“四个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凝聚青春力量。

二、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毛泽东诗词将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激情有机融合,将思想性与艺术性融于一体,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革命主义情怀和昂扬的英雄主义气概。而且毛泽东诗词字里行间所洋溢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气派更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理解爱国主义、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的文化瑰宝。然而,在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毛泽东诗词所内蕴的诗教功能与当前教师诗词素养之间的差异

在思政课教学中毛泽东诗词的诗教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铭史功能。毛泽东诗词堪称“史诗”,用古典诗词的艺术形式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和伟大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并且始终贯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和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思维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青年一代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革命文化的自觉自信的生动教材。二是励志功能。毛泽东诗词中的金句催人奋进,从离开韶山时“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還”到橘子洲头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再到革命低潮时“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再到反围剿时“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再到红军长征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再到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等,无不展现出了共产党人高昂的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三是美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适当引入毛泽东诗词有助于启发学生用美的双眼发现美的世界,在诗词浸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能够精通毛泽东诗词并将其熟稔地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的老师并不多。他们大多是50后、60后和70后,而且带有比较鲜明的革命思维惯性,在阐释和解读毛泽东诗词上与00后受教育对象有着明显的思维和认知上的差异。而大多数80后和90后青年教师对毛泽东诗词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诗教功能的认可度很高,但对毛泽东诗词并非特别熟悉,更别说精通和恰到好处地运用其增强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了。因此,思政课教师队伍对毛泽东诗词整体的认知差异是影响毛泽东诗词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思政课教学的学理化要求与当前诗词泛娱乐化教学形式之间的不对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兼具思想性、政治性和学理性等基本特征。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基础,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主线,是讲明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的“理论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具体到“概论”课而言,这门课本身就涵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名称中本身就有“思想”和“理论”二词,说明“概论”课就是要以彻底的思想和理论去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和引导学生。而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活之树常青。而诗词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化表达,将毛泽东诗词运用到学理性较强的思政课教学中,可以让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泼和情趣盎然,这本无可厚非。然而近些年来,在探索将这一艺术形式注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为了诗词而诗词的倾向,将毛泽东诗词“泛娱乐化”导致喧宾夺主,思政课教学走形变样。比如,在“概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毛泽东诗词,逐字逐句对其解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诗词鉴赏课。又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相关内容时,特意安排学生报名背诵毛泽东诗词,过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凡此种种,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题,偏离诗词服务于教学的目的,影响课堂效果。概而言之,诗词“泛娱乐化”教学形式过度强调以新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眼球,过度关注学生的抬头率和参与度,把“以学生为中心”曲解为“以迎合学生为中心”,教学组织上随意化、教学内容上碎片化,消解了逻辑严密和学理性强的教学体系。因此,要把握好毛泽东诗词引入的“精”以及融入的“准”,避免出现诗词“范娱乐化”的乱象,弱化思政课教学“内容为王”的弊端,真正发挥毛泽东诗词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并使其发挥锦上添花和事半功倍的积极效应。

(三)学生对毛泽东诗词的学习参与热情与当前思政课教学课时偏紧之间的不对称

大多数新时代大学生对毛泽东诗词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非常愿意在学思践悟中把握其思想精华,以助力自己人生的成长成才成功。笔者曾经在自己所执教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都非常喜爱毛泽东诗词并能够从中受到其正能量的影响,认为在大学校园里开展毛泽东诗词的相关学习活动很有必要。他们大多在中学阶段已经诵读过毛泽东诗词几十篇,部分同学还谈到他们非常喜欢收看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里对毛泽东诗词的新时代解读,而且让我备受鼓舞的是部分理科背景的学生对毛泽东诗词的熟悉程度并不逊色于具有文科背景的学生。但是在思政课教师中部分存在着毛泽东诗词与“概论”课二者融合动力不足问题,然而更多的障碍来自当前思政课教学课时偏紧的客观现实,特别是学分和学时都偏高的“概论”课教学尤其如此。高校“概论”课共14章,加上导论和结束语,教学内容系统而庞杂,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党建等方方面面,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这样的特殊性本身对“概论”课教师综合素质要求极高。“概论”课教师要想按时按量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需要随时掌握好教学进度,安排好教学时间,这并非易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不会面面俱到,有时会适当考虑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倘若考虑将毛泽东诗词融入“概论”课的教学中,势必会导致课堂进度放缓,加上研读毛泽东诗词本身就需要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试想,如果思政课教师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合理选择特定时期并且符合时代特色的诗词篇章,极易让学生觉得生硬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占用了课堂时间,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由上可知,亟须对毛泽东诗词进行内容整合和加工甄选,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充分发挥诗词服务“概论”课教学的最大效用。

三、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讨

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已十分明确,在探索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不仅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对思政学科的学习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同步推进,那么将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疑是值得探索的选择之一。鉴于目前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亟须寻求破解之道,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

(一)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共同推进毛泽东诗词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一方面,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加大对毛泽东诗词的研读力度,推进毛泽东诗词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教师独立钻研和教研室集体备课等形式,将甄选的毛泽东诗词有机融入“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中,精准到各章节的各个具体知识点,并物化成“概论”课的教改设计方案。密切关注学术界对毛泽东诗词以及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的最新研究动态,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借鉴运用。通过研读“概论”课的教学大纲,充分挖掘毛泽东诗词在新时代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和育人价值,实现与教材内容的无缝对接,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实现知识、思想、情感和价值上的教学目标。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精选毛泽东诗词篇章进行情境导入、问题带入、启发探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对毛泽东诗词进行学思践悟的浓厚兴趣。建议教师按时间顺序整理好毛泽东诗词,分享给所在授课班级,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兴趣小组,组员共同交流研讨进行建构式学习,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課前展示,并计入学生过程性考核范畴。在实践教学环节可设置“跟着毛泽东诗词一起去旅游”“毛泽东诗词知识竞赛”等别开生面的活动,调动学生诗词学习的参与积极性。尝试探索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备课的新模式,适时建立学生对毛泽东诗词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融入改进方案。学院和学校可以增加课题立项和资助力度,鼓励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性学习、项目化实践和合作性探究等形式,促使学生在这种精神交往中通力合作,推动思政课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坚持精准选择与恰切应用相结合,突出体现毛泽东诗词助力思政课教学的初衷

将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必须坚持精准选择的原则,所甄选的毛泽东诗词必须精当,与课程所在章节内容要契合,要有助于思政课的教学设计,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坚持恰切应用的原则,使毛泽东诗词与思政课教学在整体上不违和,能够达到浑然天成之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词的整体理解,能够以诗词内容更完美地诠释思政课的相关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和思想性。以“概论”课教学为例,第一章在讲解毛泽东思想时,可引用诗词《七绝·改诗赠父亲》《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等名篇;第二章可选择《西江月·秋收起义》《清平乐·蒋桂战争》阐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第三章可引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浪淘沙·北戴河》等概括结束了近百年屈辱史,迎来了阳光普照的新时代;第四章可选择《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阐明毛泽东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可引用《水调歌头·游泳》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第八章引用“万花纷谢一时稀”“风景这边独好”阐述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背景下社会主义中国在21世纪焕发出勃勃生机。第九章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引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勉励青年学子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和奉献社会中书写时代华章,引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强调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努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十章引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等阐释要坚定“四个自信”,引用“风物长宜放眼量”说明看经济形势要有战略眼光,用“层林尽染,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说明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十一章引用“宜将剩勇追穷寇”阐释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意志,引用“乱云飞渡仍从容”表明共产党人面临国际风云变幻要处变不惊,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第十三章可引用“环球同此凉热”阐明中国共产党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第十四章引用“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阐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人民立场,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万水千山只等闲”阐释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的奋斗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坚持线上交流与线下探索相结合,师生互促共进,有力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

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因课时太紧等因素又面临融入难的诸多困境。如果思政课教师仍以传统教学方式来讲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想要做到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毛泽东诗词是不太容易达成预期目标的。而且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对的是被称为“数媒土著”的“00后”,他们的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无不深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在这样一个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化和云计算为主要特征的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若能顺势丰富线上交流渠道和载体,坚持线上交流和线下探索双管齐下,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师生互促共进是能够有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时代感的。笔者在从教过程中发现,近些年来研发的雨课堂等学习平台以及智慧教室等学习载体为毛泽东诗词走进高校“概论”课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教师可以在进行本章或本节的授课之前将精心挑选的最具代表性且与之最相关的毛泽东诗词通过雨课堂学习平台发送到所在的不同授课班级,请同学们提前知晓,并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做好阅读工作。移动互联网下的班级大数据能够详细记录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轨迹,对于没有及时进行查看和阅读的学生系统会进行温馨提醒和督促,便于教师适时掌握学生预习阶段的参与过程。在进行正式授课时教师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只要说到与章节相关的诗词就能够跟学生形成默契,有问有答,形成良性互动,通过随机点名、限时抢答等功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课堂的生机和活力。教师通过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毛泽东诗词,综合运用讨论式、辩论式、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手段,有力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完整体系和逻辑魅力。在授课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在线上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反馈,通过师生的互动分享以期适时优化毛泽东诗词融入“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从而有力提升“概论课”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汪建新.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及其启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14(1):14-23.

[2]曹子洋,黄亚楠.“新时代习近平引用和阐释毛泽东诗词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年会综述[J].党的文献,2021(1):117-119.

[3]袁秉达.毛泽东诗词为新时代提供精神动力——跟着习近平的步伐重读毛泽东诗词[J].党政论坛,2020(10):8-11.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徐瑞仙.毛泽东诗词的教育和历史价值探析——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研究视阈[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4):77-84,109.

[6]彭美貴.论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的价值、困境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21,18(1):147-150.

[7]欧巧云,邓集文.毛泽东诗词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探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8(1):163-168.

[8]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0-94.

[9]董晓彤.从习近平引用的毛泽东诗词看文化自信[J].毛泽东研究,2018(4):84-92.

[10]毛廷贵.运用毛泽东诗词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J].教育评论,2016(1):140-143.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路径探讨思政课教学现实困境
基层政府主导农村法治发展的路径思考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思想政治融入煤矿管理中的途径探讨
当代社会进步的文化审视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