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分析及改善策略探讨

2021-12-03 14:15朱妍妍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职称学历总分

朱妍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护理科研是指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探索、研究、解决护理专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能够指导护理实践、提升护理质量、推动和促进护理学科发展[1]。国务院于2011年宣布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与临床医学并列,明确并提升了我国护理学科的定位,也为护理学的发展迎来了契机。在此背景下,护理科研更加凸显出其重要的作用[2]。目前临床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已逐步被纳入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尽管护理科研受到了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医学科研领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临床护士的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较低,儿科护士更是如此,加之工作难度大、护理任务繁重、护患关系紧张[3],更加限制了其科研能力的发展。本研究通过调查所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现状及其科研需求,分析影响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提升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8—11 月,采用抽样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名儿科及新生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工作年限大于1年的注册护士;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调查期间未在院工作的注册护士(病假、产假、进修等);在院工作的非本院注册护士(进修、实习)。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0%。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发放纸质版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统计学信息及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科研能力采用潘银河等[4]编制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6个维度,分别为:论文写作能力、资料处理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设计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及问题发现能力。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分别为“完全能做到”计4分,“经常能做到”计3分,“尚可做到”计2分,“较少做到”计1分,“无法做到”计0分,满分148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连续性变量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科护理人员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儿科护理人员一般资料(n=188)

2.2 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

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见表2,得分跨度较大,总体科研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表2 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得分(n=188)

2.3 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影响因素

不同最高学历的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1),本科及以上组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专科及以下组;副主任护师及主管护师组与护师组的科研能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士组的科研能力总分、论文写作能力、资料处理能力以及问题发现能力低于副主任护师及主管护师组(P<0.05),护士组的论文写作能力低于护师组(P<0.05);有行政职务组的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无行政职务组(P<0.01);已婚组与未婚组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工作20年以上的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其他3组(P<0.01),入职0.5~5年的护理人员的问题发现能力低于入职>5~10年的护理人员(P<0.01)。见表3。

表3 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影响因素(±s,分)

表3 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影响因素(±s,分)

注:与第一组比较,*P<0.05,**P<0.01;与第二组比较,#P<0.05,##P<0.01;与第三组比较,&&P<0.01

一般资料 论文写作能力 资料处理能力 科研实践能力 科研设计能力 文献查阅能力 问题发现能力 科研能力总分最高学历本科及以上专科及以下职称副主任及主管护师护师护士行政职务16.27±2.47 11.94±1.88**14.01±2.18 9.88±1.93**12.30±2.04 8.56±1.55**10.33±1.77 7.38±1.26**12.08±2.01 9.13±1.59**9.96±1.78 7.38±1.46**74.94±3.82 54.00±6.81**16.53±3.66 15.83±2.13 14.44±1.95*#14.29±3.50 13.54±1.81 12.50±1.43*12.22±2.85 11.99±1.96 11.22±1.96 10.13±2.53 10.08±1.62 9.94±1.63 12.07±2.61 11.77±1.91 11.44±1.98 10.20±2.57 9.64±1.48 8.94±1.47*75.44±15.34 72.81±6.40 68.39±7.13*有无24.00±1.58 15.68±2.37**16.80±1.48 11.85±2.13**13.80±1.30 9.98±1.83**15.80±0.84 11.72±2.06**13.80±1.30 9.63±1.78**105.00±3.54 72.28±8.67**婚姻状况已婚未婚工作年限>5~10年>10~20年0.5~5年>20年16.02±2.78 15.12±2.09 20.60±1.82 13.47±2.17**13.72±2.51 13.27±2.01 12.02±2.30 11.73±2.01 10.06±1.97 10.23±1.58 11.86±2.16 11.62±2.04 9.84±1.92 9.12±1.58 16.30±2.16 16.70±2.86 15.49±2.12 12.65±2.35**##&&14.10±2.04 14.27±2.47 13.29±1.82 10.80±2.59**##&&12.19±1.99 12.61±2.18 11.91±1.92 9.35±2.21**##&&10.30±1.91 10.38±1.79 10.20±1.62 8.15±1.90**##&&12.00±2.03 12.30±2.13 11.66±1.75 10.00±2.29**##&&9.75±1.74 10.45±1.89 9.37±1.63**8.00±1.59**##&&73.49±10.38 71.04±7.69 74.63±7.29 76.62±10.20 71.97±6.90 58.85±10.21**##&&

2.4 提升自我科研能力的需求

对护理人员提出的提升自我科研能力的需求进行总结,其中154人(81.9%)希望合理安排科研讲座或培训;92人(48.9%)希望组织统计学相关知识的学习;53人(28.2%)希望制定科研奖励制度。

3 讨论

3.1 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不足

《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满分148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护理人员平均得分为(73.15±10.07)分,得分率为(49.43±6.80)%,其中论文写作能力、资料处理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设计能力、文献查阅及问题发现能力均较低,说明整体科研能力不足,与李再云、尚少梅等[5-6]的研究结果一致。护理教育与医学教育始终存在较大差距,护士在校期间未开设护理科研的相关课程,缺少正规的护理科研相关教育和培训,科研知识掌握不足。另外,我国儿科护理人才短缺[7],临床工作任务重,科研活动的开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加之科研意识淡薄,以至于出现儿科护理人员科研态度消极、科研能力不佳的现状。护理科研薄弱会严重影响临床护理学的发展,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3.2 影响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附属医院儿科护理人员的最高学历、职称、行政职务、婚姻状况以及工作年限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发现:(1)最高学历与科研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学历越高,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越高(P<0.01)。护士基础学历偏低,护理科研相关知识接触甚少,科研基础差,但在继续攻读学位的过程中,会逐渐加深对护理科研的了解,接受更多与科研相关的教育,有更多机会进行科研思维的培养,所以,本调查结果发现学历越高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越高的趋势。(2)高职称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略高于低职称护理人员(P<0.05),主要表现在论文写作能力、资料处理能力以及问题发现能力上。高职称护理人员有着更丰富的护理经验,对临床护理问题有更全面科学的认识,所以发现问题的能力更强。现阶段,护理人员在职称晋升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科研成果,所以高职称护理人员在晋级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应的论文写作及资料处理的经验,故该方面能力更强。(3)有行政职务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突出。护理管理者必须在学历、科研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满足相应的要求,所以成为护理管理者必然进行过更多的科研学习与实践,并且有相应的产出,另外护理管理者作为护理团队的核心人物,对护理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对自己的要求相对更高,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她们的护理科研能力更强。(4)入职20年以上的高年资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其他组护理人员(P<0.01)。>5~10年护龄组与>10~20年护龄组的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最高,略高于0.5~5年护龄组。0.5~5年护龄组的护理职业生涯刚刚起步,临床经验不足,无暇顾及护理科研,但基础学历普遍较高、学习的积极性高,对护理科研的接触多于其他护龄组,所以科研能力高于20年以上护龄组,低于其他两组。20年以上护龄组中的大多数人步入职业生涯后半段,基本完成了主管护师的晋升,对职称的晋升需求度降低,且教育背景与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使该组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总体偏弱。

3.3 对提升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几点建议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并综合护理人员的需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对提升护理人员的科研水平提供帮助。(1)重视在校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建议护理院校的教育者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科研的相关课程,探索护理科研的教学方法,培养护生的科研能力,提升护理群体的整体科研水平。(2)组建完善的护理科研管理体系。各医院应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多层次的长期组织管理,聘请科研专家作为管理机构的顾问进行科研指导。(3)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培训,加强统计学知识以及软件操作的学习。提升护理科研能力任重而道远,其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所以需要针对性地逐一解决每个问题。统计学知识及操作技能是科研分析的关键,同样需要进行相关培训。(4)营造积极的护理科研氛围。为了保证护理科研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及有效推进,医院应鼓励护理人员组建团队,互帮互助、交流合作,并制定科研基金支持计划以及科研奖励制度,激发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笔者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儿科护理人员进行了科研能力的相关调研,发现其护理科研能力普遍偏低,经统计发现,该能力与最高学历、职称、行政职务及工作年限有关,最后提出重视在校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组建完善的护理科研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培训并加强统计学知识和软件操作的学习以及营造积极的护理科研氛围4点建议,期望能够提升儿科护理人员的总体科研能力,为儿科护理的长足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职称学历总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知识无力感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