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卫萍(江苏:启东市吕四港镇天汾小学)
数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提问教学,旨在通过提问紧抓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本文将从三点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采取有效提问的策略。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虽然会提问学生,但是效果不佳,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一旦被提问就会神经紧张,影响发挥,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提问方式过于刻板,而且往往不注重所提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因此,教师要转变提问方式,实施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教师需在备课阶段设计好科学且合理的数学问题,并且尝试穿插一些有趣的元素,这样能够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效提问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提问本就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因此教师可以将其与数学的某种情境相结合,顺势展开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刚上课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先上一个开胃菜,提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上节课学习了关于面积的知识,你们举手回答有哪些面积单位。学生举手回答说有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教师给予肯定之后又问:你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面积单位。学生思考之后回答说是用来测量面积的。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接下来进入正餐,拿出一个长方形来:“这是我们学校操场的缩略图,该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如何知道真实操场的面积呢?就像之前这位学生说的,面积单位是衡量面积的,那么这个时候应该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有学生说可以直接用尺子量一下。教师继续提问:“猜一猜你们应该量什么?这个面积究竟和什么有关系?”教师继续拿出不同大小的操场的缩略图,让学生进行对比。学生说这个可能和长、宽有关系,还有学生说可能也和周长有关系。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合作搭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然后记录长、宽、周长、面积大小,通过控制和对比的方法尝试总结。之后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代表都上台发表看法,然后说说自己是如何对比和控制的。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和宽的乘积。
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展开思考,进而发现其中更深层次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为了和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轨,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展开提问:“昨天我在某一个微信群里面抢了一个红包,2.14。但是我发现一共有两个,我就想看看自己是不是运气王,点进去之后就发现另一个人抢了1.1。这个发红包的人一共发了多少钱?”学生的回答有两种答案,一种是3.24,另一种是22.5,教师让他们分别说说理由。一位学生说之前学习的时候就是讲末尾的数字对齐然后相加,4 和1 对齐,1 和1 对齐。还有学生说应该是小数点对齐,2 和1 对齐,1 和1 对齐,就可以得到3.24 的结果。教师说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究竟哪一种对,你们继续认真思考。由于这个问题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且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因此学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有位学生说22.5太大了,不可能啊! 1.1和3.24 都比较小,所以很明显,结果不可能是22.5。其他许多学生都赞同这个说法,教师虽然也予以肯定,但指出缺乏严谨的逻辑,因为毕竟这是一门数学课。最后在大家的讨论中学生发现之前学过的是整数,这次是小数,所以是不一样的,应该将小数点对齐。这堂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他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也可以顺利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总结,针对性帮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知识,一方面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以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为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很难快速理解和消化。因此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尝试回忆一下或者你们自己觉得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些笼统,但是却能够起到检测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和动脑思考的作用。教师让学生把回答写在纸上,可以清楚看到虽然有些学生没有全部写出来,但是写出了一些较为具体的内容,值得肯定;也有部分学生一点都没有写出来,说是找不到重点。这样教师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教师就学生的回答内容进行总结。教师还需提醒没有回答出来的学生认真记录,并且要多做一些数学作业。
总之,有效提问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巧妙设计高质量且有趣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情。本案例中教师采取的方式以鼓励和肯定为主,这样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