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万保
(甘肃省清水县金集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74140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对鸡肉、鸡蛋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农村散养和放养鸡情有独钟,刺激大量农户利用房前屋后开展庭院养殖,由于散养和放养鸡适合广大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饲养,而且成本低,饲养方式简单易行,在满足自己需要,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多余的通过合作社或电商销售,增加收入,但由于禽类疾病、诊疗等有关知识极其贫乏,鸡品种不纯,加上粗放管理等因素影响,鸡的成活率比较低,在经过这几年的调查和分析,查找农村放养、散养鸡的存活率很低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对策,仅供大家探讨。
农村的放养、散养鸡雏鸡一般都是从农村土鸡孵化商贩购买的,大都采用农村土炕孵化而来,由于在孵化的过程中,很难控制湿度、温度、通风、翻蛋等控制条件,从而导致了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导致鸡苗滞后或提前出壳,雏鸡质量差,很难饲养,成活率低,另外,雏鸡商贩由于没有防疫意识或者防疫不及时,甚至为了降低成本,不按防疫程序按时打疫苗或不打24h 急需接种的马立克氏疫苗,导致了雏鸡抗病能力差、成活率不高,尤其种蛋被病菌等污染了后,孵化出的小鸡非常容易得病而死亡。
(1)农村放养、散养育雏鸡由于条件非常差,保暖、通风等设备设施不齐全,特别是有些农户保温措施跟不上,从而导致小鸡的扎堆,导致了大批量的死亡,有些农户在育雏鸡木栏上覆盖了几层保温的设施,导致雏鸡严重缺氧而造成窒息后死亡,甚至有的农户使用过大的饮水器,导致雏鸡互相拥挤掉进饮水器而溺亡,造成很大的损失。
(2)鸡舍的卫生状况非常差。有些农户鸡舍好多年都不进行消毒,更说不上采取全进全出等先进技术了,为了降低成本,有些农户采取成鸡和雏鸡混合饲养,又不能及时垫料进行更换,导致天气阴雨时地面更加潮湿,使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从而导致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等疾病的爆发,造成很大的损失。
(3)饲料营养水平低下。农户饲喂的饲料单一,一般都采用杂草、青菜、小麦、大米,甚至剩菜剩饭喂鸡,几乎不使用维生素、微量元素,造成了鸡群的营养低下、抗病能力下降,有时刚鸡保证不了充足的饮水,产蛋水平和生长速度都受到很大影响。
(1)大部分饲养户不注意疾病的预防,也不按鸡的正常免疫程序进行按时常规免疫当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鸡白痢等病时,胡乱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但治疗效果差,而且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
(2)病死的鸡处理不规范。大部分农户对死亡鸡和它的粪便没有进行深埋等处理,隔离、消毒、预防意识差,而且互相走动,造成了疾病的互相传染,从而导致农户大面积发病。
农户放养、散养的鸡管理粗放,非常容易互相感染发病而死亡。这几年,我根据农村农户放养、散养的特点以及发病的原因,提出以下几点防治意见和建议。
(1)必须到正规的孵化厂家购买小鸡苗,更要注意是否按程序进行了马立克氏病等疫苗的注射,同时挑选大小匀称、健康、体质健壮的雏鸡,而且必须脐带愈合良好、卵黄吸收干净、肛门无污染。
(2)及时观察鸡舍的通风换气、保暖、干燥程度等,做到鸡舍卫生整洁,勤消毒,勤换料,同时防止鼠害。
(3)必须做到全进全出制,出栏一批后,要及时、彻底的清除地板上的粪便等污物,并对饲养器具、设备护栏等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4)加强鸡的饲养和管理,最好饲喂配合的全价饲料,按要求定期添加矿物质、维生素等添加剂,更不能饲喂发霉的饲料,在梅雨的季节要及时添加脱霉剂。
(5)严格地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进行免疫。除要做好鸡新城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之外,要及时进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疾病接种免疫。
(6)定期开展驱虫,粪便及时进行堆积清理和发酵,从而杀死粪便中的幼虫和寄生虫虫卵。
(7)发病时要及时和当地兽医联系,及时合理散养药物,保证治疗效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