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俊生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幼儿教育与旅游管理学院,六安 237158)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用相当大的篇幅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进行部署。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中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这也意味着我国逐渐进入从工业文明迈入生态文明的过程之中[1]。据统计,2019年国内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目突破30亿人次,国内旅游中乡村旅游占了一半以上,乡村旅游收入超过1.81亿元人民币。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产业构成,其未来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目标,将进入全新的生态旅游发展时期。
所谓乡村旅游,就是依托于乡村的野外环境,选取一种无人文干扰、生态破坏以及以旅居方式为主的乡村度假旅游新模式。当今,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并且形成了完善的乡村旅游系统,其模式涉及农产品生产基地型、动物农场型、花卉园艺型、乡村体验和乡村度假型等模式。虽然国内的乡村旅游发展较迟,但其发展迅猛,并且产品类型也日益丰富。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的核心构成内容之一,通过将乡村自身所具有的传统风俗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作为旅游载体,从而达到帮助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通过发展农村地区产业,帮助产业结构间的优化发展,同时带来农村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城乡之间有效交流以及同时发展的实现,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2]。
当前,我国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其产业规模也得到显著性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秩序逐步完善,旅游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也得以持续发展,尤其是将乡村野外作为载体,所量身定制出来的无人文干扰、无生态破坏的乡村旅游模式,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也因此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2013-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以及休闲农业人数得到显著性增长;2016-2018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占国内旅游人数总规模的一半以上;截至2019年,超过30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总规模的51.2%。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2019年)》的统计数据,2012-2019年,我国旅游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尤其是2019年,国内全年旅游总人数高达69亿人次,同比增长达到8.5%。在这之中,城镇居民人数达到44.7亿人次,同比增长点突破在8.5%。农村居民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5.4亿人次,同比增长8.1个百分点。
受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以及乡村旅游热情持续高涨等因素影响,我国乡村旅游以及休闲农业观光游收入水平得到持续增加。2016-2019年间,我国旅游收入表现出了稳定增长的发展水平。来自文化和旅游部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旅游收入突破5.7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加11.8个百分点[3]。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达到4.75万亿元,同比增加11.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为0.98亿元,同比增加12.2个百分点。
目前这一阶段,乡村旅游方式从传统的农家乐逐渐演变成集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方式为一体的旅游模式。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个性化消费需求增长,我国乡村旅游从之前的单一模式朝着多样、融合以及体验化方向逐渐转变。与此同时,乡村旅游消费模式由观光旅游向着度假旅游方向发展,乡村旅游模式越来越丰富。当前,乡村经济增长模式也向着“乡村主体化、体验生活化、业态多元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多业化、村镇景区化以及资源产品化”方向发展[4]。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处于快速发展状态,旅游区游客接待规模也快速发展,尤其是每年的五一、十一,游客规模更是呈指数级增长。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乡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峻考验,同时也加大了乡村生活垃圾和废气处理的压力。首先,乡村地区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缺少有效的管理办法与管理团队,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手段主要为深埋或者焚烧,甚至还有一些垃圾随意堆放,加剧了空气、水源以及土壤的污染;其次,一些旅游人员缺少生态责任,在享受乡村风情过程中忽视了对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导致数量众多的垃圾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分解。除此之外,不可忽视生态理念的指导作用,对其作用理解不到位,容易造成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之中对于第一产业有所轻视,忽略其对于农村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大规模占用耕地导致耕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并且游客的践踏、采摘和缺少合理规划的建设,也对乡村旅游地区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旅游行为对于当地人文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被放大。首先,乡村地区原先所具有的“乡土”特色逐渐消失。经营人员通过打造一些非本土风格的建筑来提升自身的居住环境或者向游客提供更为高级舒适的住宿环境,结果对当地原有的乡村风貌造成了严重破坏,甚至呈现出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加上乡村社区居民对城市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地的传统特点以及乡村特点渐渐在消失;其次,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逐步取代。尽管数量众多的城市游客给乡村地区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对其造成了极强大的文化冲击,导致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地区弱势文化渐渐被城市文化所取代,乡村地区特有的文化内容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一些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都受到了影响,逐渐效仿城市居民那种品质较高、消费也较高的生活方式,使得当地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遭受冲击。城乡发展趋同化,导致乡村旅游失去发展的初衷;第三,乡村文化呈现出了严重的商品化问题。经营人员在短期内为了满足大规模旅游人员个性化旅游需求,从而实现其市场收益最大化,使得传统的民俗风情向着表演化和快餐化方向发展,导致当地传统风俗被旅游人员误解,对乡村人文生态发展造成了影响。
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实现了高速发展,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规模与数目也都表现出了显著性增长,然而有着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并不多,大部分旅游活动项目趋同化现象严重。大部分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项目以农家乐休闲、烧烤、农产品采摘等为主,缺少对旅游项目的有效规划,乡村特色严重缺失。经营人员对乡村旅游本质、内涵缺少全面认知,关于乡村旅游地的资源缺少有效开发,经营理念滞后,缺少长期发展的战略部署,忽视乡村旅游产品中“乡村性”以及“乡村意向”这两者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对于乡村之中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以及乡土民俗等内在资源优势缺少有效挖掘,局限在家庭式开发模式上,生态型特色产品严重不足。经营人员把城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缺少对旅游市场发展需求有效评估和预测,导致富有乡土气息的建筑被城市化。比如,田间菜地改成停车场,羊肠小道被硬化等,造成乡村特有的生态自然景观受到破坏,致使乡土气息流失,乡村旅游产品缺少特色,缺少对游客的吸引性。
乡村旅游本质上是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乡村自然人文生态景观与乡土文化生活体验,其中涉及人和自然的交流、人和历史的交流、人和人的交流,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5]。乡村旅游中,除了消费之外,还可以通过对乡村旅游活动的参与,增加人和人、人和自然之间的感情,提高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认知和意识。所以,我国乡村地区应该充分借助当地资源优势,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遵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宗旨,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充分呈现出生态文明的发展思想,加强对公民生态责任教育和生态伦理教育,让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认知,并且要遵守生态特点与产业特点,打造绿色乡村,致力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生态主题品牌。
伴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游客的旅游方式逐渐从往常的“一日游”转变成为“多日游”,从传统的观光向深度体验方式转变并且也越来越强调旅游地服务接待质量。因此,乡村旅游的接待水平与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游客对其市场认同度与游客重游率。
对于如何提高游客体验感,让游客在享受乡村风土人情以及人文景观的过程中提高服务质量这个问题,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根据服务等级不同,确定相应服务标准,督促相关旅游接待单位在住宿、餐饮以及娱乐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加强上下功夫,可以推出一系列“星级农家乐”或是“星级乡村酒店”;其次,不可忽视对于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应时常组织一些专业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指导,同时加强和国内优秀乡村旅游景区的交流与学习;第三,制定景区员工服务标准和奖惩标准,提高服务人员工作规范性,优化服务质量。尤其是住宿、餐饮和农家乐等,要加强培训,在进行“顾客至上”这一观点的落实之时,同时也要形成“员工至上”的经营理念,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优化其服务质量;第四,旅游协会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组织会员单位参与到主题旅游活动中来,通过加强交流和学习,优化其服务质量。
传统消费观缺少对消费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生态后果的认知,通常以满足个人需求为主。生态消费观强调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不仅是为了鼓励消费,同时还需要找到消费行为同自然人文生态之间的平衡点,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将乡村自然风光以及人文风光作为主要观光要素的乡村旅游,就是以农业生产、生活体验为主的旅游模式,其主推的“农家饭”“农家乐”等宣传语都涉及“绿色”“生态”以及“自然”等内容。生态消费观强调旅游人员的生态文明认知,首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范旅游人员的消费行为,提高旅游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其次,引导并鼓励企业应用绿色技术行为、发展绿色产品,进而形成绿色产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高生态产业文明化发展水平[6]。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可以利用宣传生态文明、出台相关法律制度和差别定价等方式提高游客的生态消费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