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李店中学 崔振坤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生命体验的重要途径。”有效的阅读,重要的目标在于有益于人的发展。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和文本材料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实现通向知识殿堂的阶梯和道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阅读如此重要,农村小学语文读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乐观,许多的语文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他们的阅读教学观念落后,没有深入地研究学生、没有研究阅读材料,也没有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讲解课文面面俱到,力求尽善尽美,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的教学没有找到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没有有力地突破阅读教学的瓶颈,阅读教学只流于形式,导致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教师的阅读教学缺少了学法的指导,学生没有掌握可行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在阅读中缺少了主观能动性,阅读的兴趣也很低,被动的阅读产生了低效的学习效果,这样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阻碍了语文学习的高效性。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许多的教师没有关注学生阅读的兴趣,没有考虑阅读材料的可读性,没有注重阅读材料的梯度,从而挫伤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总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上有许多的弊端,如何突破这些阅读教学的尴尬局面,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地去研究,去思考解决。
一个人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论指导。这些理论和观念必须要正确,必须要科学合理。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地研究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方法论》《语文教学大纲》等这些基础的教学学知识。但由于农村相对来说比较闭塞,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所以还应该关注一些发达地区的教学模式,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才有可能为高效的阅读教学提供可能。教师的教学观念先进了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学生才能喜欢上教师的课,才能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产生思维的火花,才能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
教师要树立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观。《中学语文教学刚领》指出:“学生学习的目标既有知识性又有工具性,特别是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为目标。”这就是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实践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要着眼于全体学生,改变教师陈旧的阅读教学观。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所学知识和社会相结合,通过自己的观察认识社会,认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阅读兴趣的提升要靠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来实现。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以便增强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提升阅读的质量,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主人翁步入大学时的心情和心理活动,根据这一情节设置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假设学生高中毕业后顺利地考进北京大学,然后让学生仿照作者书写的人生誓言,身临其境的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让学生真正地体会青年大学生机智、专注、纯洁、自由、生机勃勃的青年思想情感。学生得以更好地理解阅读的教学内容,增加了阅读的兴趣,并提升了语文阅读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以成绩为主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更没有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把合作竞争的方式引入教学的过程中。有了竞争,学生才会努力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学生才会争先恐后地去阅读,从而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笔者所在的班级内,通过“班级读书英雄榜”读书大比武活动,有力地解决了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学生把自己所读的书和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小组中展示出来,互相交流与比较,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的氛围,提升语文阅读量和阅读的高效性。在小组之内,让每个组员针对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加深阅读的深度,分享了他们各自的阅读心得,可以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小组之内,让每一个学生都在竞争中阅读,在快乐中阅读,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即使当国家正在经历创新发展时,都始终如一地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而文言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这么久以来,古人将传统文化记录并保存下来,并不是为例让现在的学生死记硬背用来应付考试,而是希望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进行传播。在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学的更应该是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才含有的文言文几乎都蕴藏了深刻的中华民族特色,其中也含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时,应注意将文言文教学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我国民族特色产生一定的了解,以便日后对传统文化加以传播。又如,在学习《劝学》时,教师要充分向学生传递课文的内涵以及相关的人文精神,在学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中藏有的深度内涵进行挖掘,引导学生主动融入人文精神的体验中。在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到行动的美好远远大于想象,并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主动化身为行动的积极者,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时,要时刻注意让学生保持对自己进行反思,并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保持积极进取的思想和意识,同时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懈地努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创建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模式,一切的阅读活动创建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做到高效又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