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木林
(1.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2.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城市空间发展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没有城市空间的发展,也就没有中国城市的现代化。现代城市空间发展问题对我国城市的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导致城市空间资源更加紧缺、人际关系更加紧张和政府公信力下降。城市空间发展问题形成后,把那些人们以为自己在共享的资源彻底折叠到你无法触及的空间,最可怕的是还以为曾经拥有,或者幻想可以拥有。现代城市空间发展必然产生诸多空间发展伦理问题,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交往方式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是破解诸多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有效路径。由于自然、文化、宗教和精神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条件或空间条件必然有所不同,并且不同的空间条件适合于不同空间的用途,形成不同的空间关系。
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突出问题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对立。也就是说,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城市阶级斗争的状况和城乡对立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空间生产和流通生产问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人类活动的要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空间逻辑是在第一卷论述了资本生产空间过程,第二卷阐述了资本流通空间过程,第三卷则是资本运动的整体空间过程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就是说,《资本论》中关于空间的理论主要包括生产空间、流通空间和土地空间。其中生产空间是重点和核心,空间本身也源自于生产空间,而流通空间受生产空间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商品的生产空间,就无所谓商品的流通空间,即也没有货币的流通空间和商品的消费空间。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城市化和城市空间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在城市空间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空间生产、空间冲突和空间正义等问题。资本逻辑的张力作用以及空间理论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空间转向”的重要成果。他们的空间理论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修补,而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主要是在批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而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强调资本和权力对空间的塑造、影响和反馈,并通过对空间发展的批判寻求社会变革的方向。
进入21世纪以来,相关的空间理论已被中国学者所接受,在中国空间发展研究的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城市空间发展状况对城市居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的相互统一,为城市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我们不仅要关注着城市空间的物理属性,更要重视城市中的行为与无形空间的相互关联,进而发现有形空间变化。我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质量关注度不够,而较早经历工业化、城市化的西方国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归纳出城市空间的结构和模式,并推演出空间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他们归纳出了不少的空间结构、模式和规律,出现了立场或价值观相互冲突,也体现了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还处在一个开放和探索的阶段,这虽然对形成学科共识造成不少困难,但可以让我们扩展视野和培养批判精神。空间发展并不仅仅指国土空间的发展,还包括了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工作空间、公共空间等的发展,是通过资源配置实现空间的有效、公平和可持续利用,以及达到相对均衡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利用计划与市场的双重作用,通过资本逻辑的力量塑造中国城市空间环境,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快速发展,但在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城市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空间资源的不平等、不均衡的利用,导致城市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如何解决中国城市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时代的问题,不仅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而且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于解决我国城市空间发展问题及其发展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城市空间新发展,就是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城市经济增长,又要重视居民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居住条件、文化教育的提升,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分权和地方竞争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由于财政紧张,逐步走了城市房产和土地财政的道路。一方面,以前的制度适应了城市化的国情,并迅速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确实创造了中国奇迹;另一方面,房地产财政也导致了过度依赖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城市发展和财富分配的结构性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实际上是在“资本城市化”进程的驱动下,从房地产向动产的快速转变。如今,中国城市空间发展问题也发生变化,城市空间发展问题表现为空间生产过剩、资源因素分配不均、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等,特别是城市空间隔离与分化较为严重。最为可怕的是,产生城市空间发展问题之后,社会出现严重分层现象,不同阶层区分凸显,富人区与平民区分离,领导层与平民层阻隔,整个城市呈现撕裂状态,人与人之间关系淡化,表现为不同群体的不平等现象。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低增长状态,将会把大量的市场资本投入到我国的城市空间生产领域。在现有经济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将更加干预市场经济运行,会出现明显的企业化、市场化倾向,全力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仅靠现有的工业生产、网络经济、商业贸易、地摊经济是难以快速提高财政收入的。为此,扩大城市建设规模以及扩张城市空间是城市政府快速增加财政收入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前提。虽然“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是不炒不行,这是现有经济体制和社会实际决定的。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房车时代再次显现,城市政府与房地产市场必然形成合力,共同主导中国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在城市发展市场化的热潮中,房地产热和新城区热将无处不在,这不仅是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意愿,也是城市空间生产的必然要求。一些城市建设将在资本逻辑作用下,一方面不断改变城市规划,着力扩张城市空间;另一方面对城市功能和城市发展方向作出相应调整。许多新城市、新城区将提前建成,而有的规划土地却不被使用,造成基础设施闲置浪费的现象。城市空间的过度生产有效地促进了对城市空间生产的资本投机,这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和居住环境的下降。总之,在房地产市场相对饱和的前提下,城市空间生产过度必将导致城市建设无序扩张,这也是引发“城市病”的重要症结所在。
中国社会空间扩张主要是从农村空间向城市空间发展,而城市化主要是土地开发和使用权的垄断,以及城市土地增值收入的资本积累。在我国现行城市规划设计、土地征用和收入分配制度下,城市政府拥有垄断土地开发使用权,会将资本、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资源要素不断向大中城市聚集和流动,从而追逐更高经济效益。在现有的城市空间管理体系下,更高行政级别的城市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尽力争夺城市建设项目,控制资金、土地等要素,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这种行政手段干扰了城市空间的发展,扭曲了资源分配方式,加剧了小城镇的衰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资源要素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导致了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公平现象。许多城市郊区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和开发利用,他们快速成为了城市居民,住上了城市楼房,被动地加入城市化进程,失去了原有的田地、房子和生产资料,同时又很难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游走在城乡之间,他们一旦失业很容易陷入贫困。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进城就业,成为城市流动人口,而大部分农民工为城市发展贡献了力量,却难以享受城市的医疗、就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市民化待遇。此外,由于空间要素配置不均,目前城市失业人员也很难得到生活上的保障,导致有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生活维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城市空间发展总体较为协调,但是城市空间内部由于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导致空间相互隔离和空间分化问题日益显现。在空间扩张、旧城改造双重作用下,各个城市内部经济、政治、文化、居住、产业、环境等功能用地呈交错分布,并在资本逻辑作用下逐渐破碎,表现为纷繁复杂的拼贴结构。随着城市土地和住房价格的不断飙升,城市内部也逐步分化,高档小区与普通居民区分割,空间差异不断扩大。有些政府为了城市空间扩张,进一步加强旧城改造和住房拆迁,这不仅破坏了文化景观和传统风貌,部分非物质遗产也遭到毁坏,还助推了主城区的富人化进程,低收入群体被边缘化,逐步迁移到城市外围或者城郊地区,导致富人居住区与平民居住区相互阻隔。有些城市在突击式发展过程中,大规模地拆除城边村,被城镇化的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剥夺了低收入群体在城市生活中就业、创业、工作、发展的权利。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合理的土地调配机制,不同的土地空间会带来不一样的增值收益,中心城区的土地和偏远郊区的土地增值幅度差别较大,城市空间的分化自然会导致财富分配不均,进一步造成贫富分化,并不断拉大不同群体的贫富差距。生活在资源分配失衡、空间隔离分化的城市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进一步恶化,优质空间资源被垄断,低收入人群难以进入更好的空间,他们自身与子女的生存状况难以改变,由于所处的城市空间的不同,导致社会关系代际传承。即城市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表现为社会流动的空间性阻隔,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公共服务是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财政资金的缺乏,导致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的下降。在我国的大中城市,将逐渐出现公共服务供应不足的问题。随着城市居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由于教育、医疗、住房和生活空间等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引起的社会矛盾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发展中,由于资本逻辑作用以及城市空间发展问题,围绕拆迁改造、环境整治、厂房选址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还将增多,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群众失去参与权、知情权和决定权,而被排除在城市空间资源决策之外。由于居民没有参与城市空间规划建设的权利,并排除在城市空间发展的决策之外,城市空间建设目的简单化,他们也很难发现城市空间问题。全国各地曾经发生的广场舞扰民、暴走团占领机动车道等公共空间引发的冲突事件,反映出了我国城市政府在满足群众休闲生活需求方面,以及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能力上还不足,这一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居民合理化诉求和行使合法化权利渠道不畅通,使他们逐步失去对政府决策的信任,同时也增加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对于空间发展机制而言,需要城市支撑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三者的协调发展;而对于城市空间来说,则需要外环境区域空间、中环境城市空间和内环境空间内涵三者有机结合的持续发展。以往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没有正确认识到三者的重要作用和相互关系。既忽视了外环对中环的外因制约作用,盲目进行规模、功能、资源利用等的规划,又被动地接受区域规划中的失误;既忽视空间自身的发展规律,主观行事,又机械地套用空间某个方面的发展规律;既不尊重科学,又从技术上抹杀城市空间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空间的内涵和意义产生了危机,这些种种倾向造成了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践的混乱局面。城市空间的自身发展不仅是空间发展规律的自然体现,还应充分体现人的愿望、需求、价值观,为人创造具有文化、情感和理想的“家园”。外环境、中环境和内环境三者的分离,或者简单的主从关系,使城市空间的发展产生了偏差,要克服这些问题,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空间持续发展的“三环”原则,创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过程。因此,城市空间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过程的空间属性理论与社会关系的构成范畴基础上。我国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以应对和破解城市空间发展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人民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城市空间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形态的扩大,应该是空间形态的质和量的共同发展,属于一种空间有机整体的增长。因此,我们要树立整体与综合、管理与控制、环境与生态、历史与文化、使用与参与、科学与理性的辩证发展观念,归根结底就是要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国城市空间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也意味着城市空间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即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模式的变化。为此,我们必须转变城市空间发展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城市空间发展目标回归以人为本的使用价值,这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城市空间共享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以幸福、宜居、共享发展为目标取向,着眼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人文关怀、环境改善等方面,重建城市空间共享发展的目标体系,使人民的满意度评价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准,同时,要以人民的满意度评价来引导城市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变,并作为指导城市发展的目标,从而发展城市空间更加重视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是加速乡村振兴、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路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构筑城乡融合的空间形态和发展格局,推动公共资源要素在大中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区域空间形态上的优化配置。以大中城市带动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着力培育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自身造血功能,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梯次有序、疏密有度的城乡空间发展格局。既引导务农经商的农民向城市集聚,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的进程,又要鼓励城市的人才、资本走向农村,在资源与要素的流动上打破城乡区隔,实现城市空间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互促共进。破解城市空间伦理问题,调整城乡空间关系,防止过度城市化开发,也是当前中国需要实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尽管中国经历了近40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目前我国城乡关系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城乡保障不一致、收入不均等、地位不平等、经济联系不畅等问题,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城乡政策不统一、产业布局不合理、资源要素流动受限、科教文卫失衡等因素也会影响城市空间的发展。为此,要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完善城乡统筹政策体系,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并促进城市空间的科学合理发展。
为了优化居住环境,城市空间不仅是表面形态的问题,其背后还具有深层的结构。城市空间是物理机构的体现,更是空间与结构之间互动关系。也就是说,一方面进行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提供优化的、适宜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发挥城市空间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行为改变中的积极作用。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的角度看,在规划的干预下,中国的城市空间存在结构性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市区和郊区、新区和旧区、富人区与平民区等的自然划分,造成了群体的不平等现象,并持续维持这种不平等关系。在不同的城市空间,由于就业机会、生态环境、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的差异,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别很大,劳动力的生产能力也不尽相同。这种空间区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合理的。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有义务为空间区位平等努力,缩小其差距。同时,要制定公平的空间标准,鼓励土地的混合利用,加强公共设施投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此外,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也要注重居民的安全、社交、文化、娱乐、休闲、参与等方面的需要,以满足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外,要鼓励亚文化及其具有地缘群落关系的邻里区建设,在这些空间内形成或维持独特的亚文化和地域空间特色,居民生活在其中具有安全感、认同感和家园感。
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发展中逐步从小范围地域性转变成了大范围地区性,暂时性转变成了长久性,偶然性转变为经常性,一些生态问题开始超出了自然界自净与自救的极限。生态危机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口膨胀、粮食不足、能源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直接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城市中的空气、食品、水、噪音等的污染成为了现代城市生活的顽症。在城市空间的组织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环境质量已成为城市规划所追求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环境质量经过努力有了明显提高,这也说明了城市与环境共同发展的可能性。我国许多城市空间容量增大,空间规模扩张,资源过度开发,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其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并有了相应的理论与对策,需要强调的是城市空间设计在环境生态方面落实到具体的人群与地点,制定出平衡的措施至关重要。从城市地段的人口容量、供给容量、就业容量、交通容量以及水、气等环境容量指标的建立,到通风、采光、日照、植被、环保法规的建立都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规划设计改善生态环境的空间形态,甚至创造生态循环的平衡系统。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划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建造符合城市居民需要的、适宜的环境是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注重城市空间的适度发展有利于我们创造居民生活的适宜环境。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的城市空间规划和利用已逐步形成一个层次化的空间规划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空间规划体系缺陷已被充分暴露出来,规划制度、过程、方法都受到了挑战。在我国土地、区域规划设计中,空间规划形式未引起高度重视,通常被经济规划、功能设计形式所取代。这些规划设计缺乏空间整合,并且计划部门之间的联系很少。这种从整体上无空间整合的分离现象,使我国在城乡空间发展中产生了许多误差和各专项规划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城市空间的规划、开发、利用带来了先天不足。我国城市空间规划,宏观上缺乏整体、科学的调控和互动作用,分层次的空间规划没有达到有机的衔接,空间规划变成了一种形体外观空间设计。城市空间多维度的规划设计,目的在于为城市空间的优化建设提供依据,而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则需要法律法规的制定、物质空间要素的设计,以及合理规划设计与管理的过程,才能达到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重构城市空间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科学规划的城市空间布局,达到外观与内涵的完美统一,将城市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