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品种的培育现状及主要技术简介

2021-12-03 08:20:09袁军虎葛位西王熠略张甜田志龙张楠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杂交遗传畜禽

袁军虎 葛位西 王熠略 张甜 田志龙 张楠

(河南省漯河市畜牧工作站 462000)

随着物种资源多样性越来越匮乏,世界各国对畜禽品种培育技术研究日益重视,保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我国政府对品种资源保护及培育也采取了有效措施,主要目的是提升畜禽品种的竞争力和生产力,充分发挥畜禽品种的杂交优势,改良原有品种,实现畜牧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本文通过介绍河南省主要几种代表性培育畜禽品种,探讨其主要技术,提出选育改良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1 品种培育的政策背景及概况

种业被誉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优质畜牧、种业先行”,畜禽良种既是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调研指出:“要大力开展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为进一步增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贯彻实施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修订工作,形成《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 年版)》,收录畜禽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等948 个。地方各级政府给予高度重视,河南省人民政府制定印发 《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明确指出要加强资源收集保存,做好基础研究与深度发掘;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实施意见,确定“制定保护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开展普查收集,确立保护名录”等六大重点任务。课件建立健全的育种体系,提高畜禽种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水平,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形势所趋。

根据《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 年版)》 收录,我国现有畜禽品种主要包含:(1)猪:地方品种83 个、培育品种25 个、培育配套系14 个、引入品种6 个、引入配套系2个;(2)普通牛:地方品种55 个、培育品种10 个、引入品种15 个:(3)绵羊:地方品种44 个、培育品种32 个、引入品种13 个,山羊:地方品种60 个、培育品种12 个、引入品种6 个;(4)鸡:地方品种115 个、培育品种5 个、培育配套系80 个、引入品种8 个、引入配套系32 个等。综合分析,我国地方品种资源丰富,猪、鸡品种总数高达200 余种,但培育畜禽品种较少,有待进一步开发推广。

2 培育品种简介

2.1 豫南黑猪

豫南黑猪为河南省信阳市自主培育的一种优良地方猪种,主要分布于信阳固始县及大别山以南的地区,该品种以淮南猪和杜洛克猪为育种材料,通过杂交筛选、群体继代选育而成。

2.1.1 特征特性

豫南黑猪体质健壮,性情温顺,适应性强,耐粗饲,易饲养,抗病性好,耐寒冷。体型中等,被毛黑色,头中等大,颈短粗。嘴较长直,耳尖下垂,腹稍大,臀部较丰满,四肢健壮,蹄质坚实,系部直立,乳房发育良好。

2.1.2 生产性能

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2.34 头,产活仔数11.78 头,初生窝重17.75kg;平均日增重648.10g,料重比2.94;屠宰率74.67%,胴体瘦肉率56.08%,肉色3.44 分,大理石纹3.65 分,肌内脂肪4.11%。

2.2 夏南牛

夏南牛育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用牛品种,该品种以法国夏洛来牛为父本,以南阳牛为母本,采用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自群繁育3 个阶段培育而成。

2.2.1 特征特性

夏南牛毛色纯正,以黄色、浅黄居多。公牛头方正,额平直,成年公牛额部有卷毛,母牛头清秀,额平稍长,耳中等大小,鼻镜为肉色。颈粗壮,平直。成年牛结构匀称,体躯呈长方形,胸深而宽,肋圆,背腰平直,肌肉比较丰满,尻部长宽平直。四肢粗壮,蹄质坚实。

2.2.2 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快,早熟性好,屠宰率、净肉率高,肌肉嫩度好,优质肉切块率和高档牛肉率均优于南阳牛。公、母牛平均初生重38kg、37kg;成年公牛体重可达850kg,成年母牛体重可达600kg。平均日增重1.11kg,屠宰率60.13%,净肉率48.84%。

2.3 黄淮肉羊

“黄淮肉羊”以河南省漯河市、鹤壁市分布居多,为2020年新培育出的多胎肉羊新品种,该品种以杜泊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杂交培育而成,分为“黑头”“白头”2 大类群,主要表现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肉用特征突出,遗传性能稳定。

2.3.1 特征特性

黄淮肉羊体格较大,黑头类群头部、颈部被毛呈黑色,体躯被毛和皮肤呈白色;白头类群全身被毛和皮肤均呈白色,无杂色。面部清秀,鼻梁隆起,头颈部结合良好。公羊颈部粗短,母羊稍细长。胸宽深、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呈双肌臀。

2.3.2 生产性能

成年公羊体重为98.1kg、母羊71.7kg,日增重为318.67g;6 月龄公羊屠宰率为56.02%、母羊为53.19%;眼肌面肌为24.5cm2、21.24cm2;成活率为95.79%,每只母羊提供断奶羔羊数为2.38 只。

3 主要技术探究

3.1 杂交育种技术

杂交育种是将符合选择性状的父母本进行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的育种方法。杂交方式为单杂交、复合杂交、回交。其依据原理为增加遗传多样性的不同基因组合,从而产生杂交优势。一般多用于普通动植物育种,育种过程较慢,过程复杂。

3.2 人工授精技术

利用器械采取公畜的精液,经检查处理后,再利用器械导入母畜生殖道的适当部位,使其妊娠的科学配种技术。其关键环节为公畜的调教、采精、精液稀释、妊娠检查等,目前猪多为袋装稀释精液,牛多为细管冷冻精液。该技术可有效降低公畜饲养成本,提升良种公畜配种效能,提高母畜受胎率。

3.3 同期发情技术

同期发情技术是利用激素制剂人为控制并调整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使一定数量的母畜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孕激素法和前列腺素法。孕激素法分为两种,即埋植法和阴道栓塞法。前列腺素的投药方法有子宫注入(用输精管)和肌肉注射两种,前者用药量少,效果明显,但注入时较为困难。后者操作容易,但用药量需适当增加。该技术与人工授精技术结合,可有效提升饲养家畜的繁殖效能。

3.4 分子育种技术

分子育种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工程应用于育种中,从而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在现代畜禽业育种中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修饰育种(转基因育种)。其技术原理主要为利用基因工程进行严密的设计,通过体外DNA 重组技术和DNA 转移技术,转录翻译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的现代技术。该技术前期步骤是基因测序,其投资较大,周期快,可快速选育优良品种。

3.5 性别控制技术

性别控制技术是通过人为地干预或操作,使母体按照人们的意愿繁殖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生物技术。其原理为借助流式细胞分离仪,根据静电原理,筛选分离X、Y 精子,达到控制性别目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母牛因素、精液质量等。该技术多用于奶牛、羊、生猪养殖管理,其受人为操作因素和场区环境影响较大。

4 相关建议

(1)品种培育可使得优良品种的基因纯合度提高,遗传性能更加稳定,为商业化生产提供丰富素材,但需要考虑品系杂交时防止近交衰退。

(2)品种培育技术的研发提升可使得培育周期缩短,育种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可观,往往会忽略优质地方品种的挖掘和地方畜禽保种场的建设。

(3)在我国现存的动物遗传名录中,培育品种多样,但推广效果有待进一步强化,很多引入品种得以推广,如猪、鸡、牛的品种,而自主培育品种普及推广较慢。

(4)畜禽品种杂交培育需要周期较长,技术实力要求较高,投入成本高,收益见效慢,很多科研工作者更倾向于分子育种研发,建议增加资金支持力度。

(5)结合河南省实际,省内缺乏自主培育“鸡”品种,而鸡品种培育往往更侧重于肉用型鸡研究,可适度引导高校、企业联动,填补培育空白。

(6)结合国家地理实情,很多优良品种推广及培育形成了“北繁、中养、南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建议增加政府引导,强化结构调整,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大前端投入。

猜你喜欢
杂交遗传畜禽
非遗传承
区域治理(2022年40期)2022-11-27 04:01:54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新农业(2016年18期)2016-08-16 03:28:31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