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月成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师范生的学习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此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不可忽视,当实习指导教师能够创造有益于学习的环境,让师范生愿意学习、迎接挑战、敢于试误、使用有效的策略作出决策并解决面临的问题时,学习就会变得更加高效。指导性反思包含社会建构主义思想,它鼓励师范生通过有意义的社会建构来挑战现有的理论和他们自己对教学的先入之见,同时让他们体验专业发展的协作风格。这意味着,在实习过程中,有效的职前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括诸如学习小组和同伴指导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实习指导教师应该不断地引导实习生进行有效反思,帮助他们专注于自我行动背后的潜在意义,并检查实习生的假设和实践。指导性反思的前提是在教师教育中发展这种教学实践,有效地使师范生能够构建专业中介,并获得他们在进入教师职业时所需的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从理论上讲,该模型是基于杜威将反思定义为一种系统、严谨的思维方式,它强调了师范生的个人目标和学习目标、与他人的互动、口头和书面的反思,以及用于长期反思的时间。
由于指导性反思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本研究提出研究问题: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如何体验指导性反思程序?实习生对指导性反思过程支持他们实践性知识发展并将其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方面的有效性有何看法?
参与者 本研究随机选取A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学四年级的23名实习生(四名男生、19名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教育实习过程进行历时18周的追踪研究,以了解指导性反思对他们实践性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影响。他们都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自愿接受了当面访谈以及一次课堂教学录像。
数据收集和分析 在实习生完成反思后,通过两次(一次在实习到第九周时进行,一次在临近实习结束的第17周进行)集体座谈和五次单独访谈,收集关于实习生在指导性反思过程中的经验数据。本研究中,23名实习生均参加了两次半结构化访谈,对五名实习生进行了单独的半结构化访谈,六名实习生以书面形式回答了访谈问题。从收集到的材料来看,参加不同反馈形式的师范生的回答没有实质性的不同。所有的访谈都被记录下来并完全转录,然后使用主题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主题分析是包含一系列步骤的归纳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开放编码来识别数据中出现的主题和子主题;然后,将已确定的主题和子主题归入更广泛的类别;最后,所有数据都是根据更广泛的类别进行分析的。
本研究旨在阐明师范生在指导性反思过程中的体验,并在支持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和行动反思生成的知识背景下分析其感知有效性。本研究根据指导性反思过程介绍主要的研究发现:在指导性反思过程中使用课堂录像揭示了哪些好处和恐惧,师范生从口头和书面反思中学到了什么,以及指导性反思过程与实践的个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录像观看 总的来说,大多数参与本研究的实习生指出,观看课堂教学录像有助于他们作为旁观者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许多参与者说,如果不是观看了课堂教学录像,他们几乎注意不到自己和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一些细节。参与者最常提到的关于他们自己的细节是声音、肢体语言和词汇。此外,许多实习生表示,他们的实习指导教师没有注意到他们从视频中看到的方方面面。因此,师范生自己指出的许多需要改进的重要方面,在与他们导师的讨论中是不会出现的。
与此同时,师范生对挑战性方面问题的看法并不是消极的,他们将许多挑战视为进一步发展的机遇。此外,通过视频观察,实习生注意到自己许多积极的品质,这有助于增强他们持续教学实践的效能感以及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许多师范生指出,与观看教学视频后的感受相比,他们在授课过程中的最初感受往往更加不安全、更加消极。因此,在视频上看到自己似乎给了他们信心,让他们确信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最初的压力和消极情绪所暗示的那么糟糕。此外,许多师范生表示,基于视频的观察对他们接下来的课程将产生积极意义。他们解释说,他们更清楚视频中看到的方面,并试图避免同样的错误。
几名实习生指出,拍摄和观看自己视频的想法相当可怕。大多数实习生认为:刚刚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在视频中看到自己,而且是扮演教师的角色。有三名实习生表示,他们不敢看课堂上的自己,有点儿尴尬。此外,一些师范生表示,担心自己的课堂教学视频会被其他人看到。一部分师范生说,当他们继续观看自己的教学视频时,尴尬感慢慢消失了,并且对自己和学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观察。此外,所有的参与者都确认课堂拍摄没有干扰到他们的课堂教学。
口头和书面反思 几乎每个实习生都表示,反思的不同阶段有助于对所选实例进行更深刻的分析。同样,许多实习生提到,随着每一阶段的反思,涌现出不同的想法。此外,大多数实习生指出,这些问题引导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特别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更习惯于进行自我相关的反思,而且由于指导性的反思过程,学生有意识的考虑增加了。
相较于指导性反思,大多数实习生表示,他们以前的分析更笼统、更肤浅。大多数实习生指出,对具体实例的口头和书面反思是非常有用的。此外,一些实习生提到长时间实践中反思的好处,这有助于解决问题。因此,他们的教学实践的潜在改进是由于引导反思程序更容易采用。
超过一半的实习生表示,如果没有帮助,他们很难进行反思。因此,他们觉得自己从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好处不如那些和别人一起反思的人多。实习生解释说,有他人的指导有助于他们的反思。一些实习生解释说,导师或同学帮助引导了他们的反思,让问题更容易理解。其中一名实习生向同伴反映,同伴帮助缓解了紧张,使情况变得更愉快。许多与导师或同伴一起进行口头反思的实习生认为,当单独反思时,反思没有那么有益。一些实习生发现,按照指导反思程序进行的口头反思不如导师给出的即时反馈有用。
几个实习生指出,反思是耗时费力的。只有少数实习生表示,反思的不同阶段可以更紧密地进行,以便记忆更加具体生动。同时,他们解释说,分阶段进行反思有助于自己更客观理性地反思。
指导性反思与个体实践目标的关系 教育实习为师范生提供了与其教育实践有关的行动规则和策略进行交流协商的机会。几乎参与本研究的实习生都表示,指导性反思过程帮助他们考虑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实践目标。有两名实习生承认,他们只是没有足够重视个人目标的规范,因此也无法评估反思程序如何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目标。对一些实习生来说,教育实习是他们第一次课堂教学实践。大多数实习生表示,他们的主要目标仅仅是体验课堂教学。其中一名学生指出,她的导师的反馈有助于她实践目标的实现。
另外,教育实习为实习生提供了检测他们大学期间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适用性的机会。很多实习生提到,在大学学习的那些书本知识在现实中基本用不上。对此,他们解释说,在没有必要设施条件的情况下,很难把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里,去教好几十个存在不同个性特质、认知方式、理解能力和经验背景的孩子。
所有参与者都表示,指导性反思过程是有益和必要的,应该是教育实践的一个必要部分。一些实习生表示,反思性实践有利于在职教师和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大多数实习生表示,这个过程应该多实施几次,这样才有机会评估自己的进步。许多实习生也提到,指导性反思过程对他们早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是有益的。
本研究在教育实习中引入指导性反思实践,旨在加强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与发展。总的来说,大多数实习生表示,指导性反思过程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研究表明,这些实习生通过自主定期进行反思,可以解释和改进他们的教学实践。反思的目的是从实际经验中学习。本研究发现,实习生需要更坚实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以便能够受益于指导性反思实践。另外,师范生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之间存在“鸿沟”。研究结果表明,实习生很难将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指导性反思过程有助于实习生意识到这些不足,并促进他们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联系的发展。在反思过程中,实习生首先关注的是他们自己。大多数实习生表示,自我相关的想法和感受是他们教育实践经历中最重要的方面。另外,实习生很重视导师的反馈,并认为这是满足他们学习需要的最重要的保证。可见,实习生通常从自我相关的关注转向任务相关和效果相关的反思。上述结果表明,根据实习生以往的教学经验,他们需要明确不同反思活动的焦点和指导。
大多数参与者表示,与实习指导教师或同伴一起进行的口头反思比单独反思更有益。实习生认为他们需要得到指导,以便对实例进行更深刻的分析,并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专业认知。另外,协助反思可以帮助实习生找到他们实践中的弱点和不足,然后通过现有的教学理论和学习来重建它。实习生可以在实践中运用实证研究的理论和结果。实习指导教师可以观察实习生的课堂教学实践,然后提供一个讨论环节来回顾和发展彼此的行为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