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吉林西部区域文献整理和研究综述

2021-12-03 12:14:46聂翔雁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吉林整理文献

聂翔雁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白城137000)

吉林西部位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主要包括白城地区和松原地区,大部分属于科尔沁大草原东部,这里自古以来具有独特的区域环境,世世代代养育了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的同时,缔造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是由生活共同体创造,区域文化疆域往往超出政区”。[1]同时,这一区域也是东北古代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别是满蒙交界地带,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冲突、交融,蕴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加之受复杂的政治因素影响,这里的历史有着极大的研究空间。吉林西部区域文献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必要把这一地区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彰显地域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一、区域文献整理的必要性

(一)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

区域文献整理研究是白城师范学院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吉林西部区域文化保护与开发中的一个具体研究方向。如何对区域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关系到能否整合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尽快出成果,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向前迈进,这对于白城师范学院整体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从白城师范学院的地域特点来看,具备对地方丰富的文献资源进行整理、研究的条件,挖掘区域史研究中的薄弱之处,继续对域内各乡镇的乡土志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尤其是对洮南府在近代政治风云变幻中,留下的军阀资料、蒙古王公参与政治活动的资料、吉林西部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及土地制度变迁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吉林西部区域文献是伴随着该地区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它主要通过不同的载体,从不同的视角记录了这一地区不同时代所发生的事情,主要通过文献典籍、石刻、青铜器等载体和各种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等,是研究这一区域历史的重要工具。近年来由于全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吉林西部区域文献整理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许多单位受购置经费和人员的限制,区域文献靠征集和捐赠,使得这一地区文献入藏量偏低,种类很少。个别单位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无力开展馆藏文献数字化建设,还在使用卡片目录或简单登记造册的最原始的、落后的方式,造成许多馆藏文献查阅困难,更谈不上整理和研究。由于馆藏文献不能形成数字化,使得各单位之间不能交流合作,也就不利于资源共享。有必要对这一地区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研究一个地区的历史离不开这一地区文献的支撑,而区域文献整理研究的成果,也是区域文献进一步发展的见证。加大口述历史的项目建设,通过采访搜集整理区域内具有深远影响的口述文献资料,丰富区域文化的文献总量。做好吉林西部区域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推进新型交叉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增强教师科研能力

吉林西部区域文献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将区域文献进行整理,按照相关的课题进行分类,同时根据课题的需要形成初级的成果实行共享,对加强课题立项具有重要意义。在整理研究过程中,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利用将使师生受益,更对保护传承相关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清末民初洮南府作为奉天省北部重镇,成为当时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人口众多,商贾云集。在当时社会大动荡的历史背景之下,洮南府出台一系列关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关政策,并遗留下大量的历史文献。这些历史文献对研究近代东北地区区域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对于研究东北地方史有巨大的学术价值。

基于此,要整合历史学的专业人才,发挥集体的力量,实现群策群力,搜集吉林西部区域文献资料,为吉林西部区域文献研究奠定基础。实现区域文化保护与开发,传承保护区域文化,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三)促进区域历史研究的深入

吉林西部古代民族有东胡、鲜卑、秽貊、扶余、契丹、女真、满、蒙等,这些崛起于东北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入主中原的历史,几乎占据秦统一以来两千多年历史的一半,这是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都不曾有过的。因此,只有加强对这里民族历史的研究,在当今全球大地缘环境中,构建完整的本国各民族文化系统,具有现实意义,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史学界在区域文献整理和开发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人文社会科学相对发达的沿海和沿江地区的区域文献整理和利用工作比较完善,而对内陆省份中的中低城市的区域文献整理和开发却很滞后,也相对不受重视。“吉林西部区域文化保护与开发”平台以吉林西部蒙边地区洮南府的文献史料作为主要整理、研究对象,弥补了区域史料整理对内陆地区中等城市和市镇研究过少的缺憾。

以往的区域文献史料整理多侧重于经济史、政治史的史料,而对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民众心态等方面则着力不多。随着文化史、社会史研究的深入,以上两个方面的档案史料被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所重视。“吉林西部区域文化保护与开发”平台通过对洮南府史料的整理与开发,将研究方向定位在全面揭示清末民初洮南府社会生活状况,以及清末民初东北基层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引发的人群流动,往往不断在旧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催生出具有不同特质和内涵的新的文化”。[2]传统与现代难以完全割裂,今日的现代是明日的传统,今日的传统是昨日的现代,二者是一个延续的整体。“文化区域主要是靠人的感知和认同来确定的,随着划分标准的变化,文化区域的范围也会发生变化,可大可小,没有严格的边界”。[3]研究清末民初洮南府社会生活的发展、城市变迁,可为现代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社会转型期区域历史文化的特征及演变,可以更好地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区域文化繁荣发展,并使其在政府制定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发挥智库作用。

吉林西部区域文献整理和研究,所依托的科研平台,通过多年努力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资料库,完成了二十六史和吉林志书中关于草原人物的索引工作;对625种中外期刊中关于草原文化的文章进行了查询、分类,现复印、装订资料两万余篇,在广泛性和权威性上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正在将上述资料实现数字化,力争建成较为完备的特色数据库,以方便区域历史的研究者获得区域文献资料信息。

二、区域文献整理的可行性

(一)人员优势

研究团队成员中有博士两名,教授一名、讲师两名,其中两名讲师有望晋升副教授,两名博士有望晋升教授。每位成员都具有深厚的历史功底,对文献搜集、整理工作得心应手。另外,还聘请了在地方史研究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我们在整理和保护文献的同时,结合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征,培养、培训学生对文献的搜集、整理技能。经由各方专家指导和培训,形成了以历史文化学院师生为主的历史文献整理梯队。由我们团队的教师带领20位学生为助力,对洮南府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编目。整个团队符合高职称、高学历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

(二)地缘优势

吉林西部虽地处偏远,但民族众多,自古以来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杂居,风俗不同,几千年来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互相渗透,互相交融,反映在文献上,表现为布局分散、内容多样性的特点。除了文字记载文献资料外,还有诸多的口头文献、石刻文献、民间传说等。如此丰富的文献资料,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进行挖掘和研究。通过与区域内洮南档案馆、镇赉档案馆、通榆档案馆、松原档案馆等合作,搜集整理该区域内的档案文献资料,尤其是辽宁省委资料——《胜利报》中的资料。

通过整理资料,出版丛书,申报课题,发表论文,撰写专著等,凝聚人才,提高学科建设的增长点,提高白城师范学院在国内的知名度。洮南府作为清末民初东北最基础的行政区,从1904年设置到1913年废止。设置10年间颁布的地方性政策、政令数千件。其中囊括了土地、粮食政策;疫病防御、医疗政策;少数民族政策;教育政策;税务政策;林业、渔业政策;剿匪政策;禁烟、禁赌8大方面政策。洮南府档案资料多数存于现洮南市档案馆。白城师范学院与洮南市档案馆有着良好的合作共建传统,两个单位历来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共识。另外,洮南市档案馆距我校比较近,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在课外时间和寒暑假对洮南府文献进行整理。

通过对洮南府史料的整理与开发,将研究方向定位在全面揭示清末民初洮南府社会生活状况,以及清末民初东北基层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清末民初洮南府社会生活的发展、城市变迁,可为现代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三)硬件配置优势

长期以来,吉林西部地区文献整理工作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直到近十年,吉林西部由于经济的发展,区域文献整理才取得长足的进步,在资金、人员和技术方面进行了投入,在区域文献整理方面才取得了一些突破。又由于全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吉林西部地区文献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利用声像、动画、动漫、文字、网页等表现形式,利用影视、影像、广播、杂志、出版、网站等媒体形式和技术手段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融合型的传播。由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广泛应用,使吉林西部区域文献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吉林西部区域文化保护与开发,受到学校的大力扶植和资助。目前已经建立了专门的资料整理工作室和文献展览厅。另外,配备手提电脑、投影仪、复印机等各种现代化办公器材。

目前,此团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其中包括大量的电子图书、纸质图书、论文集、资料汇编,二十五史检索等。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在前期建设中,受到学校的大力扶植和资助。目前,在基础资料整理、编纂方面,取得成效。先后编纂《通榆县志》《向海志》《莫莫格志》《大布苏志》和白城市各草原民族乡土志等志书;同时在搜集和整理区域文献的过程中,注重与地方政府合作,并积极挖掘古城洮南的历史积淀,对其档案馆中收藏的丰富而宝贵的近代少数民族历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这些基础工作的开展,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可。

三、结语

区域文献是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它记载着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沿革和变化,是区域历史的有力见证。区域文献为区域文化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等建设都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依据,也是其赖以存续和发展的基础,而特色文化的发展则有利于区域文献的开发、保存与资源整合。基于此,区域文化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区域文献对于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从战略角度全面把握,从微观层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更好地使区域文献在特色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区域文献整理与研究,对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具有时代感,契合省级平台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研究中心,更适合吉林省高校特色高水平学科的发展需要,吉林西部区域文化保护和开发建设需要。这一个平台、一个特色重点学科需要一定的成果来支撑,而吉林西部区域文献整理与研究无论是对于平台还是重点学科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随着网络媒体和数字化图书资源的全面普及,以往的纸质文献已经不能满足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已选择网络媒体或者数字化图书馆来研究区域历史,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重复观看具有不同意义的各种历史现象,而且不影响其使用寿命。这种既可以对纸质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来研究历史的方法,对区域文献整理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吉林西部区域文献整理与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各级政府和各级博物馆、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全媒体方式来宣传、建设区域文献资源网。使吉林西部文献资源馆藏更加丰富,查阅更加方便,使之为研究服务,助力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复兴,实现吉林西部区域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

吉林西部区域文献具有丰富的内容,鲜明的特色,为研究吉林西部区域历史文化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其学术价值、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希望通过此文引发更多的研究区域历史、区域文化的专家关注吉林西部历史和文化,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为发展地方经济贡献力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吉林整理文献
13.吉林卷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吉林卷
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4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吉林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4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吉林出版集团
全国新书目(2014年7期)2014-09-19 18: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