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搬迁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2021-12-03 11:54:08甘肃省张掖市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学校李玉本
家长 2021年25期
关键词:异地宿舍交流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学校 李玉本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比较缺乏。尤其在进行异地搬迁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于校园环境以及周边环境难以适应,无法获得舒适的生活感受;同时,学生之间比较陌生,难以进行顺畅的交流,容易产生闭塞、孤僻的心理。另外,学生与新的教师难以有效配合,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学生与家长的接触时间大量减少,无法及时获取充足的生活费用也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压力。因此,全面了解异地搬迁寄宿制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了解新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进行异地搬迁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首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一方面要对校园中的各种设施进行充分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一定的认识,以此消除搬迁后的孤独感。因此,教师可以从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两方面对学生展开讲解活动,并以实地参观的方式促进学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

异地搬迁后的环境主要包括宿舍环境、食堂环境、操场环境、校外环境等。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环境进行参观与了解,消除学生的忧虑心理。比如,对于宿舍环境,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整理床铺和打扫卫生的技能,以及引导学生及时购买所需的生活物品。对于食堂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用餐时间和食物的种类以及价格。对于操场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操场上展开形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对于校外环境,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重要的交通路径,方便学生在节假日的出行;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周边居民的文化活动中,获得深厚的精神滋养。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对新的环境的保护意识与热爱意识。比如,对于操场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定期展开卫生大扫除活动,让学生清理操场上的垃圾,从而激发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从全面的角度对新的生活环境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增强在新环境中的主人翁意识,促进自身心理健康成长。

二、结交新朋友,打破孤立状态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宿舍为集体展开相互认识的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姓名,家乡,以及兴趣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大胆表现自我,也能及时了解他人。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习惯,从而让其他学生避免与自身产生相应的矛盾。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宿舍选举一名宿舍长,让宿舍长发挥管理和引领的作用,及时解决宿舍成员所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以班级为集体让学生展开相互认识的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优势科目和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与他人成为学习上的好助手。又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歌唱、跳舞等文艺活动,展现自己的个性。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体育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学生可以通过激烈的竞争和紧密的配合增进彼此的关系。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定期布置学习园地、设置读书角等,因此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既能表现出自我,又能深入认识他人,从而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三、开拓新方法,提升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从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比如,对于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广泛运用知识框图,以归纳总结的方式,将所学知识系统完整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又比如,对于形象思维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一方面引导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大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视频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生动理解。同时,对于思考方式过于单一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一些具体的生活物品引入课堂中,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进行观察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其次,教师可以从教学态度上进行改进,以宽容友爱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比如,对于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其深入分析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传授相应的方法;对于课堂中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和学生一同分析一定的思考题,提高学生思维的专注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一方面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消除对学习的畏惧感和厌倦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家校多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在寄宿制学校中,学生回家的次数较少,缺乏与父母进行充分交流的机会。一方面容易在内心产生孤独的心理,另一方面容易与父母产生一定的隔阂。因此,教师要加强家校沟通的频率,引导学生定期与父母进行书信交流和电话交流,让学生及时向父母倾诉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父母的关爱,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

在亲子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向家长进行生活与学习问题的倾诉;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书信写作,向家长表达思念和感恩的情绪,以此消除学生在校的孤独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让学生感受家长的关怀。比如,当学生与他人产生矛盾时,家长可以告诫学生用宽怀友爱的心态对待他人,以此帮助学生解决人际关系中的苦恼。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让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进一步解决学生的苦恼和疑惑。在这样活动实施中,学生能及时将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倾诉,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闭塞,不善表达等特点。尤其在异地搬迁住宿制学校中,学生由于对新的环境不够适应,更容易产生多样的心理问题。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认识新的环境,结识的朋友,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增进与家长的交流入手,全面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心理,投入学习和生活中。

猜你喜欢
异地宿舍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热得快炸了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丝路艺术(2018年8期)2018-09-27 09:24:40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2
一个都跑不掉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你适不适合异地恋
文苑(2015年10期)2015-10-09 11:21:50